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提價、大規模召回:特斯拉讓准買家們動搖了

新能源車終於迎來了首批專屬保險,便一石激起千層浪。

12月27日,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上線後,有特斯拉Model Y車主爆料稱,保費一夜之間從8278元暴漲到1.4萬多元,漲幅高達80%,堪稱此次新能源造車勢力保費的上漲榜首。

網友甚至笑稱:買新能源車省的加油錢,都被保險拉回去了。

對此,上海準備續保的特斯拉Model Y車主李女士對獵雲網表示,其通過人保進行測算,其34萬元購入的Model Y高性能版在新車險上線後保單價為7700元,總額僅比2020年的7200元上漲了500元。

多次提價、大規模召回:特斯拉讓准買家們動搖了
保險公司給李女士的報價(未加交強險) 來源:受訪者供圖

然而,就在繼新能源專屬保險出台漲價後,特斯拉一周之內便第二次提價。

12月31日,特斯拉中國對旗下兩款國產車型Model 3和Model Y進行了價格調整,其中Model 3後驅版上調後價格為26.5652萬,上漲了1萬;而Model Y後驅版調後價為30.1840萬,上漲了2.1萬,交付預期均為12-16周,這意味著宣布漲價後的Model Y後驅版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

一周之內兩次提價,讓人不禁發問:這是特斯拉車主又雙叒叕被割韭菜了嗎?

一漲再漲,特斯拉2021的主旋律

事實上,特斯拉漲價,在2021年並不算什麼新鮮事。

去年8月4日,特斯拉就開啟了漲價之路,對其在售的Model S長續航版售價上調至85.999萬元,漲幅3萬元,而在9月11日,特斯拉中國官網再次顯示,Model Y高性能版價格上調1萬元至38.79萬元。

11月中旬,特斯拉還首次在一周之內進行了兩次漲價操作,其中Model 3的價格漲至25.5652萬,而Model Y的價格則上調至28.0752萬元。相比之下,在2020年,特斯拉僅對國產Model 3進行了5次降價。

對此,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整個行業的供應鏈壓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漲。未來特斯拉電池構成將發生轉變,將使用2/3的磷酸鐵鋰電池和1/3的鎳電池。數據顯示,磷酸鐵鋰路線目前的成本為0.6元/Wh,低於三元電池0.85元/Wh。

2021年一漲再漲相較2020年的一降再降,似乎給了已購入特斯拉的車主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李女士甚至用「買賺了」來形容特斯拉的漲價潮,至今其買的高性能版Model Y售價已在38萬。「特斯拉車主被說韭菜說了這麼久,現在買了之後漲價內心感覺很滿意,而且27萬後驅那版Model Y性價比真的很絕。」

幾家歡喜幾家愁,特斯拉的臨門一漲讓不少潛在新能源車主按下了購買特斯拉的暫停鍵。

來自杭州的張先生表示,特斯拉Model Y突然提價讓他措手不及,準備等待合適的時機再下手。

對此,合肥的王先生則更坦然,除了Model 3、Model Y外,還在考慮蔚來、極客、小鵬。

「我比較看中續航能力、價格、百公里提速時間,電車是未來的大方向,所以不考慮油車。如果不選擇特斯拉,現在國產車選擇面也很多。」

與特斯拉自身的漲價操作不同,此次因專屬保險的漲價則令不少車主感覺「莫名其妙」但又「無可奈何」。

有車主對獵雲網表示,因為新能源車最大的問題就是電池易出事,並且全車最貴的就是電池,所以保險公司賠付率更高,而特斯拉保有量大,所以事故率相對更高,因而各家保險公司給出的系統費率也較之更高。「這跟車品牌、車主本身違章或出險情況、還有保險公司自己的調價相關。」

據獵雲網了解,12月27日,上海保險交易所正式上線新能源車險交易平台,並首批掛牌12家財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其中,新能源車險包含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新能源汽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3大主險和13個附加險,基本把新能源汽車的常見風險都放進了保障範疇里。

