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都千万像素了 拍照还需要用相机吗
最近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前几天,我拎着微单配着超广角镜头出去采风,正蹲地上仔细对焦,调整光圈,准备拍出一朵白莲花。旁边悠悠传来一个大爷的声音,“呦,小姑娘,用的微单吧。我现在都用手机拍了,配个镜头,倍儿棒,你看”。
我凑过去一看,大爷真没吹,的确倍儿棒,清晰度高,色彩鲜艳,需要突出和虚化的地方,也都做到了。而我相机里这张,因为大爷的嗷一嗓子,突然吓的手抖,糊了。
我和大爷的这场PK,反映了在手机摄影时代,相机行业如今面临的困境。
iPhone 拍摄
随着智能手机拍照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轻量化出行需求,相机的光环好像在慢慢褪去,我们也开始思考,相机在今天存在的意义。
当我们立足当下,纵观这些年相机和手机的“竞争”历史,发现一味追捧单反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手机能取代相机的时代也不会到来。事实上,手机和相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优越性,它们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影像记录工具。
一、江湖地位的更迭:数码相机曾经的荣耀与手机的崛起
相机的黄金时代属于十年前。根据日本国际相机摄影器材工业协会(CIPA)的数据,全球相机的销量在2010年达到巅峰,为1.215亿部。
当相机享受春风得意之时,手机才刚刚迈入相机领域。即使手机在拍照功能上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00年,也就是搭载了11万像素的夏普J-SH04——第一款配有摄像头的手机。但正式转折点其实是2010年苹果iPhone4的发布,这款触摸屏智能手机,搭载了500万像素的1/3.2英寸背照式CMOS传感器,更新了用户的手机拍照体验。
从这之后,手机摄影时代来临了。苹果,三星,华为,OPPO等各大厂商相继开拓手机拍照市场,如今,智能手机已经迎来4000万像素的时代,可以达到最高50倍的数码变焦,甚至也支持外置摄像头。铺天盖地的修图软件,随拍随分享的特性更是助力了手机摄影的潮流。而数码相机正逐渐式微,去年,数码相机的全球销量下滑到了1520万,几乎只有黄金时代2010年销量的13.6%。
二、两难的抉择:手机赢在简单便携,相机赢在画质
手机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携性,摄影是一门跟时间赛跑的艺术,需要捕捉的往往就是那么一瞬间。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天上云卷云舒,千变万化,当需要记录下这一时刻的景色时,直接打开手机相机,点击拍摄按钮。
如果使用相机的话,可能会多一些准备时间,摘下镜头盖,调整模式、参数,甚至还可能需要搭载器材。而在这个过程中,令人动心的景色或许已经逝去了。但也很有可能出现另一种场景,用手机瞬间拍下的照片,点击一看,明明是朦胧美,却拍成了黑云压城。相机拍出来的画面,清晰又丰富,还原了所见的美丽。
可以说,在操作上,手机省去了一些相机拍照的流程,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学习成本,整个拍摄和出片流程都更加简单、快速。但手机还是无法完全媲美相机的成像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手机受限于它的尺寸,无法搭载更大的传感器,传感器的面积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画质。
手机传感器尺寸与M4/3,APS-C,全画幅相机对比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现在主流手机的传感器已经到了1/1.28英寸,但跟相机对比时,还是显得有点单薄。
三、难以跨越的鸿沟:传感器面积
传感器面积最主要影响的是拍摄时的进光量,所以在光线低的情况下,手机很可能无法吸收更多的光线而导致照片漆黑一片。除了影响进光,传感器质量还跟背景虚化效果有关,这也是数码相机很引以为傲的一点。手机的传感器尺寸小,焦段较广,导致很难实现优质的虚化效果,拍摄物体时,往往失去了前景后景的层次感。
iPhone X拍摄 手机拍近景时的电子虚化效果不算明显
尼康Z 50拍摄 光圈F4
当然,手机厂商也认识到了这些局限,开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解决画质问题。硬件上,主要是增加摄像头以提升传感器面积。目前手机相机的最高配置——华为P40 Pro,就是搭载了徕卡四摄,四个镜头承担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特性,不但基本全焦段涵盖了广角、超广角、长焦,而且搭载了主摄F1.9,副摄F1.8的大光圈。软件上,就是不断更新算法,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处理器对照片进行后期改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合成多张照片,降噪改善成像质量。
四、画质上的天花板:需要记录的还有星辰和大海
即使手机厂商做了很多努力,手机物理尺寸的限制,仍然在影响着画面呈现的效果。
夜拍是大部分手机拍照的难点。鉴于手机有限的传感器面积,高感的可用范围远不如相机广,画面更容易出现噪点。诚然,有些旗舰级拍照手机在黑暗环境中的画面提升了很多,但如果仔细查看照片的细节,还是会被相机的成像效果击败。进一步将照片放大,这种差距将显得更明显。当拍摄星空、日落、城市夜景时,我们往往希望整个画面的细节都能被捕捉下来,这个要求,手机可能还是难以达到。
iPhone XS Max摄于重庆 拍夜景时细节有损失
尼康Z 7拍摄 可胜任拍摄光线复杂的景色
我们再将讨论从远处的风景回到近处的特写,现在手机的背景虚化算法已经日趋成熟,至少已经能达到突出主体,模糊背景的程度。但虚化效果并不是这么简单,还有边界过渡是否自然,背景光圈是否圆润等。手机的虚化效果依赖于算法,是机器在努力去模仿最自然、逼真的光学景深,而相机的光学虚化显然是更胜一筹。
尼康Z 50拍摄 光学虚化效果优质
当我们在使用手机拍摄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想拍摄的物体离自己太遥远,不得不通过放大屏幕来实现变焦,这个过程,属于数码变焦,有损画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越放大,画面越模糊的原因。而相机的变焦是通过镜头,来达到光学变焦的目的,这个过程,对画质的影响基本是没有的。
相机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果说我们注定会错过生命中一些值得铭记的瞬间,但相机能让我们留下的更多,流走的更少,降低因为拍摄设备的局限性而导致的遗憾。更加不可替代的是,相机带给人的丰富的创作体验。每次滑动拨轮,更换和转动镜头,甚至包括丰富的后期处理,都是一个经营艺术品的过程。
手机都千万像素了,拍照还需要相机吗,答案当然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