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堪重負!氣候變化日益嚴重 人類面臨水深火熱
- 2020 年 3 月 11 日
- 資訊
3月10日,據外媒報道,世界氣象組織表示,不斷加劇的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已嚴重影響社會經濟、人類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以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氣象組織與合作夥伴共同發布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而2010-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的十年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序言中指出,全球已“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所要求的1.5℃或2℃目標的軌道。”
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則表示,“鑒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變暖仍將繼續。最近十年的預報表明,未來五年可能會創下新的全球年度溫度記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升高
《聲明》顯示,2018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百萬分之407,甲烷濃度為十億分之1869,均為歷史新高,且2019年預計將繼續增加0.6%左右。
由於大氣中積聚的多餘能量有90%以上將進入海洋,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對海洋環境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聲明》指出,2019年,全球海洋平均經歷了近2個月的異常高溫,約84%的海域經歷了至少一次熱浪。
此外,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還引發了海洋酸化、海水含氧量減少、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以及南北極海冰與格陵蘭冰蓋縮小,嚴重破壞海洋和冰凍圈生態。《聲明》表示,2019年,全球海平面高度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熱浪致千人非正常死亡
《聲明》表示,氣候變暖所造成的極端高溫正在損害人類健康。2019年,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歐洲均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其中日本的嚴重熱浪導致100多人死亡,1萬8000人住院治療。法國去年6到9月間的熱浪致使1462人非正常死亡,2萬多人因與高溫相關的疾病前往急診室就診。
與此同時,氣溫升高還加劇了登革熱病毒的傳播,最近數十年來,全球登革熱發病率急劇上升,目前約有一半人口面臨感染風險。
25年一遇嚴重蝗災威脅糧食安全
《聲明》表示,2019年末的異常強降水是非洲之角地區暴發大規模沙漠蝗災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是當地25年來最嚴重、以及肯亞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預計蝗災在今年6月仍將進一步擴散,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近2200萬人將成“氣候難民”
《聲明》顯示,2019年上半年,襲擊非洲東南部的熱帶氣旋“伊代”、南亞氣旋“法尼”和加勒比颶風“多里安”,以及發生在伊朗、菲律賓和衣索比亞的洪水使670多萬人因災流離失所,預計全年的“氣候難民”總人數將接近2200萬。
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熱帶氣旋活動高於平均值,北半球共經歷了72個熱帶氣旋,南半球則為27個。其中非洲東海岸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氣旋“伊代”致使馬拉維、莫三比克和辛巴威近78萬公頃農田顆粒無收,超過18萬1000人無家可歸。
在亞洲,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今年共有2200多人在季風季節的各類洪災中喪生,而美國2019年因洪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預計將達到200億美元。
乾旱引發澳大利亞嚴重林火
有人“水深”就有人“火熱”。澳大利亞在歲末年初遭遇極端高溫,並在12月18日創下41.9℃的氣溫紀錄。
今年該國的火災季也異常持久且嚴重,多次發生重大火情,截至2020年初已導致33人死亡,2000多處房屋受損,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的過火面積總計達700萬公頃。
此外,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等高緯度地區也發生了遠甚於往年的火災,甚至連北極也“著了火”,這在以往極為罕見。亞洲的印尼,以及美洲巴西亞馬孫雨林地區的火災數量也高於近十年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