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用10年!英睿達MX500 4TB SSD評測:極致容量 性能驚喜
一、前言:新老電腦通吃的性價比良品
前些年固態硬碟還沒有普及時,128GB容量的價格基本和1TB機械硬碟的價格相當,很多用戶在購買硬碟時依然鍾情便宜大容量的後者。至於固態硬碟所帶來的系統運行速度提升,在巨大的容量差面前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這兩年的固態硬碟已經是裝機標配,容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便宜,部分128GB容量的價格甚至已經來到幾十塊,畢竟像固態硬碟這種東西,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了」。
當然,PCIe/NVMe SSD的性能自然突飛猛進,但容量提升也受到諸多限制,而傳統的SATA SSD雖然性能早已經觸及天花板,但勝在性價比高得多,容量對於剛需用戶來說也是更勝一籌。
英睿達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推出了經典SATA SSD MX500的大容量版,在已經有1TB版和2TB版後,又新推了4TB版,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
今天我們要體驗的,就是這塊英睿達MX500 4TB版。
有的朋友可能還記得,英睿達MX500早在2017年就與我們見面了,這些年憑藉著過硬的品質以及超高的性價比,一直是很多朋友的裝機首選。
與NVMe SSD相比,傳統的AHCI/SATA SSD對老主板更加友好,基本不用擔心兼容問題,就算搭配新主板也能即插即用,這也是英睿達MX500系列這麼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當然其穩定的性能和品質、出色的性價比也是制勝秘訣。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日常使用中,由於Windows系統下最小文件容量為4KB,而日常的操作需要不斷讀取這些文件,4K讀寫的速度甚至可以直接影響系統除轉移文件外其他操作的速度,而不管是哪種的固態硬碟,協議間的4K讀寫差距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英睿達MX500的快取為4GB,也就是說不管是日常使用還是移動4GB以下文件時,硬碟都會有超出水平線的表現。
我們都知道快取的重要性,按照1000比1的比例來算,1GB、2GB是兩個默認的坎,常用的文件大小基本都包含在這兩個容量內,越過這兩個坎,日常的使用體驗會有質的飛越,而4GB則是目前AHCI最頂級的快取容量。
單從數據來看,順序讀取560MB/s、順序寫入510MB/s,4GB超大快取、1000TBW使用壽命、96層NAND TLC,基本把數據欄填滿,速度方面無需擔心,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溫度,當然具體表現還要看測試。
以下是英睿達MX500 4GB版的詳細參數:
閑魚上二手SSD別買!看完恍然大悟如何打造頂級的國產SSD?看這6大優勢用戶升級Win11後發現SSD性能慘不忍睹:小心了!SSD 1年來首次轉跌 1TB TLC硬碟交易價降至240元裝機注意!機械盤固態盤別都分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