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些互聯網公司在裁人,很不幸我也被裁了,作為35歲的老it人該怎麼破,真是很迷茫?

從去年開始互聯網公司裁員之風就開始了,從最近網易爆出的離職員工事件,都證明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洗牌在加劇,因為職業的因素已經在技術領域幹了十幾年了,曾經因為對互聯網企業感興趣在裡面呆了有三年的時間,對於互聯網公司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圈子裡流傳的互聯網企業加班強度大不是一句空話,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有濃厚的加班文化。

能夠在互聯網企業能夠做的比較順的人員需要具備兩個條件:能夠跟得上高強度的加班;能夠及時更新上技術的變化。只要能夠滿足兩點基本上都不會有被裁的危險,被裁先要從自身出發找出問題,很多人自身覺得年齡大對於新技術的更新效率變低了,所以慢慢就被社會大趨勢給淘汰掉,不僅僅是互聯網存在這種關係,很多行業人員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年齡大了水平跟不上節奏很容易出現被裁員的現象。

從事軟體開發十幾年經歷過2次大的裁員狀態,有一種裁員是避免不了的,整個業務部門被裁撤掉;另外一種裁員是公司銷售能力下降,整體的利潤下降非常厲害就需要裁掉一些非必要的人員,這個時候裁員的重點就是衡量能力,能力差一些的可能就此被拿下了,題目說的35歲被裁掉很可能是這種原因,大自然無論是人還是事物都存在優勝劣汰的自身競爭力跟不上行業發展就會存在這種現象。

為什麼老程式設計師更加容易被裁員?

本質上講被裁員和年齡沒有太多直接關係,很多程式設計師在入行之前非常勤奮,一旦有了感覺開始放鬆了,正常的工作是完成基本的工作就完事了,但是軟體行業新技術的更新速度還是非常快速的,如果稍微不留神就落伍了,如果一個技術人員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薪資也一直在上漲,公司也不會考慮薪資的支出問題了,關鍵看做出了什麼成績。

如果已經是老程式設計師了,還在做著年輕人的一樣的工作,而且拿的薪水比年輕人的還高,這種就比較危險了,所以想要守住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還是要保持一種飢餓感,時刻留意市場的新技術同時還要不斷回來夯實基礎,再厲害的新技術也離不開最基本的基本功,很多老程式設計師面試的時候發現有筆試直接選擇走人了,不能將這種程式設計師水平不夠,但基本功還是要回過頭來好好研究學習,基本功紮實是優秀程式設計師基本標準。

作為加班大戶的互聯網企業如果想在更加有競爭力,加班加點是免不了的事情,就要嘗試讓自己適應這種加班的文化,學會適應這種強度關鍵還是心理上的作用,如果覺得不適應提前自我做出調整, 不至於被公司裁員幹掉,造成十分被動的局面,技術生涯需要有大的規劃,如果想在互聯網行業立足需要對這個行業有著深刻的認識,如果覺得適應不了可以在傳統的軟體行業做規劃,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