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认识异常,合理利用异常

  • 2019 年 10 月 4 日
  • 筆記

一、知识回顾:

上一节,我们讲了生成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生成器的使用。

生成器:yield使得函数冻结且提交一个值。

每次使用生成器,我们以前都使用了for循环,实际上使用的是next函数来进行下一次迭代。

总结得出,我们使用的生成器依赖于一个函数。

所谓递归生成器,实则是在生成器中,再次调用生成器。

上一次我们没有实测next函数调用的问题,以下进行补充。

补充next函数:

作用:主要是用来返回下一次迭代器的返回值。

使用方法:next(迭代器,[默认值])

如果直接使用两次调用自定义迭代器函数的方式,将返回的是每一次迭代器的初始位置的值,也就是说,指针总是指向的是初始的位置。

我们应该把自定义的迭代器赋值给一个变量,然后再使用next函数对这个变量进行下一次迭代。

举例:

#使用变量来表示一个实际的生成器对象

scq=shengChengqi()

print(next(scq))

print(next(scq))


本节知识视频教程

二、异常概述

提问:什么是异常?

不是普通的正常的代码执行情况。实际上是属于系统内代码有问题导致的报错。异常,我们往往使用Exception来表示。

三、异常的分类

我们这里讨论的异常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动自动抛出的异常,系统编译器自动判断来抛出异常。

举例:

laoliuAge=31/0

抛出异常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一类是人工手动抛出的异常,使用raise来手动抛出。

手动抛出异常使用:raise Exception,这里的Exception是一个异常类,类的话我就可以使用构造方法进行初始值的传入。也就是说传入的是异常的描述。我们可以使用raise Exception(“这里是我们的自定义异常”)

提问:实际中我们如何使用手动来抛出异常?

我们往往需要结合一些条件判断来手工抛出异常。

举例如下:

a=1

if a==1:

raise Exception("这里是老刘抛出的异常")

else:

print("沒有異常")

三、异常的利用

举例:

1.判断是否是int类型的数据

2.判断是否是string类型的数据

归纳一下:

1.我们可以利用异常来做一些数据类型的转换。

2.我们可以利用异常来进行数据类型的判断。

四、重要的内建类异常

  • Exception所有异常的基类
  • AttributeError属性引用或属性失败时抛出的异常
  • OSError当操作系统无法执行任务时抛出的异常
  • IndexError在使用序列中不存在的索引时抛出的异常
  • KeyError在使用映射中不存在的键值时抛出的异常
  • NameError找不到名字(变量)时抛出的异常
  • SyntaxError在代码为错误形式时触发
  • TypeError在内建操作或函数应用于错误类型的对象时抛出的异常
  • ValueError在内建操作或者函数应用于正确类型的对象,但该对象使用了不适合的值时抛出的异常
  • ZeroDivisionError在除法或者取模操作的第2个参数值为0时抛出的异常

五、总结强调

1.理解什么是异常?

2.理解异常的分类

3.掌握手动抛出异常的方法

4.学会利用异常,把异常的抛出为己所用

本节源代码:

# def shengChengqi():  #     list1=[3,5,2]  #     for i in list1:  #         yield i  #  # #使用变量来表示一个实际的生成器对象  # scq=shengChengqi()  # print(next(scq))  # print(next(scq))  # print(next(scq))  # print(next(scq))    # laoliuAge=31/0  # a=1  # if a==1:  #     raise Exception("这里是老刘抛出的异常")  # else:  #     print("沒有異常")      b="2"  c=int(b)+2  # try:  #     c=b+2  #     print(c)  # except:  #     print("程序有點小问题,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