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

1968年7月18日,一家偉大的公司成立了,從此引領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長達半個多世紀。

它,就是Intel。

在漫長的歲月中,任何企業的發展,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挑戰,都要隨時應對時代的變革,否則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有任何猶豫。

Intel自然也不例外。從最早的RAM內存產品到後來以微處理器為核心支柱,從固態存儲到圖形與加速計算,從消費級客戶端到服務器數據中心,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Intel一直走在時代的最前列。

2021年2月,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成為Intel第八任首席執行官,更是開啟了大刀闊斧的轉型之路,從產品技術到業務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世人看到一個嶄新的Intel。

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

第一位技術型CEO:回歸本源 用實力說話

與以往歷任CEO不同的是,基辛格是技術出身,有着40多年的技術資歷和領導經驗,1979年就加入Intel並工作了整整30年,長期擔任首席技術官(CTO),也是Intel第一位曾經做過CTO的CEO。

2009年,基辛格離開Intel,先後領導EMC、VMWare公司,12年後正式回歸Intel並執掌大局,也掀開了Intel歷史新的一頁。

他是80486處理器的原型架構師,他領導了Intel 14種不同處理器的開發,他在酷睿、至強產品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推動了USB、Wi-Fi等關鍵行業技術的發展,他手持多項集成電路設計、PC架構與通信技術專利,他出版過《80386編程》等20多本技術書籍……

讓一位有着如此深厚功底的技術專家領導大局,昭示着Intel的決心,那就是回歸技術本源,用實力說話。

基辛格也不負眾望,通過一套標本兼治、着眼中長期的發展戰略,只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讓Intel煥發了新的活力,並呈現出了一種長期主義的氣質。

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

IDM 2.0:先進工藝 永遠是最強利器

曾經,先進的製造工藝是Intel最強有力的武器,摩爾定律的忠實追隨者、踐行者讓整個行業都難以望其項背。

不過近些年,半導體行業在技術推進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加之競爭態勢的變化,Intel的腳步也慢了下來,曾經穩紮穩打、銜枚疾進的「Tick-Tock」工藝、架構交替升級戰略漸漸失去了光芒。

14nm從五代酷睿到十一代酷睿桌面版連續使用了七代產品,10nm遲遲無法投入量產,讓人們對Intel的技術實力產生了諸多疑慮。

有趣的是,基辛格在Intel任職的時候,正是Intel製造工藝獨步天下的高光時刻,台積電、三星無論技術還是產能在Intel面前都只能是「小弟」。

如今,基辛格回歸Intel,做出的首要也是最核心的變革,就是重塑半導體工藝格局,為此提出了全新的IDM 2.0策略。

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

簡單地說,IDM 2.0分為三個方面:

- 壯大自身實力

大力投資先進制造工藝和全球工廠網絡布局,保證供貨能力,鞏固競爭優勢。

製造工藝方面,Intel已經推進到了Intel 7,接下來將按規劃陸續上馬Intel 4(首次全面採用EUV極紫外光刻)、Intel 3(FinFET終極之作)、Intel 20A、Intel 18A,用四年時間實現五代工藝。

尤其是Intel 20A,將標誌着「埃米」時代的到來,也是製程技術上新的分水嶺,採用RibbonFET全新晶體管架構、PowerVia全新背面電能傳輸網絡兩項突破性技術,計劃2024年上半年問世。

工廠布局方面,投資約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新建晶圓廠,投資超過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新建兩座晶圓廠,投資70億美元在馬來西亞新建封裝和測試工廠,斥資5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獨立代工企業Tower半導體,投資800億歐元推動歐盟半導體價值鏈,包括在德國新建晶圓廠、在法國新建研發中心、在愛爾蘭/意大利/波蘭/西班牙深耕研發製造和代工服務……

第三方外包

與外部代工廠互補合作,部分IP/芯片交由最合適的代工廠製造,為細分市場提供最佳產品。

比如Ponte Vecchio,第一款面向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的加速計算卡,使用了5種不同工藝,既有Intel 7,也有台積電N7、N5。

比如Meteor Lake 14代酷睿,核心計算模塊採用Intel 4工藝,GPU模塊、IO模塊則是外部工藝,目前已經成功啟動Windows、Linux、ChromeOS。

這種多個小芯片、多種工藝的混合設計,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整體設計和製造難度,另一方也能讓每一部分都匹配最合適的工藝,發揮最大價值。

對外代工服務

利用自身先進工藝和產能,為客戶提供代工製造服務,滿足行業需求。

這方面的細節公開不多,但根據官方數據,Intel代工服務目前與5家客戶的合作進展非常順利,今年會有30多個測試芯片,下半年將首次完成基於Intel 3、Intel 18A工藝的測試芯片流片。

特別是在完成對Tower半導體的收購之後,Intel將躋身全球十大代工廠之列。

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

六大業務板塊:顯卡、代工異軍突起

除了技術上的變革與投資,基辛格更是大刀闊斧,對Intel的業務體系進行了重塑,並吸納了大量高級人才。

今年2月份的投資者日大會上,Intel公布了六個高度互補的業務部門,並以此為基礎,制定了長期增長戰略,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發力新興市場。

它們包括:客戶端計算(CCG)、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DCAI)、網絡與邊緣(NEX)、Mobileye自動駕駛、加速計算系統與圖形(AXG)、代工服務(IFS)。

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中,Intel也第一次以這種新的業務架構,公布了業績表現,其中AXG、IFS都是首次閃亮登場。

IFS部門當季收入達創紀錄的2.83億美元,同比大漲175%,運營業績第一次突破10億美元,新的製造設備也在不斷就位。

AXG部門取得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21%,遊戲顯卡、加速計算卡雙線穩步推進。

另外,Intel還不斷通過收購壯大自身,比如以色列軟件開發商Granulate,比如芬蘭GPU公司Siru Innovations,等等。

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也陸續加入Intel,比如首席顯卡架構師Rohit Verma闊別八年後回歸,並被基辛格盛讚稱 「大腦回歸」;Christian Pambianchi從Verizon加盟,出任首席人力資源官;Christoph Schell從惠普加入,出任首席商務官;Matt Poirier最近從AMD加入,出任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全權負責戰略收併購……

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

值得注意的是,基辛格帶領Intel全方位「向新而生」的同時,資本市場似乎並不買賬,一年多來Intel股價已經跌了超過20%,甚至不斷有聲音希望Intel拆分製造業務,專心設計。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對於資本來說,最需要的自然是回報,而且越快越好,而基辛格為Intel打造的戰略,更加註重中長期發展,無論是投資先進工藝、製造工廠,還是對業務板塊重新梳理整合,都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真正釋放出來。

對於用戶、市場、行業來說,從技術、產品的角度去看,Intel這些變動無疑相當振奮人心的,它展現了一個半導體巨頭的決心與雄心,展現了我們心目中一個技術巨頭應有的姿態。

當然,Intel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產品上,Sapphire Rapids至強等產品的延期,獨立顯卡市場的不確定性,比如業務上,巨額投資的回報周期,諸多業務板塊的協同與整合,這都是對基辛格,對Intel的嚴峻考驗。

變革、轉型永遠是艱辛痛苦的,但唯有經歷陣痛,才能迎來新生,唯有歷經風雨,才能欣賞彩虹。Intel,期待更壯美的一頁。

Intel華麗轉身!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技術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