專屬條款的保障範圍延伸到了車外設備,例如新能源車在充電的時候,因為外部電網故障導致車輛損失,附加的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可以提供保障;自家安裝的新能源車充電樁,因為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失,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也能賠付。

在李女士所出示的商業保單報價中顯示,經過對比發現其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較之去年的車損險上調了2個點左右。保險銷售對其表示,年後再看,也許還能下調費率。

在其特斯拉車友群中,大多數都是在2020年年底購買Model 3 或者是2021年一季度購買Model Y的車主,大部分在新能源專屬車險下續保上漲幅度在1000-2000元不等,基本在車主可接受範圍內。

多次提價、大規模召回:特斯拉讓准買家們動搖了
Model 3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報價 來源:受訪者供圖

但是對於已付款、等待提車的特斯拉准車主而言,新能源專屬車險的費用卻成為了一個未知數。

據准車主透露,從2020年10月起,上海買特斯拉簽人保、太保、平安,第一年只能店簽。如果被發現有繞開走的車險保單,特斯拉就會中止和這家保險公司的合作,而且買特斯拉的車險一律沒有贈品和返點。而當下因為近期出貨慢,其提前找保險公司報價,對方也不肯給出相應報價。

對此,獵雲網聯繫了一名保險公司的銷售詢價,銷售表示首次交險,目前新能源車車險價格相對較高,而且特斯拉車險費用從之前的6000多元已上調至一萬元以上,主要是因為新能源出險概率比一般車子大,特別是自燃這部分,而特斯拉車價高,配件更換出險一組電池的價格也更貴,傷到電池便需要更換全部,出險後理賠貴,車險價格就貴。

全球召回67.5萬輛車

漲價的特斯拉依然問題頻出

有意思的是,一漲再漲的特斯拉並沒有因為費用上漲就減少問題的頻發。2021年以來,特斯拉因品質安全問題,曾被多次調查,涉及觸控螢幕顯示器、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等多方面。

就在特斯拉最近一次宣布漲價前一天,12月30日,媒體報道因為存在潛在安全缺陷,美國道路安全監管機構表示,特斯拉正在召回約47.5萬輛Model 3和Model S電動汽車,以解決後視攝影機和前引擎蓋等問題。

據悉,此次在美召回車型將涵蓋2017年至2020年款約35.6萬輛特斯拉Model 3轎車,以解決後視攝影機問題;召回2014年至2021年款約11.9萬輛Model S汽車,以解決前引擎蓋問題。

而就在12月3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文件顯示,特斯拉汽車緊急召回兩批進口和國產Model 3汽車,車輛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可能導致車主出現碰撞等意外事故。

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召回2015年1月21日至2020年11月18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S汽車,共計19697輛;召回生產日期在2018年10月4日至2019年11月2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3汽車,共計35836輛。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召回在2019年10月14日至2020年12月2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Model 3汽車,共計144208輛,召回車輛合計199741輛。

其中,19697輛進口Model S前備箱鎖閂與鎖扣的位置稍微有一點偏差,該情況不影響一級鎖閂鎖緊,但可能影響二級鎖閂鎖緊。一旦一級鎖閂意外鬆開,二級鎖閂又沒有鎖緊,前備箱蓋可能突然打開遮擋駕駛員視線,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有較大安全隱患。

剩餘的180044輛進口/國產Model 3的後備箱蓋經過長期使用後,可能造成後備箱線束過度磨損,使得同軸電芯的內芯分離。這一情況可能導致倒車影像無法正常工作,影響駕駛員倒車時的視野,會造成倒車時出現碰撞等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據悉,特斯拉將免費為召回範圍的進口Model S車型檢查前備箱蓋的二級鎖閂裝置,為Model 3檢查後備箱線束,並安裝保護罩防止進一步磨損,消除車輛存在的安全隱患。

雖然此次召回問題都是較小的故障,目前也沒有收到因上述缺陷引發的事故,但特斯拉2021年以來問題的確不少。

此前,12月3日,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消息,特斯拉召回共計21599輛國產Model Y電動汽車。涉及召回的ModelY電動汽車配套的轉向節存在缺陷的概率約0.2%-1.0%。

