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鱉、烏龜等不入禁食名錄:但野生動物養殖產業何去何從?
- 2020 年 3 月 6 日
- 資訊
3月5日消息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國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面臨著“生存還是毀滅”這個重大問題。
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不入禁食名錄。這也正符合業界呼籲的:儘快明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名目,儘快拿出禁止上市交易的野生動物處置辦法和對養殖戶的補償辦法。不過,據媒體報道,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的專兼職從業者就有1409多萬人。有業內人士表示,受影響大的主要是一些野豬、虎蛙、蛇、野鴨、鱷魚、林蛙的養殖戶。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經營範圍含“蛇養殖、甲魚、烏龜、林蛙、野生動物養殖、竹鼠、鱉、鱷魚、野豬、牛蛙”的企業共有近4萬家,其中近86%的企業為農林牧漁業,近9%為批發和零售業。
從成立時間來看,近五年,相關企業的年增速在2016年達到高點,隨後逐年回落,2019年的同比增速為20.7%。值得一提的是,野生動物養殖產業中,個體工商戶最多,佔比為48.21%;其次為集體所有制和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佔比21.54%和20.04%。
從地域分布來看,各地也呈現出野生動物養殖的差異性。例如,全國近一半的蛇養殖企業都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林蛙、牛蛙則東三省最多,且以吉林省為首;甲魚、烏龜、鱉則浙江省最多;因網紅“華農兄弟”而為大眾所知的竹鼠養殖,同樣為廣西最多,“華農兄弟”所在的江西省則排名全國第五;野豬的養殖則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四川和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