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博導引網友熱議,越來越卷的時代,你焦慮了嗎?

  • 2021 年 10 月 21 日
  • AI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作者 | 杏花

編輯 | 青暮

這兩天,重慶大學電腦學院「95後」博導馮磊刷屏了,此事件還登上微博和知乎熱搜榜。

根據重慶大學電腦學院的公開資料,出生於1995年4月的馮磊,博士畢業(直博並提前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目前為重慶大學電腦學院弘深青年學者引進人才、博導,兼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先進智慧研究中心客座科學家。

相關鏈接:馮磊-電腦學院主頁//www.cs.cqu.edu.cn/info/1325/5242.htm

據悉,馮磊自2021年1月起加入電腦學院,入職時年齡僅25歲零9個月,這是重慶大學電腦學院目前年齡最小的引進人才,也是學院有史以來首次直接給應屆博士畢業生正高/博導崗位。


1

最年輕的985博導,憑什麼?

我們知道,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那麼,馮磊到底何德何能,竟刷新了中國985高校博導的最低入職年齡?

公開資料顯示,馮磊近三年來,已在ICML、NeurIPS、KDD、CVPR、AAAI、IJCAI等國際頂級(CCF A類)會議與中科院一區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十餘篇。研究成果在弱監督學習領域做出了許多重要的貢獻。

在學術服務方面,馮磊擔任IJCAI 2021高級程式委員會委員,ICML 2021專家審稿人,以及其他國際頂級(CCF A類)會議(包括NeurIPS、KDD、CVPR、ICCV、AAAI)的程式委員會委員/審稿人,並受邀擔任多個國際知名期刊(包括JMLR、IEEE TPAMI、IEEE TIP、IEEE TNNLS、MLJ)審稿人。

根據重慶大學電腦學院官方網站7月發布的文章《電腦學院「95後」弘深青年學者馮磊再創新紀錄》,馮磊撰寫的論文《Pointwise Binary Classification with Pairwise Confidence Comparisons》在第38屆國際機器學習會議(The 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CCF A類)上發表。

電腦學院「95後」弘深青年學者馮磊再創新紀錄-電腦學院主頁://www.cs.cqu.edu.cn/info/1270/5570.htm

該學院表示,這是機器學習領域公認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在學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這也是重慶大學電腦學院首次以第一單位在該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實現了零的突破。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均為馮磊。


2

網友對此看法不一,你站哪一隊?

針對重大「95後」博導事件,小編去知乎話題榜圍觀了一圈,大致瀏覽了底下的評論,發現網友的意見主要有如下幾類:

鏈接://www.zhihu.com/question/49291768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04967617378029568&utm_content=group3_supplementQuestions&utm_campaign=shareopn

首先是樂觀派的聲音。比如,有網友認為「95後」博導馮磊這類人才是國家之棟樑,民族之希望。

持這一派意見的網友覺得就年齡來看,馮磊取得的成績相當輝煌,希望中國出現更多的青年才俊。

此外,評論區還湧現了很多專業人士的客觀評論,畢竟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比如,一些網友承認馮磊的優秀,但覺得他的事例只是學術圈的普遍現象,實屬媒體過度宣傳。

不可否認,各路媒體以「95後」製造噱頭,賺取了一大波流量。不料學術圈人士不僅寫論文厲害,打假水平也很專業,經他們一提點,貌似年齡也不算啥?當然這是對優秀的人來說。

學術界專業人士的討論,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對馮磊學術和應用研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論文。

Lei Feng (馮磊)的自我介紹

//lfeng-ntu.github.io/

Lei Feng (馮磊)發表的著作 Publications

//lfeng-ntu.github.io/publications.html

除了上述兩派主流看法,評論區還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比如,部分網友認為大學不應該充斥太多投機。

這些網友覺得高校理應是踏踏實實搞學術的地方,不該把精力與時間用在刷數據鑽營走捷徑上。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花錢引進人才,對高校來說並不是長期利好的方式。

自古評論區出人才,高手向來在民間。螢幕前的你,又是怎麼看待此事的呢?


4

「95後」博導刷屏,是在販賣焦慮嗎?

史上最年輕的985博導刷屏一事表明,「90後」目前已漸成為中國學術圈的生力軍,而「95後」的青年學者也開始登上學術舞台。但是,馮磊這種「扶搖直上九萬里」的人生履歷對芸芸眾生來說,其實不具備參考性。或許對某些傑出青年學者來說,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正如上文提及的部分知乎網友的評論。

然而,普通百姓才是社會的主要組成人員,而且這類報道估計也是我們平民百姓茶餘飯後刷的多。那麼,看多了這類新聞,手機前的你,是否會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平時做做實驗搞研究,業餘時間還發論文,而我,上班摸魚刷抖音,下班各種葛優躺?一天天過去,一年年過去,路過三十而立,跨過四十不惑,還是一直碌碌無為?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話: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進程中的貢獻。可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說,是由無數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偉人們常常企圖用紀念碑或紀念堂來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萬古長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名紀念碑 —— 生生不息的人類自身。

由此可見,不管是偉人還是凡人,都有各自的貢獻,並且是不可替代的,平凡的我們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對於學術圈,媒體對「95」後博導的報道,也許能激勵更多青年學子奮發圖強。同時也應該給科研人員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們踏踏實實做研究,而不是一味扣上「學神」、「天才」之類的帽子,正如專業人士所說,事件本身在學術圈比較普遍。我想,那些專家學者也不希望外界過多打擾吧。

其次,小編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計劃,在這個內卷越來越嚴重的時代,媒體更應起帶頭作用,發布報道時不應該過多渲染。而我們普羅大眾,對大神理應仰望,同時也要腳踏實地。這個話題底下點贊數最高的評論就深得小編我心,想必也是深得大眾的心。部分內容如下:

由於原答案篇幅太長,故不便全部截圖,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前往參觀。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驟,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閃閃發光。祝有愛者有愛,無愛者自由~

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