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到雲端的實際方法:提升、轉移和重構

  • 2019 年 10 月 7 日
  • 筆記

如今,雲計算的宣傳和炒作周期似乎已經結束。雲計算技術也成為各行業的顛覆者,並已成為公認的標準——主導交付模式。因此,IT行業中的大多數人現在都了解在雲中運行業務的好處。獲得安全性、可擴展性、靈活性、彈性、成本控制等都是企業將業務遷移到雲端的優先事項。

如果企業從頭開始構建新的應用程序或創建新組織,採用雲計算通常是其交付方法的明智選擇。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在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中強調了這一點,該報告發現,大多數雲計算項目都是全新的實現。

雲計算用於構建新的應用程序現在已經很成熟。一些企業總是需要新的軟件,無論是全新的大型應用程序還是位於系統邊緣的小型應用程序。面對運行這些應用程序的決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它們直接放入雲中。如果企業計劃將自己的業務全部放在雲端,可以通過採用AWS和Azure等公共提供商的雲服務進入雲端。

如何將應用程序移動到雲端

對於那些在數據中心擁有重要、龐大應用程序的企業來說,將應用程序移動到雲端則比較複雜。

企業要重新創建現有的、有機增長的應用程序,並保證新版本提供與舊版本完全相同的結果絕非易事。創建和測試數據是有問題的,特別是識別計算差異將產生不同結果的邊緣案例。

在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測試應用程序尤其困難。例如,銀行和信用卡應用程序或公用事業賬單和報表系統中的利息計算只能在特定時期內進行測試。由於賬單在特定日期到期,並且在這些時間點之後需要自動跟進,因此測試方案取決於時間和日期。

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有更大的複雜性和風險。例如在保險和銀行系統中,應用程序中的邏輯本身的複雜性和風險會更大,其應用程序的邏輯本身就是一種對外銷售的產品。換句話說,保險單規定賠付的方式內置在內部軟件中,並體現在客戶簽署的合同中。如果應用程序在雲中重新構建,並且代碼的更改對保單規則如果有實質性影響,那麼保險公司就有可能違反合同。

雲計算的提升、轉移和重構

簡而言之,企業不應輕易重寫應用程序。那麼,對於需要在不改變應用程序的情況下擺脫成本高昂的內部部署設施的公司來說應該怎麼辦?

如果可能的話,企業應該儘可能少做更改或不做更改,將其應用程序提升並轉移到雲中。然後,可以在它們在雲中運行後對其進行修改,這仍然比在數據中心運行這些應用程序更方便、更經濟。企業應該儘快將應用程序及其支持結構移動到雲端,然後着手重新開發。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企業是否將這些應用程序移動到雲中,都需要對這些現有應用程序進行更改。例如,GDPR法規等隱私數據法規和監管變革迫使許多企業進行審查並修改其申請,以確保合規性。如果要進行更改,企業需要構建一個測試環境。如果應用程序在數據中心中運行,那麼測試環境也必須駐留在那裡,即使在不使用時也需要運營,這將耗費大量資金,並會產生管理開銷。因此最好在雲中運行,並為其使用的資源支付費用。

當企業將應用程序放在雲中時,也可以在雲中安裝測試環境。而在雲中運行開發和測試的費用要低得多,可以在不使用時關閉測試環境。

採用合適的工具

企業需要使用AWS Endure或Azure Site Recovery(ASR)等遷移工具開始提升並直接轉向雲端。使用最初設計用於在雲中創建災難恢復的工具意味着軟件和數據將複製到雲中。此外,數據可以與實時系統同步,直到企業想要實現實時雲計算版本

假設一家公司擁有並運行Oracle數據庫的應用程序,並希望將其移動到AWS雲計算基礎設施上,該公司可以設置雲計算環境、應用程序和數據庫,並將數據複製到新的雲計算環境中。這家公司需要對每個人工創建的元素(例如表結構、索引和權限)進行測試,以確保副本按預期運行。這必須在將數據遷移到其中並切換之前發生,同時保持原有系統的實時性。

獲得成本效益

顯然,雲遷移並不像雲中構建應用程序那樣容易。對於一個可能擁有數千個商業應用程序的大型企業來說,將該產品組合轉移到雲中可能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如果這樣做會導致效率低下,將會影響雲計算遷移業務案例的成本效益。

關鍵是雲遷移需要具有商業意義。如果在雲中有優勢,那麼儘快做到這一點是有意義的。當企業將其運行在數據中心的應用程序準備好進入雲端時,那麼不要拖延時間——考慮到每個應用程序的保質期有限,花費過長的時間可能會失去價值。

希望轉向雲計算的企業不應該害怕這種變化,如果他們與經驗豐富的合作夥伴一起遵循提升、轉移和重構模型,那麼就會有最大的機會獲得成功,並迅速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