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10月29日,華為公布消費者業務前三季度業績,銷售收入4558億元。雖然相較於去年同比下降了32.1%,但凈利率卻由8.0%提升至了10.2%。

正如榮耀送別會上任正非提到的:「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也處在一個最艱難的時期」。

導致華為消費者業務今年成績下滑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個是晶片緊張問題,另一個則是榮耀的抽離。

而在今年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採訪中談到華為現在的目標時則明確表示,華為現在一個方面在努力解決手機供應鏈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在不斷優化鴻蒙,希望鴻蒙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華為輪值董事長 徐直軍

整體來看,華為今年也只發布了HUAWEI P50系列、HUAWEI nova 9系列以及年末的摺疊螢幕HUAWEI P50 Pocket。相較於華為往年發布手機的頻率,今年顯然是「縮水」了。

除開外部壓力的客觀原因,華為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 HarmonyOS 上恐怕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說如果談起2021年的華為,HarmonyOS 當屬最重要的環節。

除了外部壓力,華為為什麼把精力放在HarmonyOS?

做 HarmonyOS 並非是華為的「迫不得已」,而是「蓄謀已久」。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物聯網產業運營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0-2018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高速增長,複合增長率達20.9%,預計2022年物聯網連接規模將達到70億。

所以隨著網路設備數量的「井噴」,萬物互聯的時代將會是大勢所趨。目前的碎片化的物聯網生態顯然已經無法支撐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

所以華為在對行業和用戶體驗的觀察和思考後,意識到了多設備「互聯」的根本問題出在了系統上,而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發一個全新智慧終端的作業系統。並且該系統將成為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因此早在2016年5月,華為就開始了對 HarmonyOS 的規劃和研發,並於2019年發布了HarmonyOS 1.0的版本,驗證了 HarmonyOS 在華為智慧屏上的可行性;2020年9月,發布了 HarmonyOS 2開發者測試版。經過幾個月的研究、開發、測試和優化,最終於2021年發布了適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HarmonyOS 2.0 正式版本。

從目前的時代背景和華為對 HarmonyOS 的開發歷程可以看出,即使沒有外部壓力下的一紙禁令,HarmonyOS 也將會出現,外部的壓力不過是催化了 HarmonyOS 的發展進度。

不過在華為最初的構想中,HarmonyOS 並不是為了取代其他主流作業系統,而是面向未來擁有新架構、新體驗的智慧終端作業系統。

作為「搶跑者」,HarmonyOS帶來了什麼?

回顧過去服務於特定硬體品類作業系統的歷史,Windows服務於電腦,iOS和Android服務於智慧手機。使用獨一份的系統來服務相對的硬體,確實能夠帶來良好的體驗,但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跨設備的兼容性差。

目前,不同智慧終端設備之間的溝通存在著巨大的障礙。不同類型的設備,甚至是同一類型的設備都在使用不同的系統或語言,使得設備之間的資訊交流必須通過「翻譯」和「轉述」來實現。

所以HarmonyOS既不是傳統的桌面作業系統,也不是現在的移動作業系統,而是一個能夠搭載在各種智慧設備上的智慧終端作業系統。

從概念上講,HarmonyOS 作為全新的智慧終端作業系統,可以為不同設備提供統一的語言,帶來簡單、流暢、連續、安全可靠的全場景交互體驗。

更通俗點的解釋是,HarmonyOS 允許不同的終端設備使用「同一種語言」進行交流,從而消除了設備之間的最後一道障礙。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對於硬體廠商而言,目前的 HarmonyOS 可以為下至128K記憶體、上至4GB及以上記憶體的智慧終端提供統一的語言。優秀的系統多終端靈活部署能力,使得 HarmonyOS 可以在大多數智慧終端設備上運行,並且讓大家能用相同的「語言」進行交流。

同時,不同於之前相對自閉的作業系統,HarmonyOS 通過不斷地迭代的升級,摒棄了行業內傳統的硬體驅動升級方式,足以形成鮮明的品牌特色,提升產品體驗的同時增強了用戶粘性。

