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一己之力攪亂世界的原油:究竟是什麼東西?

  • 2020 年 3 月 12 日
  • 資訊

最近,世界熱點新聞真是層出不窮,先是新冠病毒全球蔓延,緊接著原油價格又攪得各個國家一片混亂。那麼,關於原油,你了解多少呢?

原油是什麼油?

原油就是被開採上來的石油。

石油,在一些地方也被稱為“黑色黃金”,是一種黑色、深褐色或暗綠色的黏稠液態或半固態的可燃物質。

關於它的來源有兩種推測,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它跟煤一樣,都是遠古時期生物遺骸經掩埋、高壓之後的產物,只不過煤是由植物遺骸形成的,而石油則來自水生生物。

另一種推測是,它來源於地層中的含碳物質轉化。

憑一己之力攪亂世界的原油:究竟是什麼東西?
石油的生物形成過程 圖自新浪

作為一種自然物質,它叫做石油。當它被人們開採出來,具有了經濟價值後,人們就習慣稱之為“原油”。原油經過加工,又能製成很多產品,比如汽油。與我們生活更密切的就叫做“成品油”。

原油的計價單位為什麼是“桶”?

原油雖然是液體,但它的國際計價單位非常特殊——“桶”。我們在新聞里聽到的也都是一桶原油多少錢。這是為什麼呢?

憑一己之力攪亂世界的原油:究竟是什麼東西?

不,不是這個飯桶。

用“桶”來計價,其實跟最早時候原油的開採、運輸方式有關。

原油的大規模開採是從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開始的。當時,一個叫伊雲·狄拉克(Edwin L.Drake)的美國人在賓夕法尼亞的泰特斯維爾(Titusville)鑽設了第一座油井,後來他一共挖了24口油井,第二年就出產原油9萬噸。

這些原油是使用木桶運輸和銷售的,當時的人買賣原油也是以桶為單位,於是,“桶”就成了原油約定俗成的單位。

憑一己之力攪亂世界的原油:究竟是什麼東西?
狄拉克和他的油井 圖自corriere.it

不過,不同地區生產的原油密度不同,同樣一桶原油可能有的輕、有的重。而且,不同的廠家也有不同規格的桶,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易的不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又約定以沙烏地阿拉伯產的34API的輕質原油為國際標準原油(API是表示石油密度的一種單位,API值越高,石油密度越低,34API原油的相對密度為0.855)。按照這個標準,1桶國際標準原油約等於0.136噸。

再之後,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了標準石油公司,銷售原油的時候採用的是自家產的42加侖的木桶,大約190L。

因為標準石油公司的影響力非常大,1876年,美國就索性用他家的木桶規格來規定一桶石油的體積了。慢慢的,一桶原油的體積也就固定成了42加侖。

不過,也有國家不太習慣用桶或者加侖做單位,比如中國和我們的好鄰居俄羅斯,在這些國家,原油的計價單位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噸。一噸原油大概是7.35桶。

原油的價格為什麼牽動人心?

人們對原油價格波動非常敏感,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原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數量有限;二是它的應用實在是太廣了。

按照功能,原油產品可以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早在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就在《漢書·地理志》里寫到,在今天的陝西北部發現了石油,當地人都把它當作燃料或者潤滑劑來使用。

在今天,88%的石油仍然被當成原料來利用,燃料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強調。除了用作燃料,我們的身邊也遍布石油製品,常見的汽油就是來自石油分離後的產品。而其他的,比如塑料製品、紡織產品、氮肥也都可以來自石油。

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我們今天高度發達的社會。

憑一己之力攪亂世界的原油:究竟是什麼東西?
那麼,電動才是未來?

參考資料:

1.Petroleum. [DB/OL].[2020-03-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roleum

2.焦治源. 石油、原油之區別[J]. 石油地質與工程(3):43.

3.李國英. 石油為什麼以桶算?[J]. 百科知識, 2007(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