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鏡頭湊數到底是什麼情況?3分鐘帶你看透真相
手機從單攝到雙攝影機再到現在多攝,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然而最近我們聽到網路上面有一種聲音,一些多攝機型的攝影機屬於「湊數」,這是否讓你有很多問號呢?
接下來我們將目前主流的多攝鏡頭給你們整理出來,看看它們有什麼用、什麼時候用以及加入它們對我們的日常拍攝有什麼提升吧。
其實也沒有絕對的湊數鏡頭,各個鏡頭有存在的意義,但是大家選購手機的時候,可以重點參考使用頻率高的,下面我們按照使用率,從一顆星到五顆星打分
主攝鏡頭:
決定大多數人手機拍照90%以上的使用場景,對於一般用戶選擇手機,重點看這個攝影機的成像品質(記住,劃重點了哦);
長焦鏡頭:
長焦攝影機在雙攝手機發展到現在一直有重要地位,而在人像模式的虛化當中,也可以與主攝一起協同成像測距,另外目前手機的長焦相對於早期機型有很大的提升,結合數碼變焦可以清晰拍攝遠方的景物,但使用頻率沒有主攝高;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是近年來熱門的鏡頭,拍攝風光大片很棒,可玩性高,但因為畫面畸變存在比較難駕馭,需要一定的攝影技巧;
微距鏡頭:
絕大多數情況下,手機的主攝可以滿足一般用戶近距離拍攝的需要,而且手機微距鏡頭的成像品質普遍不高,因此重要性比較低,例如我們在手機行業燈塔的iPhone上面,從未看到任何其中一台機型配備微距攝影機,但我們在朋友圈當中看到有很多人用iPhone拍攝美食大片;
景深鏡頭:
景深攝影機源於早期的雙攝機型當中,諸如當年轟動一時的HTC One M8,可以模擬單反的景深效果,但是手機攝影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拋棄這種成像方案;
ToF鏡頭:
ToF在手機圈喊了很久,但是面向大眾人群的軟體服務一直沒有完善的配套,用戶感知不強,而今年iPad Pro加入了ToF鏡頭,iPhone 12傳說中也會後置ToF鏡頭,相信會激發開發者熱情,未來有很大潛力,但目前不是必要配置;
小結:
重點看主攝,其次喜歡拍妹拍遠的考慮長焦,喜歡拍風景考慮廣角,其它的微距、ToF、景深攝影機有的話是好事,沒的話也不用擔心。
主攝影機,使用頻率:★★★★★
我們常說的「主攝」,就是當你打開手機相機應用後,首先看到的畫面就是主攝拍攝所得的。
在目前大部分手機拍照邏輯中,在沒有切換其他焦段以及選擇其他拍攝模式的時,主要還是主攝在進行工作,所以主攝相當於整個相機模組的「工具人」。
主攝既然帶上了一個「主」字,所以它的地位是最高的。
並且在使用手機後置鏡頭中,主攝的拍攝素質也是最好的一個,這裡的素質不單單指成像品質,現在流行高像素的主攝還能充當4倍變焦以下的拍攝工作。
而目前最強的主攝可能就是剛剛發布的,首發華為P40 Pro的索尼訂製IMX700,擁有1/1.28英寸大底,是目前底最大的手機感測器,就其面積已經無限接近於普通的一英尺相機。
三星S20 Ultra就更厲害了,主攝堆上了S5KHM1,和賣給小米的那顆型號雖然不同,但是1.08億像素和1/1.33英寸的大底,同時支援9合一模式輸出1200萬像素的照片。
當然主攝的地位這麼高,相應的成本也最高。
比如三星S20 Ultra在外媒進行拆解後發現其後攝模組成本最高,達到了107.50美元,佔據了整機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為了更優質的硬體拍攝能力,成本與模組尺寸也制約著手機攝像技術的發展。
長焦攝影機,使用頻率:★★★★
蘋果是首個將長焦帶進我們智慧手機領域的,最早是蘋果用iPhone 7 Plus向我們普及了廣角+長焦的手機雙攝方案。
因為手機主攝一般為25~28mm等效焦距,而iPhone 7 Plus則在此基礎上增添了一個約等於56mm的長焦鏡頭,因此iPhone 7 Plus可以實現2倍的無損變焦。
在2016年到17年前後,這一個廣角+長焦雙攝方案逐漸普及,而現在手機的長焦攝影機已經可以做到更高的等效焦距,比如華為Mate 30 Pro上的800萬像素長焦攝影機等效焦距80mm,可以實現3倍無損光學變焦。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
最高只有3倍無損變焦?那麼可能會有機靈的讀者會問,現在要實現50倍甚至100倍的變焦又是怎麼實現的呢?