而對於第三方的合作夥伴,HarmonyOS 選擇開源和合作,將技術完全授權給第三方合作夥伴。它不會限制設備的發展,行業合作夥伴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所以說,HarmonyOS 只是華為的一艘遊艇,掌舵的依舊是製造商自己,去哪裡?怎麼去?都憑藉自己。

這樣的合作態度無疑成為吸引廣大設備製造商最關鍵的因素。開源的 HarmonyOS 給中國產業生態帶來了新的機遇,但能否成長為整個行業生態的「關鍵鑰匙」,實現真正意義上開放的全場景生態,還需要經歷市場以及時間的考驗。不過目前來看,前景是光明的。

萬物互聯,HarmonyOS的「利刃」是什麼?

想要不同的智慧終端設備實現無障礙的資訊交互,就需要為它們制定相同的規則和語言。當然近幾年,各大廠商都在跨設備協作上下功夫,但系統交互並沒有本質上的變化。

由於硬體生態的碎片化,我們不能奢求為每一台設備設計一套獨立的新系統。因此可以明確的是,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時代。而萬物互聯的構建必須要從系統的底層來解決技術難題。因此就不得不提到分散式技術了。

華為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博士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華為過去幾年在軟匯流排工程裡面做了大量積累,HarmonyOS 是全球第一個可實現大型軟體全解耦的系統,橫向、縱向都可以解開。」

分散式技術的軟匯流排能力能夠將孤立的硬體設備之間串聯起來。而它看到的只是不同的硬體和模組,系統會把硬體的模組抽象成軟體底層的驅動。並且分散式數據管理可以使跨設備之間的數據處理和本地數據處理一樣快。

數據不僅可以在設備之間互相傳遞,而且當使用電腦進行相關編輯時,還可以自動同步到連接的設備。分散式安全則可以確保正確的人、正確的設備正確地使用設備。正是這三項核心能力,使分散式技術為萬物互聯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援。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分散式技術拆散了設備的硬體能力。當用戶需要調用某一項功能時,可以隨時將其從「硬體」中提取出來跨設備進行協作,最終提高效率。而這種分散式能力在單獨的Android或iOS系統上是不具備的。

作為物聯網時代中國推出的首個智慧終端作業系統,HarmonyOS 在未來必將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並將真正從體驗上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升消費者的數字生活體驗。

在分散式技術的支援下,華為可以和第三方設備製造商、合作夥伴之間進行緊密的聯繫。並將通過技術和生態雙管齊下,匯聚多方力量突破設備和應用之間的壁壘。隨著分散式技術的廣泛應用,未來所有基於華為分散式技術搭建的智慧設備都將實現互聯,打造出真正互聯互通的全場景生態。

從6大應用場景看,為什麼說華為這次最接近接近未來?

萬物互聯目前還尚處起步階段,所以這條賽道上玩家的水平也是層次不齊。即使目前很多硬體接入了網路,但帶給消費者的體驗也是不盡如人意的。所以 HarmonyOS Connect 的出現,似乎讓整個行業看見未來。

今年11月HDC2021舉辦期間,HarmonyOS Connect 夥伴峰會也在東莞進行。HarmonyOS Connect 是華為消費者業務針對生態智慧硬體推出的全新技術品牌。

經過HarmonyOS Connect 認證後的產品就可以成為「超級終端」的一員,通過極簡連接、萬能卡、極簡互動、硬體互助等方式,為用戶帶來全場景的智慧生活新體驗。

而隨著生態規模的不斷擴大,用戶很大概率將來到一個通過設備連接和服務的時代。所以市場也需要「更智慧的交互」來改善用戶體驗。

而從華為HarmonyOS Connect 夥伴峰會所展示智慧家居、智慧辦公、影音娛樂、智慧教育、運動健康和智慧出行六大場景來看,HarmonyOS Connect通過為不同廠商提供統一的平台,也為用戶帶來了統一的服務體驗。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總裁王成錄也曾表示:「萬物智聯時代帶來了億億連接和海量服務,華為用AI賦能鴻蒙生態,讓人與設備、人與服務實現了更自然、更智慧的交互」。

而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智慧設備的「親切感」往往是源於能否更準確、更仔細地感知用戶當前的意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懂我」。但畢竟冰冷的設備不是人類,沒法做的察言而觀色。那麼,華為是怎麼做的呢?

