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限速」的阿里雲盤離限速還有多遠?

「無論用戶是否付費,都不會限速。」這是阿里雲盤團隊喊出的口號。

限速是個人雲盤行業的最大痛點,但現在似乎成了阿里雲盤進軍個人雲盤市場的抓手。

今日,阿里雲盤宣布正式啟動公測。並且宣稱,上傳下載均不限速,無論免費收費,未來都不限速。並且有不少用戶表示,其在5G網絡下,下載速度可達50-100MB/秒。

在不少人看來,當阿里雲盤喊出「不限速」的口號後,「百度網盤」似乎就已經敗下陣來,但現實未必如此。

二次「百盤大戰」拉開序幕?

事實上,網盤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幾年前國內市場就曾掀起過一場規模空前的「百盤大戰」。

2013年,金山為拉攏用戶資源,率先宣布免費提供100G網絡空間,此後360宣布免費贈送360G免費空間,而正當兩家打得火熱時,百度雲盤開始發力,宣布免費提供1024GB免費空間,並且支付一元即可得到1TB永久空間,力壓金山和360雲盤。

但在百度網盤發力沒過幾個小時,360宣布免費提供1024GB免費永久空間,且無需支付費用,此次,網盤進入免費T時代。

而當大家在猶豫使用哪家網盤時,微雲宣布免費10T網絡空間,再一次將「網盤大戰」推向高潮。

短短几天時間,免費網盤空間翻了上千倍,網盤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時代。

「不限速」的阿里雲盤離限速還有多遠?

各大廠商試圖以免費擴容實現用戶規模擴容,而後進行用戶付費意識培育,市場商業模式閉環。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用戶並沒有如期的養成付費習慣,反而高昂的成本讓多數玩家不堪重負,加之網盤市場監管趨嚴,多數玩家選擇退出市場,只剩下百度雲一家獨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BAT三家以及華為都有自己的雲計算平台,並且也都在為用戶提供雲服務,在有技術、有資源的基礎上,大力推行面向C端的網盤服務,並不需要過大的成本。

對於阿里雲來說,現在或許正是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

阿里雲發佈的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中顯示,阿里雲計算業務收入為161.15億元人民幣,調整後的EBITA(息稅前利潤)為2400萬元人民幣,這是阿里雲迎來的首次盈利。

並且根據IDC公布的數據,阿里雲已經成為當下國內市場最大的公共雲服務商之一。

也就是說,阿里雲在國內B端雲盤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實現盈利後,進軍C端市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並且推出個人網盤服務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用戶好感度,在基數更大的C端市場挖掘潛在客戶。

但是個人網盤市場或許沒有阿里想的那麼簡單。

阿里的對手不止百度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國內雲盤存儲App月活躍用戶分佈中,百度網盤的MAU高達3983.2萬人,排名緊隨其後的微雲和115網盤則分別為437.4萬人及386.7萬人。

在C端網盤市場,百度網盤一騎絕塵。

此外,在個人網盤市場,單純將網盤作為上傳、下載文件工具的用戶並不多見,更多用戶會將網盤作為收集資源,存儲資源的工具。

「不限速」的阿里雲盤離限速還有多遠?

簡單來講,無論是「賣速度」還是「賣空間」,想要在個人網盤市場佔據一定份額需要的是更多、更優秀的平台資源,在此基礎上形成裂變傳播,獲得用戶,謀取盈利。

而目前無論是百度網盤還是微雲乃至115網盤,都有着沉澱多年的資源基礎。阿里網盤作為進入該賽道的新玩家,還需要更多資源、更多時間來沉澱發展,想要在短時間內佔據一定份額似乎並不現實,吞噬百度網盤的份額更不現實。

拿痛點當抓手,行得通嗎?

當前C端用戶在使用網盤時關注最多的無非兩點,下載速度與存儲空間(在資源對等的情況下),但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網盤基本上是採用「賣速不賣儲」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在給用戶大量空間的同時,對免費用戶進行限速,如需更快的下載速度,則需另行充值。

而阿里雲盤在公測第一天就打出「無論用戶是否付費,都不會限速」的口號,此舉無疑會給當前市場造成一定衝擊,但阿里雲盤的口號能喊多久還是疑問。

要知道,當前個人網盤進行限速的一大原因是高額成本。為廣大用戶提供免費空間已經是一筆需持續支出的高額成本,除此之外還有服務成本和帶寬成本,並且在有高額成本的同時,個人網盤的盈利點也不明顯,所以就導致個人網盤企業需要通過「賣速度」或者「賣空間」來獲取收入。

而如果阿里雲網盤真的如所喊口號一般不「賣速度」,那麼目前能被用戶接受的變現途徑可能只剩下「賣空間」。

但是在國內個人網盤市場「賣空間」似乎並不具備長期變現條件。

阿里雲盤在公測首日有不少用戶通過做活動拿到了最高2T的存儲空間,而最少的也有百G,對於大多數普通C端用戶來說,百G內存足夠日常使用,即便出現空間不足的問題,也完全可以通過開通更多賬號來解決。

與「速度不足」相比,「空間不足」的問題似乎更好解決。

此外,阿里雲盤在用戶協議中表示,阿里雲盤公司有權自行決定對服務或服務任何部分及其相關功能、應用軟件進行變更、升級、修改、轉移,這項協議多少有點耐人尋味。

「不限速」的阿里雲盤離限速還有多遠?

總之,雲盤一直以來都是需要承受高額成本的行業,阿里雲盤的具體盈利模式目前也並未公開,能否承受住較大壓力,還需時間來證明。

B站董事長陳睿在2016年曾說過一句話,「在此,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阿里雲盤後續是會倒閉還是變質,你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