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凈虧3.6億元!理想遭老車主「圍攻」

充滿了不確定性,是這兩天李想內心的真實寫照。

5月25日,在特斯拉悄悄成立中國數據中心的當晚,理想在北京研發總部舉行了2021理想汽車春季發布會。

「目前已累計交付了5.5萬輛理想ONE,88%的用戶把理想ONE作為家庭首選車,理想ONE是2020年新能源SUV銷量冠軍。」

依舊身著藍色襯衫、工裝牛仔褲的李想站在舞台中央,對於理想ONE取得的成績娓娓道來,卻又擲地有聲。作為理想汽車創始人的他,對2021款理想ONE的產品力也充滿了信心。

2021款理想ONE更換了2顆地平線征程3自動駕駛專用晶片,將在第三季度實現NOA導航輔助駕駛;新車NEDC綜合續航里程提升至1080公里,在外觀、內飾和配置等部分擁有60餘項新增和改進的變化。

如此大幅度的升級,使得2021款理想ONE的價格成為了發布會上最大的懸念。

在發布會前夕,理想汽車曾向媒體放風稱,2021款理想ONE將漲價至35.8萬元。

不過,李想在發布會上給了大家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2021款理想ONE售價為 33.8萬-34.8萬元,價格與2020款相比略有上漲。雖加量又加價,性價比方面有不小的提升,但不少理想汽車的老車主依然覺得被「割了韭菜」。

2021款理想ONE的市場表現尚不可知,而一份不好不壞的財報,則讓李想的內心更加忐忑。

讓自動駕駛成為標配

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理想仍難獲資本青睞。

謹慎克制,一直是李想和理想汽車奉行的行為準則。

2019年4月10日,在理想ONE常州製造基地舉行的發布會上,李想身著藍色襯衫、工裝牛仔褲登場。

「我們實現了去年自建工廠造車的承諾,在品質方面,我們一分錢都不會省。」

李想調侃自己半年之後仍然穿著與去年發布會一模一樣的衣服,錢都花到了工廠里。

他將2019年形容為創業20年以來最緊張的一年,造車不同於做網站和APP,後者出了問題尚可優化調整,前者的道路卻是孤注一擲。「我們的整個團隊彷彿回到了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的前夕,不成功,便成仁。」

在介紹完車輛參數和亮點配置後,理想ONE的價格終於被公布。螢幕數字緩緩從40萬變成39.8萬,隨著現場歡呼聲愈發震耳欲聾,這一數字繼續下降,最終定格在了32.8萬元。

憑藉在中大型SUV、新能源SUV、高端SUV等細分市場的精準定位,理想汽車的交付量創造了10 個月交付 2 萬輛的最快紀錄。同時,憑藉一款產品曾在2020年9、10月連續兩個月位居中國新能源 SUV 單品銷量第一。

「作為一個從零起點的創新企業,公司把 20—30 億的有限研發費用集中投入到一款車型上,好處、挑戰並存。」李想曾在2020年Q3財報會議上說,「也是奠定新能源 SUV 銷售冠軍的基礎,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的最好的一個選擇。」

如果說,只做理想ONE一款車,是前三年李想在謹慎克制下的創業策略。那麼,讓自動駕駛成為標配,是李想未來數年裡最想實現的目標。

李想指出,接下來的幾年研發的投入都會持續地再往上增加,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接下來幾年所面臨的挑戰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二是確實去年IPO以後我們有錢了。IPO之前,往研發上投會非常的謹慎,為數不多的現金儲備還得保證企業正常的流轉和運轉。融資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把研發拉上來。

目前,理想的自動駕駛團隊規模是300人,到2021年年底將擴大到600人的規模。這裡面包含自動駕駛的軟硬體,也包含自動駕駛背後的作業系統和開發工具鏈。

李想曾表示,理想汽車的現在和以後,所有車型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都將完全標配,包含軟體、數據服務、地圖服務、算力硬體、感測器等,既不收軟體激活的費⽤,也不收訂閱的費用,無論什麼價位的車都⼀樣標配。

「我們內部有一些演算法的大牛,演算法水平非常高,大家都很拚命,工作到晚上12點是很正常的,尤其自動駕駛團隊大部分周六周日都是在工作的。」李想在新品發布會後第二天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研發團隊非常希望能夠儘快把自己的作品交付出來,他們確實不願意用別人的演算法,我們選擇用自己的演算法的時候,他們開心的不得了。他們加入智慧電動車企業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自己的演算法能用上車,他們骨子裡是不會服任何一個汽車廠家的。

目前,特斯拉、小鵬推行的訂閱制均需支付高昂的軟體升級費用,自動駕駛訂閱服務作為理想的標配,不考慮在未來的收入中增加軟體服務的收入,是否意味著理想只靠汽車銷售的收入?

