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

  • 2022 年 5 月 16 日
  • AI

AI科技評論報道

快報!知網又雙叒叕鬧出了個大動靜。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前期核查,依法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也許是因為知網最近聲名在外,終於被監管局「注意」到。它出圈不是因為畢業季提及頻率高,而是因為又一位作家起訴知網侵權,知網運營方表示,再這樣下去真的要「賠不起了」,這可是1200億!

即使只按200元/千字來算,知網全部在庫作品也要賠1200億元

知網根本不可能就這些作品,有這麼高的獲益。

該話題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網友議論道:收錢的時候怎麼不嫌多?

網友的星火討論實在是難以撼動中國知網,因為更有影響力的人和機構都擰不過他們的大腿。在知網的規則下,學術發表少不了要和中國知網打交道。


1

師生苦知網久矣

來回顧下事件導火索。

2021年12月,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以侵害作品資訊網路傳播權為由起訴中國知網。原因是知網擅自收錄他的100多篇論文,老先生沒拿到一分錢稿費,自己下載還要付費。

圖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在家中書房辦公

最終,趙教授勝訴,並累計獲賠70多萬元。

本以為事件到此為止,結果知網將趙德馨教授論文全部下架。你告我侵權,雖然給你賠,但我下架你的作品,不賣了。下架老教授的論文,知網做的不對嗎?對。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能證明知網有錯。

人民日報微博對此發表評論,在道德的角度對知網進行了一番訓導,指出對於知網這樣的平台,任何時候都不應濫用影響力,搞成了「店大欺客」,更不應輸了官司就意氣用事。面對維權和批評,知網應當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贏得大家的諒解,虛心接受監督和批評,在知識產權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經營發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點。

同日,@人民日報評」微博繼續對知網的運營模式發表評論:

近年來,中國知網面臨的定價風波、版權爭端不斷,官司纏身、備受詬病。是時候反思己身,刷新經營理念了!拿出行動,變革收錄、運營與盈利模式,多些公益性、少些銅臭味,中國知網才能行穩致遠,把知識之網織密織好。

趙德馨狀告知網維權後,其妻子周秀鸞也選擇了維權,法院判決知網單篇文章賠償周秀鸞2100元到2400元不等。

圖註:趙德馨(右)和妻子周秀鸞(左)

不久,山東女作家唐效英也曾狀告知網侵犯作品資訊網路傳播權,法院一審判決知網關聯公司賠償其22800元。

故事非常相似,湖北作家陳應松也發現自己被侵權。檢索知網發現一共有300多篇自己的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其中部分文章已經被下載了幾百次,綜合原告的知名度和被告的侵權主觀惡性明顯、侵權時間長、影響大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加倍計算,最終提出了1500元/千字的賠償標準。

正是此時,知網坐不住了,開始在網上哭窮,知網運營方表示陳應松提出的賠償標準過高。



2

知網一年賺多少錢?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知網真的沒錢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網上已公布的數據來著手扒一扒。

據天眼查顯示,知網所屬公司是同方知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

而在同方股份2021年的財報數據中,知網在該財年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12.89億元

圖註:同方股份昨日晚間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

其中,同方知網毛利率達到了53.35%,凈利潤為近1.93億元。並且,知網近10年的毛利潤指標全部在50%以上,最高甚至達到了72.05%

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對比一下更直觀。A股最賺錢、2021年凈利潤3483億元的工商銀行,其2021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才46.2%

在這種情況下,中科院因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不堪重負,宣布停用中國知網資料庫。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家因為知網收費貴就停用的機構,公開報道顯示,因費用高昂,已有武漢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6所高校公開表示停用知網。

早在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便發布了停用知網的通知。當時,武漢理工大學給出的理由是:「由於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公司的談判非常艱難。」

對個人而言,很多高校一篇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對參考文獻數目要求60篇以上,假設一篇文獻花費10塊錢,那麼光這篇論文就要花600元,更別說半年或者一年的精力。那麼博士論文,引用個幾百篇文獻,那就要花更多的錢。



3

知網的運營經

知網,本質上是一個資料庫或者資料庫。古代有知網,各個朝代的」御書房「就是那個「庫」,最有名的兩個庫就是明朝朱棣的《永樂大典》和清朝乾隆的《四庫全書》,主要供皇家和官僚系統使用的文獻資料庫。

這兩個大型系統不涉及版權的問題,去這些庫裡面看書或者調閱資料不需要費用,而是資格。

那麼,今天我們的知網裡面是啥東西呢?

這個庫裡面堆滿了東西,包含14個學科門類,約113個一級學科,大約380個二級學科(不包含學校自設二級學科)的數百萬篇學術論文。

這些學術論文來自哪裡?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療系統、各個領域行業系統等,都是今人的作品,這些作者要給錢,使用也要給錢,發表查重也要給錢。

反正就是錢錢錢,大寫的錢。

那麼,是誰在給這個期刊系統貢獻內容呢?當然是那些教育系統,還有各種類型的國企系統,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他們需要把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來換取學界對他們的認可,然後獲得畢業資格、保送資格、職稱評定、各種人才稱號的評定。

這一切的核心是什麼?就是論文,否則不能用來評職稱、順利畢業……

這後面的利益鏈條錯綜複雜。

知網在蓬勃發展中,為擴大體量免費收入了大量的垃圾文章,值得付稿費的論文是沒有那麼多的,很多論文就是作者硬要「塞」進知網的,1200億的稿費,掏出來必然不痛快,難怪運營出來哭窮。



4

結語

知網在5月13日下午做出回應聲稱「將以此次調查為契機,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徹底整改,依法合規經營,創新發展模式,承擔起中國知識基礎設施的社會責任。」

不可否認,知網對中國學術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如果沒有知網,大部分人寫文獻估計只能埋頭於圖書館的故紙堆中,學術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蓬勃之態。

科研應該是對社會和人類文明有貢獻的,否則就不要搞科研,那是浪費生命也浪費資源。提高發文的門檻,讓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發揮其真正的作用本身就是學術界的「物競天擇」,任何機構和個人不該用偏頗的手段壟斷這一行業,扭曲正常的學術空間。

知網的」壟斷「」霸權問題「」侵權問題「面錢,我們堅決批判。

有待進一步核查消息發布,知網具體怎樣整改,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mp.weixin.qq.com/s/CewhY5VycTG3GbDZLtocJQ

//finance.ce.cn/stock/gsgdbd/202204/28/t20220428_37540132.shtml

//mp.weixin.qq.com/s/4jF3C34V1ch5xTuFMs0LIQ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