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給出答案
- 2020 年 3 月 28 日
- 資訊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 新冠肺炎病毒起源於自然》部落格文章,援引并力挺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援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比幾種冠狀病毒(包括引起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公開基因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該病毒是自然產生的。
柯林斯在部落格中重點指出了加州拉霍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安德森、新奧爾良杜蘭大學醫學院羅伯特·加里,及他們的同事等人的一個發現:“ SARS-CoV-2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ACE2受體的結合水平要遠遠強於目前所有電腦預測的模型,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病毒在ACE2的定向選擇之下不斷進化,直到具有了超強的結合能力。”。
按照專家研究的結果說法,SARS-CoV-2大概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來進化出感染人類的能力,人類現有的水平造不出那麼異於模型的刺突蛋白。”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而圍繞這些問題,也出現了很多爭議的聲音。弗朗西斯·柯林斯表示,不信謠不傳謠是當前廣大網友最應該做的,科學家可能夠用專業的資訊將謠言和事實區分開來,以此集結世界的力量來一同應對此次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在這之前義大利媒體報道稱,根據義大利14家研究中心聯合完成並發表在學術論文平台ArXiv上的最新研究結果,新冠病毒早在2020年1月1日就開始在倫巴第大區流行,但是直到2月20日,義大利才第一次確診病例。
換言之,新冠病毒在被發現前,就已經在義大利潛伏擴散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向前追溯了倫巴第大區的5830個確診病例,構建出傳染鏈條,最終得出結論,從1月1日到1月29日,倫巴第大區有零星散發的新冠肺炎病例,而從1月30日到2月19日,新發病例越來越多,僅2月18日一天就有60例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