11月5日,特斯拉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2月2日至2019年10月20日期間的部分進口Model 3汽車,共計91輛。召回範圍內的部分車輛在製造過程中,前副車架總成上的橫向連桿固定螺栓可能未按標準扭矩緊固。長期使用後螺栓可能鬆動或從副車架上脫出,最終可能導致前懸架橫向連桿從副車架上脫出,會影響車輛操控和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漲價、減配、召回

特斯拉中國車主該何去何從?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2月底的漲價、召回事件前,特斯拉就悄悄搞起了減配。

11月12日,特斯拉更新了官網的特斯拉Model Y資訊。主要針對於後驅標準續航版,變動了兩個方面的資訊,一個是續航從525公里變更成了545公里;另一點是百公里加速從5.6秒變成了6.9秒,並且針對Model Y後驅版制定了全新的銷售政策,在提車前定金可隨意退掉。

從工信部備案資訊未修改來看,特斯拉Model Y後驅版在硬體層面沒有做任何改動,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主要在於計算續航的模擬工況做了改變,以及在軟體層面對於車輛的動能釋放做了改變。對於未購車的潛在車主而言,實際續航沒有改變,到手車輛的動力會有明顯降低,雖然硬體沒砍,但實打實是減配操作。

與此同時,美國還有消費者發現,新一批的Model3和Model Y車內中控和後排只預留了USB孔位,並沒有USB介面,而手機無線充電功能也同樣被減配。對此,特斯拉官方客服回應稱,出現這個情況主要是因為缺芯,中央扶手箱的USB受到影響。公司計劃從12月開始陸續補裝USB介面,但具體時間還不能承諾。

12月,為了緩解產能供給和交付緊張等問題,特斯拉更是宣布會在部分全新的2021款Model 3上使用2017年生產的電池,如此一來,新車因為電池老化而導致續航里程有12%的縮減。

同樣是深陷「芯危機」,在減配上市上,中國新勢力廠商卻有不一樣的做法。

理想汽車對著急用戶推出了「先交付後補裝雷達」的交付方案,不著急的用戶則多等兩個月,直接拿到正常無減配車型。蔚來汽車在減配交付時,會給予車主積分補償。小鵬則會給車主免費提供XPILOT軟體服務,也會在後期做好補裝工作。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俘獲了正在經歷「漲價又減配」的特斯拉潛在車主的一些好感。

從數據上來看,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根據乘聯會11月份發布銷量數據,比亞迪11月交付新能源車90121輛,而特斯拉同月僅交付了31732輛,不及一半。

此外,作為Model 3最大的對手,小鵬P7最近幾個月銷量逐月攀升,據公開數據顯示,從7月到11月,月銷售均在6000輛以上,其中11月銷量達到了7839輛。此外,蔚來汽車在12月的NIODay上推出ET5更是毫不掩飾地想搶奪Model 3的市場份額。可見,傲嬌的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優勢將會逐漸減小。

多次提價、大規模召回:特斯拉讓准買家們動搖了

但也有車主表示不為所動,剛購入Model 3的上海王女士認為無論是減配還是漲價,並不對特斯拉的銷量產生多大影響。「買25萬至3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車消費人群對價格不會那麼敏感,該買的還是買。」

值得注意的是,據2020年4月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規定,2022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會在2021年的基礎上退坡30%。以此推算,2022年新能源汽車價格可能會發生較大變動。

其中,純電車型補貼減少3900-5400元,插電混動車型減少2000元左右。如果2022年沒有車企或第三方進行補貼,減少的補貼只能從消費者的口袋裡出。那麼2022年,特斯拉是否又會通過漲價,來讓消費者進一步為補貼買單?亦或是隨著晶片供應壓力緩解以及國產率提高,明年會迎來再次降價?

在國產新勢力的窮追猛趕下,特斯拉是否還能夠在中國市場坐穩新能源汽車品牌頭部交椅,答案有待消費者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