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五菱宏光「干翻」特斯拉:創全球新紀錄

國產新能源汽車正在一路高歌猛進。

3月5日消息,上汽通用五菱品牌旗下車型五菱宏光MINI EV突破20萬銷量大關,成為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車銷量紀錄新的創造者

數據顯示,今年1月,五菱宏光MINI EV共售出36762輛,以超過1.5萬輛的領先優勢打敗特斯拉Model 3車型,首次贏得全球電動車月度銷量冠軍。

不止五菱宏光,2020年,在全球產業遇冷的態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了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了7.5%和10.9%。其中,純電驅動的主打車型在中高端市場佔比超過了50%。在全球範圍內,這一成績居新能源汽車產銷排行榜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德國和美國。

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第六年蟬聯世界第一,累計銷量已達55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召開的兩會上,新能源汽車再次成為國家產業發展的重點議題,會上,各大車企及汽車相關科技公司出席兩會代表,圍繞氫能、新能源消納、充換電基礎設施等核心問題建言獻策,助力產業發展。

毋庸置疑,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必將會迎來新一波高潮。

回顧過去的一年,經過行業大洗牌,2020年末新能源產業呈現出了以下特點:

在全球產業下滑的趨勢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逆勢增長超10%;

傳統車企銷量明顯下滑,而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新造車勢力大幅上漲;

華為、BAT等科技巨頭,以及更多新造車玩家湧入賽道;

接下來,在國家兩會的推動下,以及資本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會形成怎樣的新格局?新造車勢力能否異軍突起?

2020逆勢增幅10%,純電動是主流車型

從當前市場來看,其車型包括四大類: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及其他電動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是主流車型。

有數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了33.1萬輛、50.7萬輛、77.7萬輛,增速十分顯著。

當時國家政策已經基本確定了汽車電動化方向,但市場滲透率仍不足3%。到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均完成了50%以上增幅,達到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在四大類中單類的產量和銷量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圖片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見,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銷量的80%,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驅動力。

2018年的車企排行中,傳統車企比亞迪佔據首位,總銷量達到了192235輛,佔總體銷量的15.3%,其次是北汽、上汽,銷量分別為132789輛和90180輛。

2019年,受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小幅度下降。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下降2.3%和4.0%。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圖片來源:第一電動研究院

其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以21.9萬的總銷量繼續穩居年度銷量冠軍,佔據了20.7%的市場份額。排名次之的仍是北汽和上汽。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新造車勢力已經開始凸顯,蔚來憑藉ES8和ES6兩款車型以2.1萬輛總銷量擠進榜單第13位,小鵬以1.67萬輛排進第14位。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汽車總銷量下滑了五分之一,但新能源汽車逆風增長43%,達到了320萬輛以上。這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首次突破300萬大關。

同時國內銷量增長了10.9%,創下137萬輛的最高記錄。

在車企排行榜中,傳統車企新能源造車勢力比亞迪銷量以18.97萬輛仍具榜首,但包括吉利(6.82萬輛)、長城(5.74萬輛)在內的三家車企,其銷量與2019年相比均呈下滑趨勢,其中吉利下滑最大達40%(2019銷售11.3萬輛)。

與此相反的是,新造車勢力銷量持續上漲,其中蔚來銷量為4.37萬輛,增幅達121%;理想銷量達3.26萬輛,小鵬汽車銷量為2.71萬輛(2019年交付),增幅達112%。

從近幾年的銷量數據,以及2020年的逆勢增長來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以下特點:

1、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2、在四類車型中,純電動汽車最受市場歡迎;

3、比亞迪、上汽、吉利、長城等傳統車企仍佔主導地位,但銷量有所下降;

4、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新造車勢力正在逐步打開市場。

互聯網巨頭湧入,新老勢力加速布局

毋庸置疑,正值「風口期」的新能源汽車賽道,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局。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企業新增註冊量達到了7.9萬家,相比2019年的4.4萬家,同比增長79.5%。截至2021年初,在業/續存的相關企業合計達24.6萬家。

目前,所有車企主要分為新老兩股勢力,其中傳統勢力的頭部企業,主要來自央企、國企和部分民企,如一汽、長安;上汽、北汽;吉利、長城、比亞迪。

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代表為蔚來、理想、小鵬,此外還有市場看好威馬、哪吒、零跑等。

需要說明的是,阿里、華為、騰訊、百度等互聯網科技公司在2020年也開始陸續入局,不同的是,百度選擇了親自下場造車。

2020年在眾多玩家激戰的過程中,一個顯著的特徵是新造車勢力在逐步凸顯,主要表現為小鵬、理想成功成功上市,其中理想在第四季還首次實現了扭虧為盈利,這對於一家上市不足一年的車企來說,確實是不錯的成績。

