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除了波音/空客 很少見到其他飛機?真正門檻在此

我們可以不用波音或者空客的飛機嗎?為什麼空難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但全世界各個國家都還在朝他們下訂單呢?除了這兩家公司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自東航MU5735事件後,網上總有很多這樣的疑問:既然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些飛機並不是百分百的靠譜,為什麼不用其他的品牌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

如果從零起步再造一架飛機,先不說安全性,就光是投入和產出就根本不可能形成正比。

波音787客機身上所有的零件,都來自9個不同的國家。所以就是說,如果國家的製造業有一點點短板,就哪怕一個零件造不出來,想單槍匹馬造飛機是不可能的。

波音787上面有三分之一的零件來自日本,但是想自己獨立造飛機,花了20多年都還沒上天,更重要是飛機交付後不是工作的結束,而是工作剛剛開始。

空客和波音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擁有全球化的服務網路,無論飛機降落在任何一個城市,只要有機場,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維修和替換需要的零件。

也有其他的客機,結果落地之後因為缺乏機械師和配件反而被迫停留了好幾天,所以,這才是航空真正的門檻所在。

所以,現在除了波音和空客之外,幾乎找不到玩家。

還有很多人在等待中國的C919,但是C919還沒有完成所有的準備項目,距實際使用還有差距。

不過我們相信,未來再談起大型客機的時候,必然會有中國的一席之地。

為什麼除了波音、空客之外 我們很少見到其他牌子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