這裡就讓我們有請「手機長焦拍攝的王」、「光學變焦新篇章」——潛望式長焦攝影機登場。
潛望式長焦攝影機實現高倍變焦的原理為:將原本縱向排布的鏡片在手機內橫向放置,通過特殊的光學三稜鏡來折射光線實現成像,所以焦距可以突破一般攝影機的限制做到更大。
如果從攝影的角度看,潛望式長焦攝影機不是一個變焦鏡頭,因為其橫向排列的鏡片結構決定了潛望式長焦鏡頭是一個定焦鏡頭,而我們在手機上看到10到50倍變焦都是通過多個攝影機合作才實現的。
比如最新的三星S20 Ultra潛望式長焦倍數是4倍,在1到3倍變焦時是用1億像素主攝影機進行拍攝並裁切,而4到10倍是潛望式長焦與主攝合作實現混合變焦,至於10到100倍就完全依靠潛望式長焦鏡頭進行拍攝,再通過演算法進行數碼變焦。
而怎麼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使用潛望式長焦攝影機呢?其實潛望式長焦攝影機很好辨認,因為其攝影機被做成了矩形,而非傳統意義上一般攝影機的圓環形,如果你手頭有潛望式長焦攝影機的智慧手機,可以看到矩形外觀的攝影機就是潛望式長焦攝影機。
而在今年初vivo發布了一款概念手機APEX 2020,雖然是一台秀肌肉的概念手機,但是APEX2020給我們展現了手機未來長焦拍攝的方向,因為APEX 2020搭載了一顆潛望連續光學變焦技術的攝影機,可以實現5~7.5倍焦段的光學變焦。
看得出來,如果手機廠商在未來真在手機這麼小的空間內解決了光學變焦問題,可能未來普通的一英尺數位相機將被手機徹底淘汰。
而目前隨著多攝和演算法的介入,智慧手機長焦與變焦的概念豐富了許多,像多倍光學變焦、混合變焦、無損變焦等等。
但是四三可以給大家明確的是手機的光學變焦,本質上還是多顆攝影機切換變焦+數碼變焦。
超廣角攝影機,使用頻率:★★★★
超廣角是智慧手機從雙攝發展到三攝時新增的攝影機,目前即使是千元機都有搭載。
之前我們說手機主攝的等效焦距一般在26~28mm左右雖然也是廣角鏡頭,但是超廣角攝影機等效全片幅13mm~18mm,可以提供比廣角更寬廣的視野,如果不進行鏡頭矯正的話會達到120度視角。
去年的iPhone 11 Pro的第三顆攝影機就是一顆等效焦距13mm的超廣角攝影機,125度視角。
超廣角攝影機除了帶來更廣的視野之外,在某些高端旗艦上還附加超級微距功能,比如華為Mate 20 Pro的2000萬像素16mm焦段的超廣角攝影機,同時支援2.5cm的超級微距,實現類似廣角微距的效果。
說到這裡,你可能以為超廣角鏡頭已經被手機廠商玩到絕了,但是作為消費者的你只是在第一層,廠商通常都在第三層。
這裡要提一下的是「特殊的」超廣角鏡頭——電影鏡頭,華為在Mate30 Pro上搭載了一個「特殊的」超廣角鏡頭。
它就是華為找索尼專門訂製的16:9比例感測器的電影鏡頭,並且這顆電影鏡頭的感測器更是大到少見的1/1.54英寸,已經與普通手機的主攝差不多大,但是等效焦距為18mm,雖然比普通的超廣角攝影機來說視野沒有那麼廣,但是比主攝要更廣一些。
而感測器做成16:9的比例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在手機從拍照切換到影片拍攝時會被裁切掉一部分的片幅,而做成16:9的比例在影片拍攝時片幅裁切得更少。