「我們不能封死說一定不提供軟體服務、不需要這方面收入,我們不能這麼說,我們打造的是『移動的家』,這方面肯定是需要軟體服務的。關於自動駕駛方面和輔助駕駛方面,我們還是希望能標配就標配。」李想指出。

狙擊理想ONE

然而,在發布新車型以及提升自動駕駛研發費用的同時,一些車企也將「狙擊目標」鎖定在了理想身上。

目前,錨定增程式細分市場的只有嵐圖 FREE,其增程式版本的預售價格為31.36 萬元。相比33.8萬元起售的2021 款理想 ONE,嵐圖所在的價格區間恰好做到了精準打擊。

與旨在打造一台讓家庭更幸福的電動車的理想ONE不同的是,嵐圖FREE增程版更偏向性能駕控體驗,在動力參數方面全面領先2021款理想ONE。

與採用1.2T三缸發動機的2021款理想ONE相比,嵐圖FREE增程版採用了1.5T四缸發動機,百公里加速為4.5S,系統總功率高達510kW。

在補能方式方面,嵐圖FREE增程版配備了11kW的家用充電樁,3.75小時即可充滿電池。而2021款理想ONE配備了7kW家用充電樁,6小時才能將電池充滿。

值得一提的是,嵐圖FREE增程版可添加92號汽油,而2021款理想ONE依然只能添加95號汽油,這無疑增加了消費者的用車成本。

此外,據李想介紹,在理想汽車此前的統計中,有96%的車主選擇6座版本,且6座版本車型更具有實用性,因而遵從市場的選擇,理想ONE取消了7座版本車型。

而2021年4月,嵐圖汽車CEO盧放曾表示,嵐圖將於2021年第四季度發布第二款增程式 SUV,採用7座布局,似乎意在搶奪理想取消7座車型後留下的市場空間。

不難看出,60餘項升級加持的新車型,再加上不斷增加的研發投入,或許並不能讓李想高枕無憂。蔚來,理想汽車仍將面臨嚴峻挑戰。

一份喜憂參半的財報

在理想汽車春季發布會後的第二天,理想發布了2021年一季度財報。

2021年一季度,理想汽車總收入為35.8億元,同比增長319.8%,但較去年四季度的41.5億元下降了13.8%;毛利率為17.3%,同比增加9.3個百分點,但環比減少0.2個百分點。

理想汽車方面表示,汽車銷售毛利率較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是因為原材料成本下降及產量增加帶來的單車製造費用降低,較2020年第四季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為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的促銷活動導致平均單車收入下降。

儘管營收超出預期,但在凈利潤方面,去年四季度剛剛首次實現季度盈利的理想汽車,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惡化。2021年一季度,理想汽車凈虧損達到3.6億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僅為7710萬元。

虧損較大的原因,一方面由於春節期間拉低了一季度總交付量,另一方面來源於研發投入和渠道擴張費用大幅攀升。

2021年一季度,理想共交付12579台汽車,其中,4月交付量高達5539台,但受到2月春節淡季影響,2月交付量僅為2300台,導致一季度總交付量環比下降13%。

2020年,理想的研發投入呈下降趨勢。2020年理想全年研發費用為11.1億元,同比下降6%,佔總營收比例為11.6%。與蔚來、小鵬相比,理想的研發投入和佔比並不高。2020年。蔚來的研發費用為24.88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15.3%。小鵬全年的研發費用為17.26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高達29.5%。

2021年,理想的研發投入將會增長到30億人民幣,與2020年相比,研發投入提升近三倍。

不斷擴張的銷售網路,也使得理想的應付賬款大幅上升。理想計劃在 2021 年把門店擴張到 200 家。截至2021年1月,理想總共建了 60 家門店,同時還在 89個城市建了 121 個維修中心和授權的鈑噴中心。

此外,理想常州工廠正在擴建,預計增設年產能 10 萬台的新廠房,為後續車型量產做準備。

可以預見,已取得戰略集中的初步成功以及完成自我造血能力構建的理想,已不再克制,將逐步加快自動駕駛和銷售網路的「燒錢」速度。

雖然虧損大幅增加,但在財報發布後,理想卻成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美東時間5月26日開盤後,理想汽車股價持續飆升,漲幅最高超過16%。截至當日收盤,理想汽車股價收於22.82美元/股,漲幅達14.16%,市值為206.44億美元。

為一家虧損3.6億元的企業買單,資本市場顯然看中了理想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化能力。

2021款理想ONE主要升級了智慧駕駛硬體(800萬像素攝影機、毫米波雷達、自動駕駛晶片),從而支援9月起推送NOA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範圍涵蓋高速、城市環路),改功能類似特斯拉NOA、小鵬NGP,這也將有效推高理想下半年交付量。

「信心非常強,希望到9月份銷量能夠過萬。」資本市場的加持讓李想信心十足。

寫在最後

「在自動駕駛方面,相對特斯拉、小鵬,我們是補課的,我們原來用的是黑盒子的演算法,我們先追上他們的能力,這是第一個階段性的目標。」

在李想務實的戰略下,我們看到了對於智慧電動汽車「下半場」的思考維度和戰略布局。

如果說,2020年之前,自動駕駛的進步速度與燃油車相當,那麼2021年以後,整個自動駕駛的進步速度會進入到摩爾定律甚至是超過摩爾定律的速度。

一季度凈虧3.6億元!遭老車主「圍攻」 理想為何仍受資本市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