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MS打上了「產業標籤」

儘管華為智能手機在谷歌GMS停止授權的2018年就開始遭遇逆風,但華為宣布投入重金加持HMS生態,以激勵和補貼方式邀請開發者入駐,華為看似進入逆境深水區,但HMS已經憑藉努力,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根據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在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的公開演講來看,目前華為HMS生態註冊開發者數量達到180萬,全球集成HMS Core的應用達9.6萬個,HMS生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 

在今年1月份,HMS的全球註冊開發者數量只有130萬,集成HMS Core的應該用只有5.5萬個。可見,8個月過去了,HMS雖在「初生期」,但盤子在變大。 

HMS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華為給開發者和消費者提供的能力和服務,HMS Core把華為的能力開放出去,讓開發者使用;HMS Connect把合作夥伴的應用、服務聚集到華為的平台上,再分發給用戶;華為瀏覽器等HMS Apps和第三方夥伴的APP,為用戶提供服務。HMS Core、HMS Connect、HMS Apps和第三方應用,構成了HMS生態。 

其中,HMS Core 提供對外開放的軟硬件和雲側核心服務能力,是華為HMS開放能力的合集。這些能力和服務將會幫助應用獲得更多的用戶、更高的活躍度和更高效的商業成功;同時,有效降低開發門檻和成本,讓開發者專註於創新。 

萬里長征堅定走

HMS對華為智能手機、華為集團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自明的,不僅在最困難階段讓華為逐漸擺脫對GMS的依賴,還讓華為在此期間發展了一大批應用程序和開發者,繼而擴大生態面,為華為今天的主線「求生存」作出積極努力。 

在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明確表示,華為背後還有7億用戶,他們仍然可以為7億用戶提供創新服務,通過HMS,通過鴻蒙操作系統。 

此外,目前局勢不會減緩他們的腳步,反而更堅定華為構建HMS生態的決心,華為的所有生態數字服務和生態平台系統最終都是向全球用戶開放。在另外一個維度上,華為HMS也在和其他平台進行合作,盡量不讓開發者在不同平台間來回切換。 

HMS也在打「產業標籤」 

不過在這些信號之外,我們注意到了HMS開始注重打造自己的「行業標籤」,就連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的演講都取了個《攜手千行百業,共築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的標題。 

張平安提到,華為HMS生態的全面開放能力已經賦能在金融、政務、教育、企業、文旅、商業等領域。此外,HMS Core 5.0已經正式在全球上線,覆蓋應用服務、圖形、人工智能、媒體、系統、安全、智能終端等七個領域。 

比如,金融上,華為持續打造以手機為中心的移動數字金融體驗,通過華為錢包不斷推出手機盾、手機POS、智閃卡、HUAWEI Card等成果。在數字貨幣方面,華為正在配合央行等機構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未來能為消費者提供手機端數字貨幣的錢包能力。 

政務上,華為城市服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政務辦理,覆蓋6大類、30多個高頻政務服務,如生活繳費、醫療健康、出入境服務等,是華為與各地政府機構合作共建的便民服務平台。未來,用戶通過一個華為帳號即可統一接入全國政務生態系統中的任一環節,隨時隨地都能使用當地的市民服務。 

在教育與辦公領域,華為推出的全球在線教育與工作協同平台Link Now提供了即時通信、協同辦公、遠程學習等服務。辦公場景中,用戶可通過客戶端隨時發起呼叫,與世界各地的同事和客戶進行實時通訊,第三方文檔編輯、筆記、任務協作等功能助力在線會議高效開展。  

此外,企業、文旅、商業等領域的實踐,張平安也一一舉例。 

看得出來,華為HMS已經把腿邁進了產業,跨開步子,與外界共享終端創新技術。此前2020年年初時候,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就在內部員工新年致辭中強調,華為將在 2020 年全力打造 HMS 生態——而張平安在全聯接大會上提到的「行業落地」,也正是這個註腳。

華為HMS打上了「產業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