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報名 | 「她時代」來臨,AI科技女性將如何影響世界

  • 2020 年 6 月 18 日
  • AI

9cf1b984a05ac67373cef032ea6af22.jpg

與6位圖靈獎得主和100多位專家

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十年

長按圖片或點擊閱讀原文,內行盛會,首次免費註冊


2020年6月21-24日,第二屆北京智源大會(官網://2020.baai.ac.cn)將邀請包括6位圖靈獎獲得者在內的上百位人工智能領袖,一起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深入系統探討「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十年」。本次大會將開設19個專題論壇,主題涵蓋人工智能數理基礎、自然語言處理、智能體系架構與芯片、人工智能倫理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機器學習、智能信息檢索與挖掘、認知神經基礎、機器感知、決策智能、AI醫療、AI創業、AI交通、AI+大數據+防疫、AI框架、圖神經網絡、知識智能、強化學習、青年科學家機器學習前沿,以及AI科技女性,遍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及創新應用,結合時局解析人工智能最新動態,探索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將帶你走進各個分論壇,領略嘉賓風采、洞悉前沿趨勢。今天介紹的是將於6月21日下午舉行的AI科技女性專題論壇
 

論壇主席

 
李涓子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智源學者。博士生導師。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委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術語委員會執行委員。研究興趣是知識圖譜、文本和社會網絡挖掘。在重要國際會議(WWW、IJCAI、SIGIR、SIGKDD)和學術期刊(TKDE、TKDD)上發表100餘篇論文。主持多項國家級、部委級和國際合作項目研究,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歐盟第七合作框架、新華社項目等。獲得2013 年人工智能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


演講主題及嘉賓介紹

 
1. 叫我帶頭人,而不是女性帶頭人
議題簡介:除了簡單地介紹最近的研究工作外,我會把重點放在這次論壇的主題上,講講學術界的女權主義。我想討論的方面包括:(1)如何在男性佔大多數的領域去帶領研究方向往前走,(2) 如何避免反向歧視敢於發聲敢於折騰;(3)如何擺脫媳婦熬成婆的心理培養下一代年輕女性;(4) 如何避免被物化。

    
演講嘉賓:季姮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教授,AI 2000上榜學者。於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紐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致力於自然語言處理研究,尤其是信息抽取和知識庫構建。於2016和2017年被世界經濟論壇選為年輕科學家以及全球未來計算委員會委員。她獲得的獎項包括人工智能領域十大新星以及美國自然科學基金職業生涯獎。

2. 基於知識圖譜的機器學習

議題簡介:利用知識圖譜輔助進行機器學習,可以很好地利用常識並且具有一定的可解釋性。通用知識圖譜、文本文檔等多源異構數據,整合出高精度細粒度的領域知識圖譜,作為基礎資源來提供知識與信息,能夠顯著提升一些機器學習算法的效果。例如,將知識圖譜運用於推薦算法,通過知識圖譜與用戶交互數據構建異構信息網絡,通過強化學習在異構信息網絡中獲取用戶到商品的可解釋交互路徑,實現基於知識圖譜的推薦算法。同時,在會話推薦算法中,本課題提出一種基於動態圖的推薦算法。在公開數據集中,本課題提出模型與其他推薦模型相比在性能和可解釋性均有較大提升。

 
演講嘉賓:張銘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AI 2000上榜學者,ACM Education Council唯一的中國委員兼任中國ACM教育專委會主席,ACM/IEEE CC2020計算機學科規範執委。自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文本挖掘和機器學習。目前主持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點研發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合作發表科研學術論文200多篇,谷歌學術被引8200餘次,H因子36,獲得機器學習頂級會議ICML 2014最佳論文獎、網絡信息處理頂級會議WWW 2016最佳論文提名。合作發表的網絡嵌入模型LINE是2015-2019五年中WWW被引數最高的論文(目前被引超過2200餘次)。入選「全球2000位最具影響力AI學者」,主要貢獻為信息檢索與推薦領域。

3. 打開人工智能情感之門

議題簡介:人工智能中的情感計算是使機器能夠表達、識別和理解人類情感的技術,可以使機器從冰冷的理性階段走向有溫度的感性階段。本次報告針對自然語言語言處理中文本情感計算的相關工作進行介紹,最後介紹一點女性在科研工作中的特色和感悟。

    
演講嘉賓:秦兵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AI 2000上榜學者,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社會計算與信息檢索中心主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委會副主任,國家重點基金項目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構建、文本情感分析及文本生成等。在頂級國際會議ACL、COLING、EMNLP、IEEE TKDE、IEEE TASLP等國內外重要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擔任多個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以及領域主席。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課題。獲中文信息學會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黑龍江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入選2020年度人工智能全球女性及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

4. 從語言到知識——構建語言智能的基石

議題簡介:自然語言理解的不斷深化及語言智能化應用的推廣,對語言知識資源的發展提出了大數據、深挖掘和多領域等多維度需求,需要對語言資源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從表層的語言信息中提取出深層的知識,以便更好地支持智能化語言信息處理的各個方面。本報告將結合研究工作的實踐,對中文深層語義描述體系的設計、語言知識資源構建以及基於中文深度計算的領域知識工程等方面進行介紹。最後是在交叉學科研究中女性如何發揮特色的一些感悟。

