輸贏只是一時

  • 2022 年 11 月 20 日
  • 筆記

不同的年紀看同一本書,關注點不同,感悟也不相同。

2004年的夏天,我在舊書攤買了一本《長安亂》,那個時候的我還不認識韓寒,也不懂人生的痛苦和沉浮。只是把這本書當作某個下午悠長時光的消遣,一本看起來節奏和書名一樣亂的假武俠小說。

由好些個弔書袋的抖機靈段子穿插的故事線,慢慢在高潮之前突然把女主寫死了。當時的我只覺得最後喜樂的死像黑暗森林或者沒有月光的寒夜,讓年少的我非常膈應,也一直覺得著這算是一種都市心理病。

如今疫情還在持續,十八年後再次讀這本書,感受完全不一樣。我更在意那些在玩梗背後的現實諷刺,以及最後男主面對命運捉弄的無可奈何。

畢竟他是一個從開頭就恐懼自己會有一天忘記把女主埋葬在哪裡的人,他從一開始就看透了這結局,整個過程就顯得很倒敘,也很蒙太奇。

人生也是如此,開頭和結尾都註定了,註定了誕生之後肉身不斷成熟,然後衰老,最後我們都回歸到非時間的永恆裡面。在這個過程裡面,有很多慣性的事情強迫我們不斷重複昨日時光,也有很多突然的事件讓我們偏離慣性糾纏。

科學上無法解釋的事情,我們可以稱為因果。這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我們只是知道任何事情發生和發展都是有原因,只是展示無法量化地去描述它,也無法定義成公式。

我們不斷地增加一些常數,試圖讓等式兩端儘可能相等。我們想歸納變化,總結未知,定義未知。因為我們恐懼未知,就像夜裡的籠罩著濃霧的大海,不知道彼岸,即使就剩一百米,也有人會最終放棄。

我三十歲了,只學會了一句:只要活著,輸贏只是一時的。

有人放棄生命,有人對命運磕頭,我還是要繼續走自己的路,因為一切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