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高负荷优化方案

  • 2019 年 12 月 26 日
  • 筆記

高负荷小区筛选按照集团标准或者省内标准就好了,这里不再赘述,此处主要总结高负荷优化中用到的11种优化方案。

1. 射频优化

1.1 参考信号功率调整

通过调整功率扩大和收缩小区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良好覆盖热点区域;数据量或用户数相差达到50%的主邻小区间。以3dB的幅度进行调整。

1.2 天线覆盖范围调整

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或下倾角控制小区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高站过覆盖小区或需要收缩覆盖的小区。下倾角以3度的幅度调整,方位角以10度的幅度调整。

2. 参数优化

2.1 小区重选优先级调整。

降低高负荷小区的频内小区重选优先级,降低低负荷邻区的频间小区重选优先级,让用户重选驻留到低负荷的异频小区。可将重选优先级由7调整为6或5。

应用场景:F+D共站址小区间;F+D共覆盖热点区域。

2.2 切换偏执调整、切换迟滞、偏移、时延调整。

调整高负荷小区到切换最多的前3个邻区的切换难易度,改变切换带让用户提前切换到低负荷小区。以最小单位量调整。

应用场景:热点覆盖区域小区;非ATU测试小区;异频或室内与室外小区间。

2.3 切换策略A1/A2,A3/A4门限调整。

对于室内与室外小区间,加快室外向室内驻留或室内向室外驻留。以最小单位量调整。

应用场景:热点覆盖区域小区;异频或室内与室外小区间。

2.4 小区重选迟滞。

适用于同频小区间,降低高负荷小区的重选迟滞,升高低负荷小区重选迟滞,以加快用户向低负荷小区重选。以最小单位量调整。

应用场景:热点区域的同频小区间。

2.5 频间频率偏移。

适用于异频小区间,降低高负荷小区频间频率偏移加快向异频小区重选。以最小单位量调整。

应用场景:热点区域的异频小区间

3. 功能算法

3.1 负荷均衡算法调整

负荷均衡是用来平衡小区间、频率间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负荷,可以平衡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功能是根据服务小区和其邻区负荷状态或者用户数情况合理部署小区运行流量,有效地使用系统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目前中兴机型双载波同覆盖的负载均衡是以PRB利用率为条件触发,当一个小区的负荷PRB利用率达到70%时,且邻区PRB利用率低于65%,负荷均衡功能将被启动。华为机型双载波同覆盖的负载均衡是以用户数为触发条件,当一个小区的用户数达到40个,且邻区用户数低于20个,负荷均衡功能将被启动(门限可调整)。

应用场景:F+D共站址小区间;F+D共覆盖热点区域;开启X2切换非共址小区;

华为设备负荷均衡参数

中兴设备负荷均衡参数

当如上8种方案无法解决高负荷问题时,就必须采取扩容来优化了。

4. 扩容类

4.1 小区分裂

室分覆盖系统中,为减少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和减少邻近小区切换,通常将室分系统中若干小区组建为超级小区,其优势在于解决上述两点问题,但引入的缺点是降低了室分系统的容量。因此在高话务覆盖区域,如有超级小区组网,建议进行超级小区拆分。该操作不涉及工程改造,仅需做配置数据变更即可。

应用场景:由多RRU组成的高负荷室分小区。

4.2 小区载波扩容

因话务增长小区出现高负荷无法保证用户感知度时,需要对覆盖区域站点进行频点扩容,通常可以采用双多载波扩容、异频同覆盖小区扩容,以满足高话务场景需求。频点扩容需严格按照RRU能力实施。

应用场景:单频点高负荷小区,F扩展为F+D,D、E扩展为D1+D2、E1+E2。

4.3 新建站扩容

如现场高话务场景无法通过双多载波扩容和异频同覆盖扩容解决,需要新增一套基站 建立D频段小区增强容量。 应用场景:弱覆盖区域的多频点高负荷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