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多個國家發生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近日(5日),新冠病毒已經在全球各地持續擴散,多國研究人員稱發現本國新冠病例已出現變異。發生變異後,不同的新冠病毒的致病特點會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國的病毒的致死率是2%,而在歐洲則可能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近日,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發表題為《關於 SARS-CoV-2 的起源和持續進化( 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的論文。

新冠病毒在多個國家發生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論文對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 103 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發現病毒株已發生了 149 個突變點,其中 101 個可歸類為 L 和 S 兩個亞型。其中 S 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 L 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從佔比上看,L 亞型更為普遍,達到 70% ,S 亞型占 30% 。

此外,論文作者特彆強調,新冠病毒不是新近發生變異而分化成 L 和 S 型,而是這兩個突變型在病毒爆發的早期可能就已經存在,是現在的隔離和醫療措施把可能更有害的 L 型頻率給降低了。這一結果說明當前防疫和治療的策略及措施是完全正確、並富有成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衛生部2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巴西有2例確診病例。巴研究人員發現首個病例與在德國發現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個病例則與在英國發現的病毒更加相似。據介紹,這兩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義大利感染後回到巴西的。

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表示,病毒出現的變異是疫情在相關地區傳播留下的印記,可被研究人員用於追蹤病毒傳播路徑。不過,專家表示二者與在中國發現的病例也有所不同。

在澳大利亞,同樣有研究人員聲稱發現病毒正在發生變異。據《印度教徒報》3日報道,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表示,這種被稱為SARS-CoV-2的病毒正在發生變異。

新冠病毒在多個國家發生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