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會衰老嗎?

很多人認為魚的壽命很短,事實上,不同物種,壽命差異很大。

魚類是個大家族,全球已知的魚類有36000多種,而且新的魚類也在以平均每年150多種的速度被發現。

魚會衰老嗎?

在野外,自然老死的魚幾乎不存在。大多數要麼被人類吃到肚子里,要麼被別的動物吃掉。

但這並不意味著,魚的壽命很短。

格陵蘭睡鯊,是世界上已知的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據研究表明最大的一頭鯊魚,身長可達502厘米,年齡則為392±120歲(測量技術有120歲的誤差),也就是說,這頭鯊魚年齡在272-512歲之間;

阿留申平鮋,一種深海魚類,平均壽命為20.5歲,最長壽命可達205歲;

大西洋胸棘鯛,壽命可達149歲。

魚會衰老嗎?
圖:阿留申平鮋

淡水魚中,也有一些長壽之星:

大口牛胭脂魚,壽命至少在112歲;

2012年,國外一釣魚者釣到過一條大約125歲的鱘魚;

人工飼養環境中,一條名叫Tish的觀賞金魚活了45歲。像Tish這樣的,生活在水族箱里,壽命達到80歲,甚至更長的魚,並不罕見!

魚會衰老嗎?

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大家魚(鰱魚、鱅魚、草魚、青魚),壽命相對短一些,若不干預任其生長,一般能活5-8年,個別能活10年,極少數佔盡天時地利的,能活20年。

鯉魚和鯰魚壽命長一些,鯉魚壽命長達40年,極端情況下可達100年。

而鯰魚一直以來以長壽著稱,但由於鯰魚種類很多,壽命長短不一,短的七八年,長的可達100年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是湄公河巨鯰,體重300公斤,長約300cm,普遍可存活60年以上,畢竟壽命不長長不了那麼大。

魚會衰老嗎?

如果魚能壽終正寢,會發生什麼?

魚王級別的淡水魚,我小時候也見過。

當時村裡有一個大水庫,有人在這個水庫里抓魚,據說抓到一條超級大的「魚王」,大家都去湊熱鬧,我也去了,看到後著實被嚇了一跳,魚比我個頭還要大(當時是小孩)。

聽圍觀的人說:「那是一條鯉魚,和水桶差不多粗的身體,估計有六七十歲了吧!」

後面這條魚被運走了,是吃掉了還是拿去展覽的就不知道了,但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的大魚。

魚會衰老嗎?
圖:孔雀魚

因為各種原因,這樣的大魚如今在野外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了,即使在圈養環境中,也會因為疾病等原因,提前死亡。

因此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樣,存在一些疑惑,比如魚老死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是否會像人一樣出現衰老特徵呢?

一個喜歡養魚的朋友告訴我,養孔雀魚就可以回答我這個問題。

孔雀魚的「魚生」很短,一般不超過兩年,我朋友養的那條孔雀魚,養了一年不到,就出現了衰老跡象:

魚會衰老嗎?
圖:衰老的孔雀魚

塌腰駝背,體重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魚和人類一樣,體重會下降很多,魚看起來變得更加「瘦長」。

如果仔細觀察,在頭骨和脊椎之間能發現明顯的凹痕,脊柱的弧度也會變得不自然。

孔雀魚癥狀比較明顯,剛買來的時候,顏色艷麗,尾巴又大又厚,游起來活力滿滿,一旦發現孔雀魚背部像老人弓背一樣拱起來了,說明它進入衰老嚴重了,已經沒有任何精力保持自己的體態了。

魚看起來也會變得「瘦長」,不愛吃食,大多數獨自一魚棲息在缸底,大部分動物衰老後都會表現出這一點——獨處。

魚會衰老嗎?

繁殖能力下降

如果條件和環境都適宜,孔雀魚一個月就可以繁殖一次,一次可產10-120個小魚仔,一年算下來產量驚人,有「百萬魚」的稱號。

朋友養的孔雀魚,第一次產了50個左右,後面就越來越少,周期也越來越長。

繁殖能力下降,也是魚衰老的跡象之一。

恢復能力差,顏色變深

老年的孔雀魚,一旦受傷,就很難再恢復,尤其是傷到尾巴,對其影響非常大。

孔雀魚因為色彩艷麗,也被稱為彩虹魚,然而衰老的孔雀魚,顏色會發黑變深,越到生命的盡頭,顏色會越深。

最後

雖然,很少有人看到野外衰老的魚,但是魚確實會衰老,而它們的衰老也和其它大部分動物一樣,會失去年輕時為了延續基因所表現出的健壯、優美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