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計劃今年發射5到7顆北斗衛星,加快推動北斗系統建設

  • 2019 年 10 月 4 日
  • 筆記

據悉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為2016億元,其中北斗對產業核心貢獻率達到了80%。

策劃&撰寫:溫暖

日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在參加活動時透露,中國將在2020年如期完成北斗系統的全面建設,同時也將加快推進北斗應用。但在此之前,我國預計將在今年發射5到7顆北斗衛星,明年還要發射2到4顆北斗衛星。

自2017年11月北斗三號衛星首次發射成功後,北斗三號系統建設進入了超高密度發射。在一年的時間裏,我國完成了19顆北斗三號衛星的超高密度發射,創造了北斗組網發射歷史上高密度、高功率的新紀錄。當前,北斗系統已經向全球提供服務,在軌的39顆衛星中有21顆北斗三號衛星,其中有18顆運行於中圓軌道、2顆運行於傾斜地球同步軌道、1顆運行於地球靜止軌道。

未來當北斗系統全面建成後,我國導航定位和授時體系將以北斗系統為核心,並且北斗也將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以及5G進行深度融合。當北斗的高精度和5G的高速度融合之後,將會極大地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比如智能穿戴、智能駕駛等。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介紹,隨着「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提供服務,未來它將提供米級、亞米級、分米級甚至厘米級的服務,屆時「北斗」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能夠與美國GPS相比。

如今在全球範圍內,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北斗系統在農業、工業、服務行業等多個領域已經為包括巴基斯坦、沙特、緬甸在內的近30個國家賦能。

正因如此,北斗也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悉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為2016億元,其中北斗對產業核心貢獻率達到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