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兄弟連 HTML5教程 HTML5的曲折發展過程 HTML5的誕生
- 2019 年 10 月 5 日
- 筆記
版權聲明:本文為部落客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ITXDL123/article/details/100877702

十年磨一劍,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樣,HTML5大潮正來勢洶洶。但也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樣,HTML5是一種技術標準,它的語義之美、人性之美、簡單之美、實用之美……如同一場革命,它的主要應用場景是瀏覽器,不過由於瀏覽器引擎的不斷進化,HTML5已經可以和其他應用和技術進行混合併無縫嵌入其中,這讓HTML5能應用在更廣的場景中。將Web從內容平台推向標準化的應用平台,並一統各個平台陣營的標準。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HTML5也同樣經歷過坎坷的蛻變,同時也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了一些遺憾的「後遺症」。
HTML5的誕生
前面不止一次提到HTML5是下一代產品,HTML5是Web發展的產物,HTML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1993年,HTML首次以網際網路草案的形式發布。20世紀90年代的人見證了HTML的大幅發展,從2.0版,到3.2版和4.0版,再到1999年的4.01版。隨著HTML的發展,W3C掌握了對HTML規範的控制權。從發展的角度來講,實際上發布HTML4之後出現了第一個拐點,1998年W3C便開始著手另一個基於HTML的標記語言XHTML,在HTML4.01之後的第一個修訂版本XHTML1.0頗受爭議。這種語言的解析模型十分嚴格,一個小錯誤就會使瀏覽器難以識別,導致頁面載入失敗。2000年1月26日W3C一意孤行將XHTML1.0作為推薦標準,並表示,不會繼續發展HTML,未來的工作會集中在XHTML2.0上,意圖實現HTML向XML的過渡。因此,W3C閉門造車引起了一些巨頭的不滿。2004年,Opera、Mozilla基金會和蘋果Apple這些瀏覽器廠商組成一個以推動網路HTML5標準為目的而成立的組織WHATWG(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致力於完善HTML標準。WHATWG通過論壇討論進行多人決策,推出一系列優勢明顯的HTML5規範文檔,與W3C分庭抗禮。在2006年10月,Web之父即W3C創始人伯納斯·李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從HTML走向XML的路是行不通的。直到2007年由於XHTML2方面的工作陷入了似乎無休止的爭論中,W3C投票後宣布將從2009年底起終止同XHTML2工作組的合約,轉而推動HTML5的進展。這樣就促使W3C於2007年放棄XHTML,轉而對HTML5進行標準化。HTML5的發展歷程如圖所示。相比HTML4,HTML5有了很大變化。它以健壯性為原則,結合HTML和XML的各種規範,並摒棄XHTML過於嚴格的語法,具備較好的瀏覽器向後兼容性。Web 2.0這個新詞正是在那個時候被發明的。Web 2.0實至名歸,開創了Web的第二個時代。舊的靜態網站逐漸讓位於需要更多特性的動態網站和社交網站,這其中的新功能真的是數不勝數。

HTML5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