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數個「第一」創造歷史

  • 2019 年 12 月 19 日
  • 資訊

2019年轉眼即逝,而今年我國科學家們完成的硬核科技成就有點多:嫦娥四號傳回人類首張月球背影像圖,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背,也開啟了中國科技突破新篇章;工信部發放5G牌照;“捷龍一號”首飛成功;中科院發現迄今最大黑洞;華為發佈鴻蒙操作系統……

·1月3日,嫦娥四號首次登陸月背。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着陸在月球背面預選着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5月23日,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樣車下線。

5月23日10時50分,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着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意味着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8月9日,華為發佈操作系統:鴻蒙。

鴻蒙系統(HarmonyOS) 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可按需擴展,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主要用於物聯網,特點是低時延,甚至可到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

·8月17日,捷龍一號首飛成功。

8月17日12時11分,捷龍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標誌着中國“龍”系列商業運載火箭登上歷史舞台。

·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

大興國際機場佔地面積達到140萬平方米,有着世界規模最大單體航站樓、世界施工難度最高航站樓、世界最大隔震支座航站樓和世界最大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

·9月25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貫通。

全橋共計228個橋墩,鋼結構用量124萬噸,混凝土用量294萬方,其用鋼量和混凝土總方量是迄今為止國內外橋樑之最,大橋貫通也意味着未來“京台高鐵”的關鍵節點建成。

·9月30日,±1100千伏特高壓之流工程通電。

“新疆准東-安徽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全長3324千米,共有鐵塔6079基,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10月1日,東風-41核導彈首次公開亮相。

東風-41是我國現役導彈中射程最遠的型號,總長16.5米,略超東風31-a, 1.5萬公里的射程也超過美國LGM-30“民兵”(1.3萬公里)和俄羅斯RT-2PM2“白楊M”(1.1萬公里)。

·11月28日,發現迄今最大黑洞。

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這項重大發現,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

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數個「第一」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