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音頻設備因其特殊性,大部分靠的是線下體驗,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地展會紛紛取消,這可苦了一眾音頻廠商。

緊接著全球最大的黑膠廠起火,給音頻行業又來了一記重創。開局不順,也許今年的音頻行業,得指望著真無線耳機來破局了。

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玄學”的音頻行業,似乎今年的運氣並不算好,自年初開始就一直在多災多難之中掙扎。

一把大火,燒掉復興

加利福尼亞州小城班寧(Banning),這個地方在2020年2月7日之前,即使是音頻行業人士也不是都知曉這個地方。

不過開年的一把大火,把它燒出了名氣——2月27日班寧當地一家名叫“Apollo Masters”的工廠發生火災。

大火燒了整整三個小時才被撲滅,圍牆內廠區煙塵滾滾,整個廠房以及裡面的設備毀於一旦。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這家名字聽起來很“玄學”的工廠,其實和音頻行業息息相關————Apollo Masters是生產製造黑膠唱片最關鍵的母版(lacquer)的企業。

這把火一燒,讓佔80%市場份額的Apollo Masters短時間無法復工,剛有些起色的黑膠唱片行業跌入了無邊深淵。

著名音樂榜單媒體Billboard甚至發明了一個新詞來形容這個狀況——Vinylgeddon,“黑膠末日”。

在流媒體音樂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似乎看不出黑膠唱片對大眾生活有什麼影響。

然而據美國唱片協會(RIAA)報告顯示,美國 2019 年黑膠唱片銷量收入將會超過實體CD銷量收入,這是1986年以來的第一次。

在“蒸汽波”、“老爹鞋”、“復古穿著”等元素紛紛走入潮流界的今天,黑膠既是一種潮流符號,更是HiFi業界尋求脫圈的一個渠道。

雖然生產黑膠的廠商在全球各地仍有分布,中國著名的黑膠唱片和黑膠唱機製造企業嘿喲音樂更是表達出“有危才有機”的意思。

但Apollo Masters始終擁有著大量的母盤,以及掌握著生產黑膠過程中母版刻紋所需的高精度刻紋刀技術。

這一把火不僅意味著Apollo Masters將會陷入困難,還意味著整個黑膠行業,以及鍾愛這種音樂介質的朋友,在2020年會舉步維艱。

一場災禍,打亂腳步

整個生產鏈條被打亂了節奏,不是一兩個廠生不生產的問題,鏈條的一環如果出現問題,產業鏈上下游廠商都會受到影響。

有數據顯示,黑膠唱片銷量僅僅是佔美國2019年前半年總銷量收入的4%,付費訂閱流媒體服務則佔據了62%。

這不僅在美國,全球市場也是呈現出這種趨勢:流媒體正在主導著消費者的娛樂方向。

這段特殊時間,大多數人無可奈何地宅家,線上服務便重複了2003年的崛起之勢,大量線上服務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和時間,促進這個行業的營收,流媒體行業當然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在流媒體音樂平台樂呵呵的同時,硬體廠商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

“打個比方,我們品牌負責喇叭研發生產的同事,就剛好來自湖北。

而且不僅我們品牌,在整個行業來說其實湖北人在製造業這塊人才挺多。包括我們自己團隊,我們上下游的供應商,都有不少湖北來的朋友。

生產這種事不像品牌推廣,不能線上解決,沒人就沒法生產。出不了貨,最終還是對我們的銷售有影響。”

我採訪了一些供職於音頻硬體品牌的朋友,他們的說法和上面這段話大同小異。

不僅是負責研發的工程師,這段特殊時期還影響了不少人的就業選擇。

很多工廠的員工都是習慣性年前離職,年後再回到工作的城市選擇工作。

原本二月初就應該開始的招工,最終拖延到三月。當某些行業由於特殊時期瞬間起飛,不少音頻企業不僅要面對這種“一邊出不去,一邊招不來”的兩難尷尬,而且還需要在一季度幾乎消失殆盡的情況下,各出奇招地追回營業額。

特殊時期不僅影響了音頻硬體企業的發展,連帶打亂了一系列的展會安排。

繼中國知名的上海國際高級Hi-Fi演示會(SIAV)宣布將延期到6月舉行後,全球最大的高級音響展——慕尼黑音響展(HIGH END Munich)官方宣布,今年將暫停舉辦。

2019年慕尼黑音響展的展後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的展會共有42個國家551家參展商,有專業貿易採購商8208人次,及音響發燒友12972人共有觀眾21180人參加,整體較2018年增長了6.5%。

慕尼黑音響展自1982年來首次停辦,對全球音頻硬體行業會造成巨大又長遠的影響。

近年來,音頻展會已經成為品牌方和消費者之間的一種重要的交流渠道。

由於音頻產品購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越來越多消費者會選擇通過展會了解自己心儀的產品,因此音頻展會吸引了越來越多品牌方參加,JBL、索尼、Bose等大眾品牌也在此列。