華為首先通過Censor Grid技術,收集多台設備的感測訊號在不同設備之間進行傳輸和共享,在不侵犯用戶隱私和安全的前提下,感知和了解用戶的行為習慣,並在必要時做出判斷,最終形成不同場景下的「超級終端」體驗。

同時,每一個設備都可以成為超級終端中的一個「感官」設備。當添加的設備越多,對用戶意圖的「把握」也就越準確。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而隨著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增多,如何幫助用戶準確獲取他們想要的內容也是行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服務層面,華為將AI技術與原子服務進行結合,並共享在鴻蒙生態中的海量設備上,並針對不同用戶進行差異化分析,結合不同場景生成不同的服務組合,實現服務的準確分布。

為什麼余承東敢說HarmonyOS成了?

在鴻蒙正式發布之初,華為就定下了 HarmonyOS 16%的市場佔有率的目標。而當 HarmonyOS 正式發布後,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

單以手機端舉例,4G記憶體以上的機型都可以升鴻蒙,按照目前華為10億終端的規模來看,前途一片光明。另外,隨著華為1+8+N全場景硬體生態布局迅速,華為目前在智慧穿戴市場已經坐穩了中國老大的位置。

今年我們也已經看到了華為的智慧屏、平板、智慧手錶、智慧眼鏡、智慧音響、TWS耳機、電腦、汽車等產品的陸續亮相。

不知不覺中,華為已悄然將 HarmonyOS 覆蓋面積逐步擴大。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2021年10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在微博上表示:

「自2019年HarmonyOS第一次發布以來,三年里,百萬開發者、生態夥伴和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敢想、敢幹、敢追求是我們不變的精神!今天,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1.5億台搭載HarmonyOS的終端設備,更收穫的是一個朝氣蓬勃、不斷向上的鴻蒙生態。鴻蒙,成了!!」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而根據華為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最新的數據顯示:搭載 HarmonyOS 的設備數已超2.2億了,而 HarmonyOS Connect 在2021年也有超1億生態設備發貨量。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對於華為而言,HarmonyOS「成了」並不只是代表在作業系統上將不再被「卡脖子」,更代表著華為躋身生態領域「成了」。並且對於中國的IoT行業來說,相對安全、穩定、成熟的 HarmonyOS 為中國IoT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具想像力的發展空間。

隨著 HarmonyOS 2021年的擊鞭錘鐙,華為贏得了2.2億設備搭載數,1800家硬體合作夥伴、4000款生態設備,這也是華為 HarmonyOS「成了」最沉穩的底氣。

寫在最後

2021整整一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重心幾乎都在 HarmonyOS 上。不過臨近年末,在上周結束的華為冬季旗艦產品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首個搭載 HarmonyOS 智慧座艙——AITO 問界M5,作為整場發布會壓軸登場的產品,可見華為對於這款產品的重視程度。

同樣在今年,余承東從華為雲CEO座椅上調到了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的CEO位置上,這似乎也預示著華為未來消費者業務的發展方向,將不再拘泥於手機行業。

華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

機遇和挑戰總是並存的,在外部施壓的背景下,HarmonyOS 成了華為最關鍵的發展方向之一。而作為中國率先推出的物聯網時代作業系統,HarmonyOS必然會在未來中國萬物互聯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曾這樣評價「去美國化」的華為,「這一仗的利弊,要放在5年、1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來評估。這幾年毫無疑問是華為痛苦的幾年。但未來的華為一定會更加強大。」

放眼整個電腦技術的發展歷程,沒有哪一個系統生來就能取得成功,目前主流的Windows、macOS都是經歷過重重考驗才坐穩了今天的位置。所以我們對於HarmonyOS 更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沒有人能夠熄滅華為的滿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