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理工報告:「群體免疫」或致51萬英國人死亡

  • 2020 年 3 月 18 日
  • 資訊

對比他國採取封國、隔離的舉措,英國的“群體免疫”打法算得上抗疫舉措的一朵奇葩。

在群體免疫防控舉措推出後,英國政府便遭到口誅筆伐,有超 500 名科學家簽署公開信,要求政府採取嚴格防控舉措。此外,帝國理工學院發佈研究報告評估了“群體免疫”打法,認為該舉措最高或致 51 萬人死亡;即使採取了緩役策略且發揮最大效果的情況下,最終也會導致近 25 萬英國人死亡。

在群體免疫舉措推出四天後,3 月 16 日,英國政府在一片質疑聲下修改了抗疫舉措。

帝國理工報告評估英國抗疫舉措

帝國理工報告:「群體免疫」或致51萬英國人死亡
雷鋒網註:圖片截自研究報告

2020 年 3 月 16 日,帝國理工學院發佈研究報告,題為 Impact of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 to reduce COVID19 mortality and healthcare demand。(非藥物干預對降低 COVID19 死亡率和醫療保健需求的影響)

報告提出,在非藥物干預進行防控的措施中,存在抑制和緩役兩種策略:

抑制策略是指強行干預控制疫情的蔓延,將再生數 R 值降到 1 以下,將病例數降到最低水平,即目前中國採取的措施。

緩役策略同樣要求降低再生數 R 值,但不要求降到 1 以下,防疫的重點在於減緩病毒的傳播速度,即目前英國採取的主要措施。

值得說明的是,再生數 R 值指的是病毒實際傳播過程中,每個感染病例的激發病例的平均數量,若 R>1,病例數目將增加。

從執行層面來看,兩種抗疫措施較大的差別在於,抑制策略要求所有人都保持社交距離,而緩疫策略僅要求高風險人群保持社交距離。

帝國理工報告:「群體免疫」或致51萬英國人死亡
雷鋒網註:圖為不採取防疫措施情況下的預測分析

報告通過流行病學建模模擬疫情走勢,並對不同策略下的感染數目進行了預測。結果顯示,在不採取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英國預計會有 81%的居民被感染,或導致 51 萬人死亡;在採取了緩役策略且發揮最大效果的情況下,最終也會導致近 25 萬英國人死亡,近 110-120 萬美國人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緩疫策略實現效果最大化需要聯合執行疑似病例居家隔離、家庭隔離和高風險人群保持社交距離三項舉措。

帝國理工報告:「群體免疫」或致51萬英國人死亡
雷鋒網註:圖為緩疫策略下採取不同措施所導致的醫療資源需求結果比較

在醫療資源方面,報告指出,在不採取任何控制措施的情況下會造成醫療資源的嚴重擠兌,英國 ICU 病床會在四月第二周達到滿負荷,且最大需求量可能會是英國現有 ICU 數量的 30 倍左右。即使緩役策略實現了最大化效果, ICU 的需求量也遠超 NHS 實際能提供的。

通過對模型的分析,研究人員指出,緩役策略不是可行的措施,採取抑制策略才是當下唯一的選擇。單一的干預措施得到的效果有限,需要綜合多種干預措施才能有實質性的“抗疫”效果。

從目前情況來看,疫苗至少還需 12- 18 個月才能得到投放應用,在疫苗正式投放之前,如果放寬抗疫舉措,感染人數將繼續增加。

如果英國持續五個月採取抑制策略,那麼,醫療資源將不會出現嚴重緊缺的現象。如果要將再生數 R 值降到 1 以下,則應當實行抑制措施,讓所有人保持社交距離、隔離危重病例、進行家庭隔離、關閉學校等。

同時,報告還指出,英國政府可以採取靈活性的管控措施,根據疫情的變化情況進行間歇性調整。對 ICU 床位設置閾值,超過時實行收緊政策,反之則採取寬鬆政策,以此達成動態平衡。

英國的“佛性”抗疫

帝國理工學院發佈研究報告後,英國政府修改了抗疫舉措。不過,在了解修改版本之前,還需先細品一番英國首次宣布的“佛性抗疫”之舉。

2020 年 3 月 12 日,英國首相 Boris Johnson 宣布,任何有感染新冠病毒癥狀的人,無論癥狀多麼輕微,如持續咳嗽或高燒,都必須在家呆七天。並且,學校應該停止組織出國旅遊,70 歲以上、身體狀況堪憂的人不應該乘坐郵輪。

不難看出,英國抗疫舉措的其核心策略是:不嚴防死守,容忍疫情緩慢進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

同時, Boris Johnson 還表示,要做好失去所愛之人的準備。

消息一出,英國國內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3 月 12 日當天,針對英國政府的疫情應對政策,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和醫學科學院院士 Richard Horton 在社交媒體上表示:

這是另一個重大錯誤。英國的反應需要從中國發生的事情和意大利現在發生的事情中吸取教訓。英國的政策並不是基於證據的,因為它似乎忽略了來自其他地方的最重要的證據。真是難以置信。

帝國理工報告:「群體免疫」或致51萬英國人死亡
雷鋒網註:圖源 Richard Horton Twitter 

3 月 13 日,Richard Horton 在 Twitter 上連續發佈 8 條信息,來表達對英國抗擊疫情政策的看法。他認為,英國正處於一場災難的邊緣,但這場災難原本可以避免的。

除了 Richard Horton,英國其他學者也對“群體免疫”的做法表達了不滿。超 500 名英國科學家簽署實名公開信,表達了對疫情擴散的擔憂,認為“群體免疫”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要求政府採取更為嚴格的舉措。

3 月 16 日,帝國理工學院發佈研究報告,對英國政府的抗疫舉措進行了分析,認為其做法可能導致英國多人死亡、醫療資源緊張,並針對不同的抗議舉措給出了實質性建議。

終於,在帝國理工學院發佈研究報告後,英國政府調整了抗疫措施,主要包括

所有人應該避免參加聚會、避免前往酒吧、夜總會和劇院等人群密集的場所;

所有人如果可以都應該居家辦公上班;

除非必要,不再到訪養老院探望朋友和親人;

高風險人群需居家隔離約 12 周;

家中如有疑似病例存在,家庭成員必須居家隔離 14 天;

有持續咳嗽和發燒的人,應該儘可能留在住所,避免外出,要與他人保持距離。

可以看出,英國政府最新的防控措施較此前舉措更為嚴格,但對比帝國理工學院研究報告提出的舉措仍有一些距離,畢竟,英國政府尚未關閉學校,也還未讓所有人保持社交距離。

帝國理工報告:「群體免疫」或致51萬英國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