上半年的展會紛紛延期甚至停擺,對展會主辦方、品牌方和消費者,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面對這種情況,部分展會舉辦方開始採取折中的做法。

例如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耳機分會、中國國際耳機展組委會、耳機大家壇就聯合推出“2020網上耳機展”,以替代因特殊情況無法舉辦的上海HiFi耳機展。

“雲試聽”大家可能看過,“雲展會”的效果又會如何?一切將於本月底見分曉。

一款耳機,挑起大梁?對於“文藝復興”的黑膠行業和蒸蒸日上的HiFi行業來說,2020這把開局的確不是什麼好事。

而對於音頻行業中冉冉升起的另一掛——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耳機,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自2019年12月26日OPPO發布首款TWS真無線藍牙耳機OPPO Enco Free之後,2月20日xiaomi集團中國區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與網友互動時透露,xiaomi正在打造一款TWS旗艦耳機。

算上小半年前發布的vivo、華為等廠商發布的TWS ,這半年時間內手機廠商在TWS行業中動作頻頻。

給予這些廠商紛紛發布真無線耳機的動力,除了“不甘人後”的想法外,也許還有一些數據支撐。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稱,真無線耳機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場規模達到3300萬部(41億美元)、環比增長22%;

美國市場達到全球31%銷售量,單季度銷售中首次超過1000萬台、中國市場第三季度環比增長了44%。可以看出,全球人們對於真無線耳機的需求旺盛。

作為我個人,追求音質我還是會選擇有線耳機,但是日常生活中真的無線耳機要方便太多太多了。

而真無線耳機因為其特殊的獨立連接和優化,在延遲體驗上、續航表現、電源管理等方面會比一般的無線耳機體驗要好得多。這也是真無線耳機一經上市,就備受追捧的原因。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一般的無線耳機解決方案是通過一個主聲道耳機和手機藍牙相連,左右聲道之間再通過低頻通訊完成同步互聯。

通過中繼方式傳輸數據,一個耳塞在接收手機發送音頻流的同時,還要充當中繼器向另一個耳塞發送音頻,無疑將產生較大功耗,並且整個體驗中延遲較高。

這類產品的共同缺點就是它們的電源管理能力有些不夠好,最終產品的續航差、充電速度慢等問題。

個人使用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延遲,無線數據傳輸過程中的編碼、打包、傳輸、解碼,整個過程會造成延遲。

一般看影片聽音樂什麼的音頻數據在傳輸耳機的過程中還能提前傳輸進行“預載入”,不會有明顯的延遲感受,但是當數據需要及時傳輸的時候,高延遲的一般無線耳機就會比較難受了。

例如手機鍵盤的按鍵聲、競技遊戲音效等,手機因為不知道你下一秒要幹什麼所以無法提前傳輸數據包進行“預載入”,操作和聲音不同步,這時候的延遲感就非常難受了。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而著名市場調查機構 IDC 的預測,2019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全球出貨量有望突破2.229億台。

若按照7.9%的複合年增長率來計算,2023年市場規模將增加至3.023億台。

IDC認為,可穿戴設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智慧手錶和耳塞式設備,這兩塊在2023年的合共市場佔比份額將超過70%。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前面提過,音頻產品購買有一定的主觀性,那為什麼真無線耳機廠商甘願冒風險逆勢而上?

這就要從真無線耳機的產品形態開始說起。基於藍牙通訊技術打造的真無線耳機,去掉了最後一道實體連接帶來的桎梏,更強調在使用體驗上帶來的變革,而不是音質的提升。

基於產品形態,手機廠商紛紛跟進真無線耳機,為的就是更進一步發揮原有用戶群體的粘性,在日漸紅海的手機市場中尋求新的出路。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在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耳機分會往年的白皮書中,真無線耳機作為藍牙耳機的一種形態,已經被納入行業統計的數據中。

如果按照當下形勢此消彼長,未來幾年真無線耳機很有可能成為音頻行業發展的“領路人”。

對不同類型的企業而言,這股趨勢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究竟是堅守本分還是順勢而行,對於很多音頻行業來說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是音頻廠商最壞的時期,無線耳機最好的時代

美國唱片工業協會數據稱,在2010年,數字下載佔據了音樂市場38%的市場份額,CD、黑膠唱片等實體音樂產品佔據的比例高達52%。

相比之下,2019年,實體音樂和數字下載各自只佔美國音樂市場的9%。

變動的份額,轉化為付費音樂會員——到2019年,付費音樂會員數突破了6100萬人。

黑膠廠起火 展會停辦!音頻行業開年不利:都指望真無線耳機來破局

流媒體音樂的浪潮將會繼續,傳統發燒音響的路子遇到了阻礙,真無線耳機的興旺正在當下。

2020年這一波開局看似剪不斷理還亂,卻正是一個最好的時機,讓各方思考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應該怎樣做。

傳統巨頭與新興勢力,廠商和消費者,傳統介質和流媒體,這三種關係之間可以串聯出眾多可能性,就看大家如何面對目前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