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第3章——即刻行動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動

  • 2019 年 10 月 10 日
  • 筆記

介紹

  • 開始並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為只要開始了,你就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不管怎樣,只要開始就好

  • 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只要開始做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 如果總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麼我們同時應對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管理」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複雜度就直線上升,相應地,記憶負擔、情緒負擔和人際負擔也會顯著加重。這些心理成本雖然是隱性的,卻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質量。
  • 與求職、買房等人生大事相比,小事情造成的心理負擔可一點都不輕,但搞定後者則顯然容易很多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 所以,即刻行動應該是我們最重要的一條行動法則

精益創業的行動啟示 把「未完成」變成「已完成」

  • 」精益創業「(Lean Startup)是當前互聯網創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創業」有個關鍵概念叫「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資源、被最快製作出來的、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戶使用的試驗性產品,創業者應該忙把最小化可行產品發佈出去,然後根據用戶使用它的反饋來進行優化,這一過程稱為「構建-測量-學習」(Build-Measure-Learn)的循環
  • 著名管理學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業戰略時曾提出過一個「匠構戰略」的觀點,他認為企業總是預告就制定出一個完美的戰略然後嚴格遵照其執行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企業更應該一邊行動一邊形成和修正戰略。這就像一個投制陶工匠所做的,在陶器的製作過程中,每一個瞬間也陶器的坯子都在變化着,這時工匠需要敏銳地覺察到它是怎麼變化的,然後適時調整策略和構思。明茨伯格認為,這才是形成企業戰略的正確方法
  • 把外界反饋分為三種: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評、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每一種反饋都有特定的價值:正面反饋能堅定我們猶豫不記的心態,增強我們的自信;否定和批評會促使我們反思,校正之前的錯誤想法;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則讓我們發現新的世界,讓我們的思考更加周全
  • 不喜歡聽批評恐怕是人的一種天性。因此對於那些能克服這種天性,理性和虛榮心接受批評的人,我總是心懷敬意
  • 很多時候,別人的批評並不正確,但思考和辨析這些批評本身對我們也是有益的。想不通地抗拒批評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反對批評是兩回事,後者往往意味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堅定的信念。成熟心智的一個特點就是,它能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對待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見,既不故步自封,也不附加盲從

像Photoshop一樣分解任務 從工作的核心區開始

  • 「核心思考區間」的工作不可中斷
    • 「任務轉換」(task switching)也可以算認知心理學中的一個經典課題了。心理學家早就發現,當從任務A轉換到任務B後,執行任務B的績效要明顯比非任務轉換條件下執行B的績效差,這個差異稱為「轉換損耗」(switching cost)。轉換損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任務A留下的認知慣性,也就是之前已經習慣了任務A的認知情境、反應方式,這個慣性會對完成任務B造成干擾;二是做B的時候需要對B進行認知重構,重新回憶起B相關的背景和信息,這個重構也需要時間,而且可能不完整
  • 三明治模型
    • 想像它是一個金槍魚三明治,它的中心部分是金槍魚肉泥,吃下這個部分的努力我稱為「核心思考區間」。事實上大多數任務都有一個至關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這個部分需要我們集中精力、非常專註地進行思考,然後將其破解。一旦這個部分被我們「吃下」,那麼這個任務就已經完成了大半,餘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補充性的工作了(即「支持性思考區間」和「操作性動作區間」)
    • 我自己工作中有一個習慣,就是拿到一個任務後,務必要先找到那些任務的核心思考區間,找到那塊硬骨頭,盡全力去啃下來,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邊的打掃性的工作
  • 那麼如何理解按認知類型來劃分呢?
    • 寫文字的時候就一路往下寫,對於需要插圖的地方,只是記下位置標記和特徵要點,待到一整章寫完後,我才返回去加上插圖
  • 集中處理同質性工作
    • 比如你現在有兩個任務要做,一個是寫一個word文檔,另一個是做一個PPT,常規的做法是先把其中一個做完再做另一個,或者其中一個先做一部分再換到另一個。而圖層工作法可以這麼做,把word任務分解為word文字、word圖示、word排版三部分,把ppt分解為ppt文字、ppt圖示、ppt排版三部分。然後將相同認知類型的工作組合在一起,於是你工作的次序就可以如圖顯示的這樣
    • 圖層工作法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可以集中處理同質性的工作,減少不同質工作間的轉換損耗。同時,提示和方便我們為作品附上更多的圖層,以增加作品的層次和厚度
    • 就像創作一首歌曲,多種樂器的混搭和特殊音效的疊加往往會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衝擊力,就像一部小說附加上更多不同層次的細節描寫會更加栩栩如生,也像一塊蛋糕如果由不同品層層疊加起來會有更誘人的味道一樣
    • 而這個過程,甚至不需要我們一開始就設計好或者計劃好,由於圖層間相對獨立的特性,我們可以非常自由地加加減減,而不用太顧忌對原先版本的損害

