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哭得「梨花帶雨」 你可能是淚失禁體質

有的人是水做的,有的人是淚水做的。經常有人會非常苦惱,「為什麼我特別容易哭,即使是情緒沒有太大波動也依然容易掉眼淚,我是不是得病了?」網友們通常將這類人定義為「淚失禁體質」,實際醫學上並沒有該種定義。

動不動哭的「梨花帶雨」 你可能是淚失禁體質
動不動就哭成林黛玉

 說到淚失禁體質,蝌蚪君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林妹妹。根據知乎網友的不完全統計,前80回,林妹妹為寶玉而哭總計13次,因思鄉念親而哭9次,當然,這裡可能不包括林妹妹暗戳戳地獨自哭泣,想必次數就更多了。雖說這22次掉眼淚是絳珠仙子為還淚而生,但也是與生俱來,當之無愧的「淚失禁」體質了。

「淚點低」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生理學方面

 這可能是天生髮達的鏡像神經元在作祟。鏡像神經元細胞存在於大腦中,主要用於理解別人的行為意圖、體驗別人的情感。它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能夠復刻他人的情緒,從而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

比如,看到別人緊張,自己也會感到緊張;看見他人怒火中燒,自己也會頭皮發麻;朋友傷心流淚時,我們內心也會感到不好受……當感受到某種情緒,或者看到別人的一些情緒表達時,自己的鏡像神經元就會活躍起來。

所以,淚失禁的人不一定是脆弱、敏感,也可能是鏡像神經元太發達

動不動哭的「梨花帶雨」 你可能是淚失禁體質
圖片來源:hippopx

 眼淚是大腦用來緩解情緒的方法。人的眼淚一般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基礎性眼淚,用以濕潤眼球,防止乾燥;二是反射性眼淚,當有異物不小心觸碰到眼睛時,為保護角膜產生的反射性眼淚,以便將刺激物沖排出來;三是情緒性眼淚,這是人在表達傷心、憤怒或者感動、開心等情緒時流的眼淚。

當人們被這些情緒支配時,心理和生理都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會產生譬如兒茶酚胺這樣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在體內積聚起來,長此以往,會影響身心健康,也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等疾病。

所以即使淚失禁人群並不想哭,聰明的大腦檢測到了這些緊張的訊號,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那乾脆就讓ta哭一哭吧!

 研究表明,眼淚可以促使我們深呼吸、從而使心率減緩,鎮定情緒,對維持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一些專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女性的壽命普遍比男性長5-10年,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女子善於啼哭。美國學者研究發現,情緒壓抑會使人體產生某些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而人們在哭泣以後,情緒會得以緩解。

二、心理學方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氣質分類型可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和抑鬱質四種,「淚失禁」與抑鬱質較為接近。這一類人大多心思細膩,缺乏安全感,偏內向,想像力豐富,共情能力強,不善交際。

動不動哭的「梨花帶雨」 你可能是淚失禁體質

淚失禁體質並不一定是心理疾病。可以從:是否事出有因、每次哭的程度與持續時間、是否影響正常社會交往和個人生活,這三個方面判斷。

三、社會學方面

 作為社會性動物,眼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社會化的產物。眼淚作為一種肉眼可見的情緒訊號,總是和人們當前的處境相關,比如,有些人在被嚴厲的批評指責後會哭泣,這會讓周圍的人意識到ta面臨的困境已經超出了其承受範圍。

美國心理學家喬納森·羅森伯格(Jonathan Rottenberg)認為,這有助於避免對方繼續性的攻擊行為,同時也能顯示出自己的脆弱,讓對方降低戒心和敵意,甚至產生憐愛之心。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將眼淚與「懦弱」和「膽小」這些辭彙聯繫在一起。這可能與生活環境有關,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由於得到的關愛不夠,常常會使用這種保護策略來獲得更多的關注。

 如何應對「淚失禁」

關注自己的情緒

淚失禁通常一旦開始則很難馬上停止。應當在自己產生情緒的最初階段就去關注它,正視它,然後「冷靜」面對。

動不動哭的「梨花帶雨」 你可能是淚失禁體質

關注客觀原因

淚失禁的朋友們可以嘗試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產生情緒的原因上。將自己從情緒中抽離開一會,「我不是懦弱的人,我只是剛好覺得難過」。通過和朋友們談心、交流,找到每次難過想哭的深層次原因。缺乏安全感、恐懼?還是擔心、焦慮?只有究其原因,才能尋其解法。

接納,並嘗試用其他方式替代掉眼淚

小哭包們先不要嫌棄自己愛哭的這個特質,要試圖接納它,不要總覺得自己得病了。當情緒上來的時候,別再躲在角落emo了,多和朋友們出去走走,或者參加健身運動,如慢跑、爬山等,也可以聽聽愉快、舒緩的音樂,亦或是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當下的心情。

「淚失禁體質」或者是「淚點低」,或許並不意味著軟弱,反而更意味著你有更強的同理心,可以做到感同身受。

摸摸愛哭的你, 要學會接納,去貼近擁抱那個善良柔軟的自己。

動不動哭的「梨花帶雨」 你可能是淚失禁體質

參考文獻:

 [1]眼淚是個好東西[J].河南林業,1997(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