演講嘉賓穗志方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教授,智源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計算語言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第十四屆漢語詞彙語義學國際研討會程序委員會主席。研究領域為計算語言學、文本挖掘與知識工程。在計算語言學及人工智能領域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組織中文計算系列國際評測,制訂中文語料庫構建相關國家標準2項。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並完成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作為技術負責人,構建了以中文為核心的大規模多層次語言知識庫「綜合型語言知識庫」, 覆蓋詞、詞組、句子、篇章各級語言單位和詞法、句法、語義各個知識層面,從漢語向多語言輻射,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主持構建了開放中文醫學知識圖譜CMeKG,將語言知識庫從通用領域深入到專業領域。

5. 自然語言處理中的表示學習

議題簡介:語言表示學習的目的是構建語言的形式化或數學描述,以便在計算機中表示語言,並能讓計算機程序進行自動處理。早期的語言表示方法主要採用符號化的離散表示。近年來,深度神經網絡廣泛應用於自然語言處理,不僅在文本分類、序列標註、機器翻譯和自動問答等許多任務中取得了超越傳統統計方法的性能,而且能以端到端的方式進行訓練,避免了繁瑣的特徵工程。該報告將從詞語、短語、句子和句對等角度介紹基於神經網絡的語言表示學習方法,闡述如何將語言的潛在語法或語義特徵分佈式地存儲在一組神經元中,用稠密、低維、連續的向量來表示,並從模型、學習、解釋等層面討論神經語言表示學習的近期研究趨勢,最後對語言表示中的性別偏見進行初步探討。

演講嘉賓黃萱菁
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AI 2000上榜學者,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和社會媒體分析。兼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社會媒體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副主任。在SIGIR、IEEE TKDE、ACL、ICML、IJCAI、AAAI、SCIS、CIKM、EMNLP、WSDM和COLING等多個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近百篇論文,負責的多個科研項目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近年來擔任2014年ACM 信息與知識管理會議(CIKM)競賽主席,2015年ACM 互聯網搜索與數據挖掘會議(WSDM)組織者,2015年社會媒體處理大會(SMP)程序委員會副主席,2016年、2019年全國計算語言學會議(CCL)程序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NLPCC)程序委員會主席等學術職務,併入選2020年度人工智能全球女性及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
AI TIME嘉賓介紹
演講嘉賓:朱小燕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AI 2000上榜學者。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現為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智能信息處理,其中包括:模式識別;人工神經網絡;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智能信息提取,智能問答系統等。近年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新一代智能信息獲取與對話/交互系統的研究。在各種國際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
演講嘉賓楊爾弘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智源學者,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主任,兼任《中文信息學報》副主編。研究方向為語言信息處理、語言資源建設與語言監測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國家語委重點等項目。參與國家語委年度《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綠皮書編寫,承擔每年度向社會發佈的媒體流行語的提取任務。曾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演講嘉賓楊紅霞
阿里巴巴達摩院資深算法專家,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學位,原IBM全球研發中心Watson研究員,Yahoo!主任數據科學家,現任數據技術發展部資深算法專家,帶領團隊開發基於數據中台的智能算法,穩定的支持了阿里巴巴搜索、廣告等30幾個核心BU和其業務場景。在頂級統計和機器學習國際學術期刊會議發表論文50餘篇,美國專利9項,任職Applied Stochastic Models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副主編,InternationalStatistical Institue理事,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高獎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獲得者,2020年杭州市領軍型創新團隊獲得者。
演講嘉賓徐劍軍
北京鏈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彩智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北京彩智科技有限公司CEO。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知識工程與數據挖掘。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YOCSEF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民政部行業標準評審專家。 致力於向傳統行業推廣落地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IT技術。
演講嘉賓:蘭艷艷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智源學者,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崗位教授。主要從事信息檢索和機器學習方向的研究,已經在ICML、NIPS、SIGIR、WWW、ACL等本領域頂級國際會議上發表錄用論文50餘篇,獲得SIGIR 2012最佳學生論文獎和CIKM2017最佳論文Runner Up獎。擔任CIKM 2020短文主席,YSSNLP2020大會主席,及領域內多個頂級會議會議和期刊的(資深)程序委員會委員或審稿人。
演講嘉賓吳國斌
滴滴出行科技生態與發展總監,負責公司科技戰略與合作,以及科技傳播與溝通。擔任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2018-2022),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與分部工委主任(2020-2021),清華大學-滴滴未來出行聯合研究中心管委會委員、副主任(2019-2023)和滴滴AI賦能社會共創平台秘書長(2018-)。加入滴滴前,任職微軟亞洲研究院,2014年和2016年所負責的科研項目分別獲得微軟CEO頒發的Ability Award和微軟Hackathon最具影響力獎。

– 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圖片,內行盛會,首次免費註冊-

9cf1b984a05ac67373cef032ea6af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