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沉大海!發出去的報告沒人回應,數據分析師該怎麼辦?

  • 2019 年 12 月 9 日
  • 筆記

辛辛苦苦跑的數據沒人理,對數據分析師/專員來說是一件極具挫敗感的事情。如果在日常更新數據的同時,還要接大量沒頭沒尾的臨時性需求,就更有挫敗感了。如果發現接的臨時性需求其實可以用日常數據替代,就更有挫敗感了。「求求各位大爺看一眼報表好不好!」一股怨氣油然而生。每天埋頭跑數沒人理,葬送數據新人職業發展的頭號殺手。

有意思的是:沒人理不代表數據沒人看。其實業務部門對待數據的態度,大概有這麼幾類:

自有主張型自視甚強型本質上是一類人:懂數據的業務。他們自己有分析能力,所以不是很依靠數據部門給意見。大部分時候他們只需要原始數據,分析都是自己做的。唯一的區別在於:分析結果是否對他們有利。如果看到結果有利,自然嗷嗷叫的寫報告,把好看的指標往上擺。如果看到結果不佳,就祭出「數據不能全面客觀反映事實」「業務發展有多種複雜因素」來替自己洗地。

這兩類里,自有主張型相對好溝通一些,至少他們主觀上有意願分析數據。和他們合作,要麼在專業性上壓倒他們,參見《運營都會寫分析報告了!數據分析該怎麼辦?》。要麼安心提供基礎服務,把常用的指標固定成數據產品,既方便業務應用,又能夠增加數據部門的成果。

自視甚強型就難辦了,因為你很難叫的醒一個揣着明白裝糊塗的人。常見的,比如業務部門KPI沒達標,然後變着法的給自己找理由,你提數據不好看,他說:「你還有XX因素沒有採集到數,分析不全面」或者業務部門老闆已經打定了注意,你提數據不能支持他的觀點,他說:「數據只是過去的結果,未來行不行得看業務邏輯」總之總有理由。確實,我們無法量化所有的影響因素,也沒有本事預測所有未來,所以對這種人就敬而遠之吧。畢竟我們希望多爭取朋友,而不是四處招惹敵人。╮(╯﹏╰)╭

誰來幫忙型很多是靠經驗、資歷、人脈、運氣做上來的老人。可能在一個行業里混的久,有經驗積累,但是能力真的不咋樣。特別是數據分析能力。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邏輯性差,遇到問題喜歡拍腦袋,吃經驗。等到經驗不夠用的時候就蒙了。其實他們不是不想回複數據分析的報表和報告,八成是沒看懂。往往處理問題,也是拉上一堆人開拍腦袋大會,會場上啪啪之聲不絕於耳。O(╯□╰)o

這時候如果直接丟一堆數據分析轉業概念,比如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分析,假設檢驗,因果關係blaba,估計就把他們直接整暈了。我們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思路來梳理問題

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一步步推演,把每一步建立在堅實的數據基礎上。比如當業務部領導問道:「為什麼業績增長這麼乏力」的時候。可以拆解出幾層問題:

  1. 信息來源:業績增長乏力這個感覺哪裡來的?看沒看過數據?
  2. 是多少:業績增長的數值是多少?從什麼時候開始看?
  3. 是什麼:怎麼就叫乏力了?標準是什麼?依這個標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乏力的?是全局性乏力還是局部乏力?是持續性乏力還是偶發乏力?
  4. 為什麼:有沒有懷疑對象?有沒有過往類似經驗?

這樣一步步來,很容易就從千頭萬緒中縷出一條主線,排除一堆無需縹緲的恐懼。全程沒有一個專業名詞,非常適合不懂數據的人參與進來討論。就像醫生診病一樣,醫學很專業,但醫生問的問題卻是個人都答的上來:「哪難受?什麼時候開始難受的?之前有過沒有?……」

所謂久病成醫,和這些部門過幾次分析思路以後,就慢慢能讓他們學會一些分析思路。起碼遇到問題不要急着拍腦袋,而是去找一下報表,看看哪些數據指標真的有問題,量化思考一下。能達到這一步,後續的合作就不愁了。

暈頭轉向型大部分是新人,或者是一線人員,在銷售部/業務部/渠道部/分公司最多。要麼還沒有認識到數據的作用;要麼忙於一線事物顧不上做計劃;要麼剛剛入門,不知道一堆數據從哪裡看起。這時候可以循序漸進,三步走,先從吸引大家注意力開始。

如何吸引大家,這裡有很多做法。能拿到組織的授權,安排正式環節最好。比如銷售部強制要求晨會必須做數據分享,否則扣績效。比如市場部每月例會必須安排數據分享環節,領導親自監督。問題是,這樣需要來自高層的支持。如果沒有正式授權,可能就得採取一些旁門左道。這裡有很多小技巧:

比如銷售部最愛用賽馬打比方,相容團隊發展。好,我們就玩賽馬。每次就只放一個業績完成指標,就把圖表做成賽道,還給一個團隊的起上不同的名字:駿馬、老馬、瘦馬。搞得銷售部的人都相互喊XX馬的綽號,自然每天關注我成什麼馬了……

比如大家都喜歡看美女!於是我真在某個女性銷售佔比高的公司做了巾幗圖。每天讓業績最好的銷售頭像大屏霸榜。女士們一看自己上榜都可勁的化妝PS,然後大家形成習慣定時開報表看美女(✧◡✧)

總之有了吸引力,就會讓大家長期關注,有了關注度,就會引發各種思考:為什麼總是這個人業績第一?他有什麼獨門秘籍嗎?為什麼大家都喊難的時候,他能增長這麼快?有了這些疑問,能力強的就會自己做分析,產生大量分析需求。能力差的就會向我們求助:幫幫忙分析下為啥這個人會一直霸榜。如此一來,機會就來了。

以上只是一些小小的心得分享,想讓大家在抱怨之餘,看到一線希望。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可以慢慢扭轉默默無聞扒數據的尷尬地位。當然,有很多新人是直接選擇跳槽,換個坑。可坦白的說:選坑碰運氣,爬坑靠實力。想找一個完全沒有坑的數據分析崗位是很艱難的。因為本質上數據分析是一個服務部門,服務部門就是會遇到各種難伺候的顧客。所以即使是想換坑,提升內功也是必要的。畢竟頻繁跳槽本身,又是另一個坑了。

然而,別人不理自己不代表全是壞事。有一類需求可能是很多新人聽了興奮,老人聽了一陣寒氣從褲衩順着脊樑涌到脖頸的:要精準預測未來XX業務情況!業績發展全看預測的了。為啥?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