另外,蔚來在2020年銷量也大幅度攀升,其EC6車型交付量達到2505輛,創下了上市後的新紀錄。要知道這到這家企業在2019年多次被曝虧損嚴重,命懸一線。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同在這一年,傳統車企巨頭們也展開了新的市場策略:與互聯網公司達成合作。

如上汽已宣布與阿里聯手打造智能純電汽車— 智己汽車;長安已聯合寧德時代、華為計劃推出智能車新品牌;吉利集團與騰訊簽署開發智能汽車戰略協議。

傳統車企與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合作是一種雙向的資源互補。

隨着智能造車行業越來越火熱,互聯網巨頭們早已躍躍欲試,抓住風口下的紅利。但畢竟非科班出身,這桶金並不好賺,更重要的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從1到10的階段,對於剛剛入局的他們來說,最佳策略就是與傳統巨頭達成合作,實現軟硬件資源的互補。

不過,雖在新造車領域動作頻頻,或投資或合作打造新品牌,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均為明確表示親自下場造車。

百度之所以選擇下場造車,也不難理解。對於百度來說,其在市值上已經遠落後於騰訊、阿里,抓住造車風口或許是一個反超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其在人工智能、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方面深耕多年的經驗,都可以在造車業務中發揮作用,尤其是其Apollo平台。

無論是合作打造新品牌,還是親自造車,互聯網科技公司想要推出量產車型短期時間內還很難實現。眼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還是新老造車勢力的戰場。

從數據來看,造車新勢力雖然正在逐步打開市場,但一時還難以撼動傳統車企的頭部地位,如2020年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6690輛,而蔚來、小鵬、理想三家車企加起來也只達到一半。

此外,這三家新勢力在2020年快速發展的背後仍有一地雞毛待解決。最新消息,2月2日晚間收盤,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跌,蔚來股價跌13%,小鵬汽車跌11.27%,理想汽車跌8.20%。

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崛起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風口的興起不難理解。

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已經邁入了發展的第11年,在此期間,政府不斷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傳統車企巨頭加速轉型,越來越多的車企在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

而總結來看,新能源汽車能夠連續6年蟬聯全球產銷榜首,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國家扶持,政府投資

與燃油機相比,新能源更安全,更環保,國家早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並不斷推出扶持政策和資金補貼。

例如在政策方面,國家一直在大力加強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設施保障充電樁建設。

早前政府頒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 年)》里,明確提到,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 年,建成集中充換電站1.2 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滿足全國500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截止到2020年,各省市充電樁建設規劃也基本在積極踐行這個指南,比如: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在政策補貼方面,從往年數據來看,補貼政策對車企和產業發展影響尤為重大,如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下滑主要是與補貼退坡有關。

2020年政府重新調整了補貼政策,同時各地方政府也進一步加大了扶持政策。雷鋒網了解到,包括上海、廣州、合肥、常州、南京、珠海等在內的市政府,開始大力投資車企新秀,目前累計金額已經超過了200億,如:

上海:聯合上汽100億元投資威馬;9.73億出讓特斯拉1297.32畝土地;

廣州:40億元投資小鵬;

合肥:70億投資蔚來;20億投資零跑;

常州:參投理想A輪7.8億元融資;

南京:參投拜騰B輪5億美元融資;與富士康、拜騰簽署戰略合作;

可見,國家的補貼扶持,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資支持,無疑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溫床。

2、產品智能化,用戶體驗升級

近年來,尤其是新勢力車企們在技術研發、產品智能化以及服務體驗等方面的升級,為其打開了更大的消費市場。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於在2019年11月曾說過,「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真正靠產品和服務贏得用戶的時間點,用更好的產品、服務從燃油車市場裏面爭搶用戶。」

不可否認,隨着國內外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進行電動汽車產品投放,共同培育市場;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戶逐步認識到電動車的優勢所在。

相比於傳統汽車,智能物聯網已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最大賣點。舉例來說:

智能語音是新能源汽車中最為普遍的技術,它能夠解放消費者的雙眼和雙手,通過語音即可實現調整車窗、座椅、播放音樂等,或者一些整車控制的功能。

此外,通過語音技術還可以實現車機與智能家居設備相連。

另外,再結合車載顯示屏,它能夠實現更好的人機交互。我們知道,無論是車機系統自帶的地圖導航、娛樂信息等服務,還是基於手機映射方案的各種車聯網核心功能,都要依託中控屏來展開。

