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安装、ZK配置、ZK集群部署

  • 2019 年 10 月 3 日
  • 筆記

今天心血来潮,想搞一下zookeeper集群。具体步骤记录下吧~嘻嘻?!

第一步、环境需求 jdk安装部署好 

第二步、zookeeper下载.tar.gz结尾的包, 使用“tar -zxvf  文件名”方式进行解压缩

https://www.apache.org/dist/zookeeper/zookeeper-3.4.14/

第三步、进入目录的conf目录下复制zoo_sample.cfg文件,为zoo.cfg文件(执行命令: cp zoo_sample.cfg  zoo.cfg)。zoo.sample.cfg文件是官方所给的zk配置文件的demo,zk启动默认加载的是zoo.cfg文件。

 重点关注属性 clientPort属性zk端口、dataDir数据文件夹目录,dataLogDir日志文件夹目录。不建议这两个目录在zk根目录下,如果数据量大会造成zk的严重的性能问题。

 集群环境中需要添加 server.1=127.0.0.1:2888:3888 、server2=**。单机只需要server.1即可。1是指在dataDir文件夹下创建的myid文件(在dataDir文件中执行:echo “1” >myid)

 以下为zk的配置详情(参数含义)描述

#间隔都是使用tickTime的倍数来表示的,例如initLimit=10就是tickTime的十倍等于2W毫秒  tickTime=2000    # The number of ticks that can pass between, sending a request and getting an acknowledgement  # 心跳最大延迟时间,如果leader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获取到follow的心跳检测响应,则认为节点已脱离  syncLimit=5    # the directory where the snapshot is stored. do not use /tmp for storage, /tmp here is just. example sakes.  # 用于存放内存数据库快照的文件夹,同时用于集群的myid文件也存在这个文件夹里  dataDir=/root/zookeeper-3.4.14/zkData    # the port at which the clients will connect,ZK端口  clientPort=2181    # the maximum number of client connections. increase this if you need to handle more clients  # 允许连接的客户端数目,0-不限制,通过 IP 来区分不同的客户端  maxClientCnxns=60    #将管理机器把事务日志写入到“ dataLogDir ”所指定的目录,而不是“ dataDir ”所指定的目录。避免日志和快照之间的竞争  #dataLogDir=/root/zookeeper-3.4.14/log/data_log    # The number of snapshots to retain in dataDir  #用于配置zookeeper在自动清理的时候需要保留的快照数据文件数量和对应的事务日志文件,最小值时三,如果比3小,会自动调整为3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3    # Purge task interval in hours. Set to "0" to disable auto purge feature  #配套snapRetainCount使用,用于配置zk进行历史文件自动清理的频率,如果参数配置为0或者小于零,就表示不开启定时清理功能,默认不开启  #autopurge.purgeInterval=1      ##集群配置  # The number of ticks that the initial, synchronization phase can take  # follow服务器在启动的过程中会与leader服务器建立链接并完成对数据的同步,leader服务器允许follow在initLimit时间内完成,默认时10.集群量增大时  #同步时间变长,有必要适当的调大这个参数, 当超过设置倍数的 tickTime 时间,则连接失败  initLimit=10    #server.A=B:C:D:其中 A 数字,表示是第几号服务器. dataDir目录下必有一个myid文件,里面只存储A的值,ZK启动时读取此文件,与下面列表比较判断是哪个server  # B 是服务器 ip ;C表示与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 表示的是进行选举时的通信端口。  server.1=127.0.0.1:2888:3888  server.2=127.0.0.1:2889:3889  server.3=127.0.0.1:2890:3890    # 配置成observer模式  #peerType=observer  # 注意观察者角色的末尾,需要拼接上observer  #server.4=10.2.143.38:2886:3886:observer

 第四步、创建dataDir文件下的主机标识文件myid,具体方法在第三步有描述。

 第五步、在zk的bin目录下执行 ./zkServer.sh start 启动zk,默认走的是zoo.cfg配置文件,也可以在启动命令上指定启动配置文件./zkServer.sh start  zoo.cfg

 

如果启动异常看看踩过的坑,防止重复踩。链接ZK安装、ZK配置、ZK集群部署踩过的大坑

 

验证是否启动成功

0、在zk的bin目录下执行./zkServer.sh status  查看启动状态Mode 有两个值 leader 和follower

 

1、执行java 的jps命令查询当前的java进程:QuorumPeerMain  是zk的默认启动类,我的启动了三个zk

2、使用 zk的bin目录下的./zkClient.sh 链接登录zk

 

 

 

 

zk集群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