三行而後思 在實踐中,通過復盤積累智慧

  • 10年前,我在一家互聯網企業做實習生,從事用戶體驗方面的工作。當時我在公司里的導師是一位經歷豐富的設計學博士,他教給我印象最深的東西有兩件:一件是每住到一個賓館,首先要看門背後的樓層結構圖,記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麼地方;另一件是每做完一件工作,腦子回想一下,做一個回顧總結,也就是「復盤」,久而久之,就能學到很多東西
  • 這兩個建議讓我非常受用,前者提醒我要前瞻,後者提醒我要回視。後來我發現,牛人總是在前瞻性思維和總結性思維上都非常出色。他們既能提前設想未來事件中可能出現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從已經發生的行動中加以反思,因此他們總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 行動先于思考的價值
    • 行動科學的另一位大師唐納德 舍思認為,「三思而後行」並不一定正確,很多時候甚至可以是「行動先于思考」的,因為「人們的機智行動是高度技巧及複雜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絕大多數又都是隱性的」,因此在行動之後反思,可能會反過來發展我們的認知
    • 知識的內化,即通過實際的練習來掌握書中的知識,而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則是知識的顯化。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對行動進行細緻的反思,把那些原本並非用語言承載的知識,用語言歸納和總結出來。而這些知識一旦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容易被重複使用和遷移到其他應用場景中
  • 我們應該如何去反思?
    • 保證及時性:反思一定要及時。「及時」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後幾分鐘內就開始反思,因為這個時候你的記憶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關的細節,你記憶中的遺忘和扭曲是最少的,於是你的反思就會忠實於事情的原貌。而這種反思並不需要什麼「正式」的程序,低下頭想一想就可以了,哪怕這個過程只有半分鐘
    • 梳理「反應鏈」:我們也應看到這件事它是如何開始、如何發展、如何轉折、如何結束的,它背後的動因、阻力以及關鍵節點是什麼,這些相關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聯起一條完整的「反應鏈」的。梳理「反應鏈」有助於我們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後的運行機制,在今後的同類事件中,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發展的過程
    • 關注意外現象:在行動中,免不了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或者現象,有時候這些結果超出了我們的期望,有時候讓我們大失所望,有時候把我們驚得目瞪口呆。意外結果也許並非本身有多特別,而是在於它落在我們原有的認知之外。因此關注意外事件就是打開我們認知局限性的方法。從青霉素的發現到便利貼的發明,都源於行動者對意外結果的額外關注
    • 信息
    • 預期
    • 結果
    • 進度
    • 工具
    • 情緒
    • 阻礙
    • 優勢
    • 缺憾
    • 意義
    • 在做這件事時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關鍵的?
    • 這些信息是從哪些渠道中得來的?哪些渠道被證明是很有價值的?
    • 我可能遺漏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怎麼得到?
    • 在做事之前,是否對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形成了正確的預期?
    • 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預期?是什麼造成了預期和事實之間的偏差?
    • 我的預期是否促進或者阻礙了事情的進程?今後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
    • 怎樣描述這件事的結果?怎樣評價這件事的結果?
    • 在描述和評價這件事的結果時我用了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是否需要改進?
    • 結果需要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 事件的進度合適嗎?是太快了還是太慢了?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 當進度出現問題時使用了哪些手段進行干預?效果如何
    • 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礙作用?
    • 如何改進現有的工具使其發揮更好的功效?
    •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樣的?是否出現過情緒失控的情況?是什麼引發的?
    • 我是否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這期間使用了什麼方法?是否需要改進?
    •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礙?其中最重大的阻礙是什麼?
    • 我是如何應對這些阻礙的?取得了什麼效果?
    • 這些阻礙中哪些會長期存在?我需要通過什麼持續的努力來減少這些阻礙?
    •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發揮了什麼樣的優勢?是否有什麼優勢還沒有利用和發揮的?
    •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主要收穫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 我可以向做同類事情的其他人學習什麼?他們有哪些優勢是我不具備的?
    •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遺憾有哪些?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遺憾
    •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點?其中哪些缺點是必須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 關於這件事,別人對我有什麼批評和評價?他們的批評有哪些可取之處?
    • 這件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對我的短期和長期生活分別有什麼影響?
    • 這件事對周圍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和對地球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 我發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 我們置身在這個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個個表象。如果要透過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觀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經由歸納抽象出來的經驗、假設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實與繁密的細節性信息。那麼反思和行動,就成了在這三者之間折返的橋樑;反思和行動越多,我們就越能從表象過渡 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實
    • 做完這件事後,我們應該怎麼反思?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
    • 及時反思,梳理反應鏈與意外現象三個關鍵點

小結

  • 精彩提煉
    • 當一件事,你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就直接開始做吧。只要開始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 克服「過度準備」的慣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 樂於接受反面意見,有勇氣否定並重新構造自己的產品
    • 多線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專註不受干擾的時間,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 集中處理同質性的工作,可以減少不同質工作間的轉換損耗
    • 從理論出發不一定能指導實踐,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反思積累的知識才能指導實踐
    • 行動後要及時反思,並梳理這件事情的「反應鏈」,特別關注其中發生的意外現象
  • 實踐練習
    • 回想一下,最近發生的對你來說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這件事情是如何開始、如何發展的,其中有沒有什麼黑白性事件,最後怎樣結束?
    • 在梳理中,你可以得到一些什麼樣的啟示?
    • 在行動過程中,是否有什麼意外發生?這個意外對你有什麼啟發?
    • 請在你的工作或者學習中,選擇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構建一個你的「最小化可行產品」
    • 它最核心的部分是什麼?請拿出一段不被干擾的時間來完成它
    • 完成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的工作,可以分為幾層?請嘗試採用圖層工作法完成它,並與之前完成它的方式進行比較
    • 請將你的成果在相應的線上或線下平台公面,收集外界的反饋意見,列出其中對你最有啟發的3-5條建議
    • 根據收集的建議,以及個人的思考,重新修正你的「產品」
    • 建立即刻處理生活小事的習慣
    • 請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有哪些小事,經常因為你的拖延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負擔。請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堅持立刻完成這幾件事情
    • 完成一個你的「最小化可行產品」
    • 在行動中反思

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