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

最近一年,在經歷了多次來回、反覆之後,我的主力iPad設備重新回到了Air系列。

這個真實故事的起因很純粹,去年這時,我需要一台可記錄網課重點、匯總讀書筆記、偶爾追追流媒體的獨立電子設備。

作為iPad系列的老用戶,我將目光瞄向了第四代iPad Air,雖然在當時它還不支援5G,但我還是下單了蜂窩數據版,加上Apple Pencil和Magic Keyboard,一套置辦齊全。

好景不長,幾個月後,我愛上了幾乎同樣尺寸,但內置M1晶片的11英寸iPad Pro,恰逢Apple Pencil和Magic Keyboard完美通用,我索性直接賣掉了iPad Air 4th加錢換新。

又一個好景不長,12.9英寸iPad Pro更大的螢幕尺寸以及螢幕素質讓我抓狂,誰能對大屏說不呢?二話沒說,出掉了全套iPad Pro套裝,向截至目前最大尺寸的iPad發起了總攻。

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

幾個月後的今天,我剛剛下單了64GB容量的第五代iPad Air行動網路版,準備和大尺寸iPad Pro說再見。

根據這近一年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故事,向大家分享並忠告,關於iPad,你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除了iPad你還有什麼

這是在購買iPad之前必須問清自己的問題,對我來說,手握4、5部手機加上一台5G版本的iPad mini讓我在選擇iPad Air或是iPad Pro時很猶豫。

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

它究竟能替我干點啥?這是去年下單iPad Air 4th前我經常問我自己的問題。

要知道無論是辦公、剪輯、追劇、看球等等場景,我手上的手機、MacBook Pro和iPad mini完全可以覆蓋掉了,這些需求幾乎佔據了我生活中近65%的使用場景。而剩下的35%則圍繞到了網課、閱讀這兩個我繞不開的環節上。

你會發現,上網課、記筆記、做讀書匯總、甚至是打造一套自己的認知體系,需要的是大量的文字輸入、手寫筆鼎力協助以及一塊沒有微信、電話打擾,且具備一定螢幕尺寸的設備。

所以,即便在已經手握多款消費電子單品的同時,我還是買下了iPad Air 4th,作為我的認知體系升級中心。

除了iPad你還有什麼?決定了1.你到底需不需要購買iPad;2.就算需要你買來後用它做什麼;3.到底選哪款iPad。

就比如你手頭沒電視,還最愛追劇,天天背筆點回家也嫌沉,那入門版的iPad就最適合你。還比如你就想和朋友一起打遊戲,但用Android頂級旗艦又覺得在性能上跟不上,那5G版iPad mini 6th幾乎能完成你的所有要求。

創造偽需求

不得不說,蘋果產品的影片宣傳物料幾乎是這個星球上最好的。

除了展示產品,它最大的作用就在於給潛在消費者提供「竟然還能這樣」、「酷」、「就買它了」的潛意識,然後首發直接下單。

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

但拿到手可能不到一個月,你會發現那些被創造出來的偽需求會蕩然無存。

舉個例子,對一個將iPad Air或iPad Pro作為學習工具的用戶來說,Pro上更強大的後置攝影機幾乎是沒任何用處的,另外,更沉的重量也是減分項。而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技術以及XDR顯示器則是可有可無。

也就是說,需求不能被加上「泡沫」,讓原本沒有的場景因為產品的新功能迫使自己要去適應甚至是給自己加上幾乎用不到的場景。

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

我也知道12.9英寸iPad Pro的螢幕素質顯然要比iPad mini 6th或是iPad Air 5th來得優秀。但更沉的重量讓我幾乎從不會拿著它到沙發、床上、衛生間等場合追劇。

反之,即便iPad mini 6th沒有iPad Pro的高刷新率支援以及高刷新率,但297克(iPad mini 6th)的重量顯然比684克(iPad Pro 12.9 inch)更有安全感。

另外,Apple Pencil和Magic Keyboard的組合售價超過了3000元,幾乎是一部中端手機的售價了,在購買時,究竟是以筆為主還是文字輸入優先,決定了你要不要花這筆冤枉錢。

實際上,從iPad Air 4th到2台不同尺寸的iPad Pro再到如今的iPad Air 5th,我對主力iPad的需求一直沒變,定位依舊是學習提升工具。

但價格卻從5000到上萬不等,為什麼還要繼續花被廣告「劫持」的錢呢?

它依舊是iPad,不是電腦

哪怕蘋果多次用「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作為廣告的展現核心,但實話實說,能把iPad使用到極限的人屈指可數。

即便已發布12年,但iPad在大部分用戶手中依舊是一款可以戰五年甚至更久的大屏流媒體播放器,從不是什麼生產力工具、學習提升助手。

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

實際上,你可以從iPad版本的影片、音樂、遊戲App的更新頻率上就可以看出,它在大部分用戶群中的定位。

好消息是,蘋果要通過M晶片做分水嶺了。

從iPadOS 16開始,內置M和A晶片的不同iPad,將會有功能上的差別。

12年前,我加價托朋友在海外幫我代購了第一代iPad,那時的主流消費人群對平板是迷茫的,壓根兒不知道這玩意兒究竟有什麼用?如今,10後,20後們在上小學前就能熟練的操作iPad甚至是更前沿的消費電子單品。

平板電腦依舊是我無比看好能成為未來主流設備的電子單品,但即便是當下最強性能、最大螢幕的產品也依舊深陷流媒體泥潭,在所謂的生產力上左右徘徊。

也許下一個五年,它能創造新的爆點。也許下一個五年,它依舊是流媒體的集合站。

一年花了3萬塊 我總結出了這份iPad選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