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開發】Django中方便快捷的json響應
- 2020 年 3 月 17 日
- 筆記
目前流行的前後端分離開發模式中,前端工程師需要根據後端開發人員給出的API文檔發起不同的請求得到數據,API文檔規定了一些請求的模板以及響應的數據格式和程式碼。
通常,前後端約定一些程式碼以代表一定含義的響應。
在這裡,分享一個作者在開發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一些技巧。
1新建utils文件夾
2新建json_status.py 文件
#導入模組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django 提供了一個jsonResponse方法,可以返回一個標準的json響應。
3創建一個 Code 的類
class Code: ok = 2 params_error = 1 un_auth_error = 403 server_error = 500
返回不同狀態的響應程式碼
4創建一個標準的json響應函數
def result(code = Code.ok,message = '',data = None,**kwargs): json_dict = {"code":code, 'msg':message,"data":data} if kwargs and isinstance(kwargs,dict): json_dict.update(kwargs) return JsonResponse(json_dict)
在這裡,通過定義result函數,封裝一些常用的響應欄位,例如響應的程式碼,資訊,數據,可供前端使用。
**kwargs:熟悉Python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這是Python中經典的使用,可以向函數中傳入不定長的參數。
5創建更豐富的json響應函數
ef params_error(message='',data=None): ''' 參數錯誤 :param message:傳給前端的資訊 :param data: 傳給前端的數據,字典類型 :return: Json響應 ''' return result(code=Code.params_error,message=message,data=data) def un_auth_error(code=Code.un_auth_error,message='',data=None): ''' 許可權錯誤 :param code: :param message: :param data: :return: ''' return result(code,message=message,data=data) def server_error(code = Code.server_error,message='',data=None): ''' 伺服器錯誤 :param code: :param message: :param data: :return: ''' return result(code,message=message,data=data)
上面我們創建了一系列的json響應函數,下面我們演示如何在視圖函數中使用。
6在視圖中響應使用響應函數
#首先導入 from utils import json_status #創建一個視圖函數 def index(request): id = int(request.GET.get("id")) if id ===1: return json_status.result(message='成功') else: return json_status.params_error(message='參數錯誤')
通過GET方法,獲取到的id的值,判斷id。
如果id=1 則返回成功的響應
如果id為其他值,則返回參數錯誤的響應
在前端中(以ajax為例)
$.ajax({ type: get, url: url, data: {"id":1}, success: function (result) { if (result.code ==2) { alert(result.message); }); } else{ alert(result.code); alert(result.message); } return; } });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返回一個標準的json響應。前端根據不同的響應程式碼,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