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真比中國強太多?疫情暴露短板 而中國農業變革已經開始

談到農業強國,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會想到美國。一望無際的大農場,幾個工人全部搞定,全機械化運作,這是人們對美國農業的固有印象。

美國農業真比中國強太多?疫情暴露短板 而中國農業變革已經開始

客觀地說,美國農業的先天條件確實要好於中國。除了北方一些地區是大平原外,南方大多是丘陵,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更是大山聳立,新疆、西藏又有大面積的沙漠或雪地高原,大農場很難實現。

不過今年的疫情,卻暴露出了美國農業的短板——產銷鏈路過於傳統化,互聯網程度不夠。比如大家看到過很多類似新聞:農場主開着拖拉機把一片片蔬菜壓毀,成堆的馬鈴薯、洋蔥、捲心菜都丟棄,奶農把一車車牛奶倒掉,養豬場甚至把小豬安樂死……

美國農業真比中國強太多?疫情暴露短板 而中國農業變革已經開始

這麼多農產品為啥要浪費?疫情讓餐館、市場關閉是一個原因,但這是表面上的,深層在於產銷鏈路太傳統了,還是靠着農場、批發市場、商超這條老路。疫情一來,交通阻隔了,各項成本暴漲,農場主一算賬賣菜出去還不夠油費,索性不賣了,而城裡民眾卻在為超市限購擔憂。

別看美國在互聯網技術上很強,但在電商、移動支付上的普及率是不如中國的。美國人基本沒有網上買菜的習慣,快遞物流也不便宜,做不到像中國這樣一單只賺幾毛錢,指望電商來消化農產品不現實。

美國農業真比中國強太多?疫情暴露短板 而中國農業變革已經開始

反觀中國,疫情之中雖然也造成了困難,但因為有了方便的電商和物流,農產品流通的情況好了許多。比如拼多多,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還上線了「抗疫農貨專區」,聯合順豐等不歇業的快遞公司幫助農民賣貨,消費者也能吃到新鮮蔬菜。

現在雖然疫情在中國控制住了,但農產品「上網」這條路沒有收窄,而是越走越寬。剛剛就看到一條新聞,中國最大的蔬菜產地、有「中國菜都」之稱的山東壽光,與拼多多聯手推出了「線上菜籃子」,讓大家可以隨時隨地買到新鮮的壽光蔬菜。

美國農業真比中國強太多?疫情暴露短板 而中國農業變革已經開始

壽光蔬菜絕對是中國標杆。媒體報道過一組數據,壽光年產蔬菜達到45億公斤,2016年銷售收入180億元,一戶普通菜農管理一到兩個大棚,總佔地五六畝,年收入就可以達到20萬元。在國際上,壽光與美國加利福利亞、荷蘭蘭辛格蘭、西班牙阿爾梅利亞並稱世界四大蔬菜區域優勢中心。

那麼這次壽光攜手拼多多,只是給大家增加了一個網上買菜的渠道么?當然不是。我們前面說到了,傳統產銷鏈路是農戶、批發市場、商超,中間要經過N個環節,批發市場就有好幾級,一層層下來農民賣1塊錢一斤的菜,到消費者手裡就要四五塊了。更嚴重的是這條鏈路受到的制約太多了,交通、運輸、人力成本,可能一條高速公路封閉,就會導致產銷問題或者價格錯亂。

美國農業真比中國強太多?疫情暴露短板 而中國農業變革已經開始

但在拼多多為代表的互聯網鏈路中,農戶與消費者幾乎是直線連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小了。而且這種鏈路是發散式的,河南市場飽和了就賣四川,廣東需求大就多賣廣東,全國一盤棋,風險分攤。

其實在壽光之前,中國至少有400-500個農產區已經納入了拼多多的產銷體系,只不過壽光是集中地將地域品牌擺上檯面。互聯網滲透進農村基層是一件好事,農民們賣貨不再只有給菜販一條路,全國消費者也能方便買到各地特產,何樂而不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