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新应用:精确还原凶杀现场细节!

  • 2019 年 11 月 27 日
  • 笔记

SLAM和三维重建的落地应用一直走的比较艰难,之前华为mate30 发布三维重建应用时,还是很亮眼的,计算机视觉life 当时也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看这里:华为 Mate20 Pro 3D建模,真的能让宅男的手办老婆复活吗?

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苏州检察院全国首创VR全息复刻办案,精确还原凶杀现场细节。见如下视频:

三维重建在刑侦上如何应用?计算机视觉life 结合该新闻 并分析了背后的技术,给各位奋斗在SLAM和三维重建领域的研究者一些参考。

为何采用三维重建和VR技术?

对于采用VR技术的初衷,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信息技术部主任解释道:“长期以来,在刑事案件的办理中一直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来记录案件现场,但对于一些重大复杂的案件,仅依靠传统的现场勘查笔录来‘脑补’,难以实现案件的场景化重现,对案情的还原不够直观。到案件现场实地进行侦查实验、反复勘查、案件推演则推高司法成本,而且实地案发现场难以长久保存。这些司法办案的痛点促使我们迫切地去寻找一种场景化的手段,来尽可能全面、准确、真实地重现案件现场。”

新技术引入刑侦后,有什么优势?

1、大大提升了沟通、交流的便利性。

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以往汇报案情时,非常考验汇报人的语言能力,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导致办案人员产生判断偏差。现在我们可以请不同人员以不同视角、不同路径无限次到‘案发现场’查看,消除不同人员对案件以及空间布局理解存在的差异,增强了对案件判定的准确性。之前需要约专家勘察现场再回办公室讨论,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带着‘现场’上门找专家。”

2、重建速度快。

据介绍,一个100平方米的案件现场,从扫描到生成至发布,总共耗时不超过2小时。对于刑事案件的快速反应、快速研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作案工具植入场景,方便进行案件推演

办案人员可以将作案工具植入场景,并将人物模型尽可能地贴近案情进行摆放。现在人物模型已实现了48个关节的自由活动,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很快就能让人物模型依照预设活动轨迹自行动起来,更好地还原案发时的情形,提升办案的智慧化与高效性。

4、案发现场数据化永久保存。不用担心现场随着时间被破坏。

关键问题来了,这背后是什么技术?

根据视频截图,对案发现场进行扫描的是这样一个设备,

该设备工作时是这样的:

对于熟悉三维重建领域的人来说,这个设备并不陌生。国外matterport是最早从事室内场景重建的公司,这个是他们的3D扫描设备:

其官网列出了大量的案例,这里随便拿一个做展示,效果真的很ji惊艳!

国内众趣也是做室内三维重建解决方案,这个是他们的3D扫描设备

两者长的非常像。其中场景三维重建背后的技术请看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计算机视觉方向简介 | 深度相机室内实时稠密三维重建

当然这里需要打个问号的:

根据原理推算,目前该技术应该不是全3D重建,是用3D相机进行定点拍照,最后综合在一起进行图像拼接拼接,也就是观察者只能从固定的几个视点进行观看,所以会看到在拖拽时四周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拉伸现象,可以称之为2.5D重建。而真正的三维重建结果是可以在任意一个角度观看的,并且四周不会出现明显的畸变,就和人眼观察的一样,但是效果和图片拼接的相比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

三维重建之前主要应用是房地产、酒店、民宿等VR看房、家装家居、文博展览,电商零售这些锦上添花的应用。并没有非常刚需的应用场景,如今在刑侦的应用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做SLAM,三维重建的小伙伴们,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