5G時代,手機拍影片將越來越流行,而華為還為這顆電影鏡頭註冊了商標,看來華為考慮得很長遠,想通過訂製優化傳統的超廣角攝影機,並包裝成電影鏡頭概念,希望吸引到更多用戶轉換到用手機進行影片創作。
微距攝影機,使用頻率:★★★
雖然超廣角攝影機可以兼顧超微距,但這樣訂製化的成本較高,也只有不計成本的高端旗艦手機才會使用,所以從手機廠商的角度來看,與其堆高手機成本還不如採用一顆超廣角+一顆微距要來得省事,還可以給自家手機額外增加多一個鏡頭的錯覺。
一般這種微距鏡頭的成像素質並不高,通常只有200萬像素,所以拍攝的畫質不是非常理想,只有在你切換到微距或者超級微距模式才會工作,但是拍攝效果跟用外接的微距攝影機成像效果差不多,用主攝對上焦再後期裁切可能會獲得比微距鏡頭更棒的成像效果,所以說微距鏡頭使用率比較低。
景深攝影機,使用頻率:★★
景深攝影機也是在雙攝時代就出現的產物,不參與成像,主要作用是記錄景深資訊,幫助實現背景虛化,之前的手機主打的先拍照後對焦也是通過景深鏡頭來實現這個功能。
但是從光學的角度看,在iPhone 7 Plus帶起的廣角+長焦的主流雙攝方案下,長焦端可以實現不錯的景深虛化效果再加上演算法模擬等,所以景深鏡頭逐漸從旗艦手機中消失了。
但是現在許多千元檔的多攝手機上,依然可以看到景深攝影機的身影,通常為200萬~500萬像素,雖然在人像拍攝模式中有作用,但是還是用到的地方還是非常的少。
3D ToF攝影機,使用頻率:★★★
和景深攝影機類似,ToF攝影機也不參與成像,是一顆功能性的攝影機,也叫做立體深感攝影機。
因為為iPhone X帶來了人臉解鎖功能為大家所熟悉,現在應用場景更加廣泛,也被很多手機加入了後置多攝行列,比如最新的iPad Pro 2020與華為P30 Pro等,可以實現測距、增強AR功能的作用。
許多人會將3D ToF鏡頭與景深鏡頭搞混,其實3D ToF攝影機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它能快速識別對焦物體的距離,用來輔助對焦與記錄景深等,同時在手機AR領域上還是一片藍海,擁有豐富的商用前景。
就目前來說Android手機的AR就華為一家做出了一定的APP應用,iPhone從iPad Pro 2020也釋放出訊號,未來還是會在AR領域發力,如遊戲與建模、教學等,不過目前ToF鏡頭還是沒什麼特別大的突破,仍然在畫餅。
總結
看完上面的介紹,誰還能說手機拍照簡單了?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多攝手機,最重要看主攝成像品質,其次可以根據拍攝需求考慮長焦或者廣角的成像品質,至於景深攝影機,微距攝影機,ToF攝影機這些,有的話是好事,沒有的話對一般人來講影響不大。
手機廠商能夠在這麼有限的手機空間中還做到了這麼長遠的進步,相信在未來5G時代,手機拍攝能力還將更進一步發力。
目前手機鏡頭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四三隻是挑選出目前比較熱門的6種進行科普,最後可以留言聊聊你心目中的最佳多攝組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