車載顯示器的發展已經重新定義了人車交互場景,並在一定程度上顛覆消費者對傳統駕駛體驗的認知。

此外,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內基於視覺和手勢的交互方式也開始陸續出現了。如基於視覺交互的駕駛員監控系統 DMS,可以感知駕駛艙內人員的狀態——疲勞駕駛、注意力不集中、駕駛行為不規範(抽煙、打電話等)。通過智能化服務,進一步鞏固了駕駛員的安全。

對於消費者而言,新能源汽車除了有更好的智能化體驗外,其在車型設計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在如今「顏值即正義」的新消費特點下,僅此一項就大大增強了產品吸引力。

3、電池技術逐漸成熟

相比於燃油機,新能源汽車核心要解決的就是電池問題,這也是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

近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在發佈會上介紹說,2020年,我國在基礎材料、基礎零件、電機、電控、電池、以及整車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電池不僅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同時也影響整車安全。

據了解,從2016年至今,國內相關車企年度研發上的投入佔到了營收比重的3.5%左右,不少車企在電池研發上局取得了較大突破。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如蔚來在今年年初推出固態電池,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相比於市面上普遍的液態鋰電池,續航增長了50%;寧德時代、比亞迪分別研發出了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大幅度降低了汽車製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今天推出了一種「刀片電池」,它是一種對電芯厚度進行減薄,長度進行加寬後,扁平化設計的磷酸鐵鋰電池。

這款電池在安全性方面通過了最嚴格的測試——針刺試驗,當一般方形電池因鋼針穿刺破壞內部結構產熱,產氣,甚至發生爆燃的時候,刀片電池卻仍然能夠維持穩定的溫度與電壓,這一點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為關鍵。

另外,在循環壽命層面,比亞迪刀片電池大約擁有3000次的充放電循環次數,優於循環次數僅為1000次左右的三元鋰電池,以及2500次左右的磷酸鐵鋰電池。

總體來看,新一代電池技術正在成熟技術到產業化的過渡階段,市場預期到2025年將實現商業化量產,屆時整車續航里程將翻倍,銷售市場也必然會帶來新一波增長。

4、馬斯克的「鯰魚效應」

最後一點原因可能要歸功於馬斯克。2018年特斯拉與上海簽署投資協議,耗時一年建設超級工廠,正式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數據顯示,2019年特斯拉全新銷量接近37萬,到了2020年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全年銷量逼近50萬。這一數據是未來的10倍還多。

據了解,在投資中國之前,特斯拉幾乎連年虧損,已經行走在了破產的邊緣。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逆風翻盤,一方面反映出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龐大的潛在空間,另一方面也為國內車企帶來了鯰魚效應。

前段時間,小鵬與特斯拉在社交媒體隔空喊話,可謂火藥味十足,其表面上看是因為小鵬挖人,但其背後是關於Autopilot技術的衝突。

據了解,在自動駕駛領域,小鵬開發出的最新軟件算法,在場景識別成功率上已經超過了特斯拉Model3,此外,其搭載激光雷達技術的量產電動車,在安全駕駛方面也壓倒了馬斯克的特斯拉。

資本熱捧之下,仍存在不確定性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逆勢大增的背後,新勢力車企仍存在是高估值、不盈利的問題。

瘋狂燒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少不了需要資本的加持。在2020年,造車新勢力企業受到資本熱捧,累計融資總額刷新了歷史記錄。

從數據來看,與2019年相比,新能源汽車品牌雖然融資事件數持續下降,但披露的融資金額卻同比大漲了159.4%,達到1292.1億元,這是近十年來首次突破千億元。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

大部分融資企業為新勢力頭部企業,如蔚來、理想、小鵬、哪吒等,其中蔚來以1000萬美元拿到了最大額度融資;而小鵬、理想則繼赴美上市。

無論是上市還是融資,大部分車企為了獲得更多資金,以支持現有運營,而最終他們能夠利用這筆資金實現盈利還未可知。因此外界不少專業人士認為,高估值、高融資的背後,新能源汽車產業背後可能是一個巨大泡沫。

事實上,不少頭部車企確實存在不盈利且連年虧損的狀況。如蔚來2020年凈虧損超過了50億,2019年虧損達100億,險些被退市。2019年,小鵬全年凈虧損達36.9億元。

其次,造車新勢力們也普遍存在汽車質量問題,如斷軸、自燃、失控等時常發生,2020年11月理想還進行了大規模召回處理。而從更大範圍來看,車企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當然任何產業、技術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持續打磨。不過可能肯定的是,新能源取代燃油機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其產業發展之路可能會坎坷,但它終究會是螺旋式上升的,而這一過程中,只有真正有技術實力的車企才會被留下來。

五菱宏光銷量「干翻」特斯拉!國產新能源汽車做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