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碼的解析與應用【新生抓緊進來學習啦】
- 2020 年 3 月 16 日
- 筆記
最近我會寫大量的基礎教學篇,新生不要錯過乾貨了!
首先狀態碼簡單來說就是你訪問了一個網頁,伺服器返回的一個狀態表示符,打個比方,你向一個人傳遞了一個資訊,對方就會做出相應的答覆告訴你你傳遞資訊的結果。
理解了狀態碼是什麼,我們就可以說一下http響應的狀態碼了,首先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1XX——提供資訊
2XX——請求被成功提交
3XX——客戶端被重定向
4XX——請求包含錯誤資訊
5XX——伺服器執行請求時遇到錯誤
以上是狀態碼的大致分類,那麼我們來看看常見的狀態碼吧
100:當客戶端提交一個包含主體的請求時,返回100。
200:表示成功提交
301:瀏覽器永久重定向在另一個Location消息頭中指定的URL
302:暫時重定向
304:指示瀏覽器使用快取中保存的請求資源的副本。
400:客戶端提交無效http請求
401:伺服器再許可請求前要求身份驗證
403:不管是否通過驗證不允許訪問
404:請求資源不存在
405:指定URL不支援請求中的使用方法
413:請求主體過長,伺服器無法處理
414:請求URL過長
500:伺服器執行遇到錯誤
503:表示能響應,但無法獲取,應核實是否因為執行了某種行為導致了這樣。
那麼重點來了,不同的響應能給我們滲透測試帶來什麼線索呢,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講講
302 found:如果重定向到一個登錄頁面,那麼只有通過驗證的用戶才能訪問。如果指向一個錯誤資訊,可能披露其他不同原因,如果指向一個資源位置,重定向可能屬於應用程式邏輯的一部分,應深入分析。
400: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使用辭彙包含空白符或無效語法
401/403:表示請求資源存在但是不管驗證身份如何不允許訪問。
500:在查找內容的過程中,表示應用希望在請求資源時提交參數
所有的狀態碼返回給測試人員時,測試人員都應分析其原因,很多時候滲透測試在意細節,比如,你用put和post提交的結果不同,就有可能存在漏洞的線索。
綜上所述我想大家應該都有所理解了,本文適合新手收藏學習哦。最後再送大家美女圖片(ಡω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