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你的企業準備好這波浪潮了嗎
- 2020 年 3 月 5 日
- 筆記
「四個現代化」
IT現代化武裝身體,應用現代化解放大腦,數據管理現代化精確洞察,安全合規現代化掃清路障。
@CEO
數字經濟下,基於資源和規模的傳統業務模式正受到數字原生業務模式的挑戰,市場利潤空間不斷受到擠壓。
無論互聯網企業,還是數字原生創新企業,都在以創新挑戰資源,以迅捷挑戰規模,通過數字化新產品、新服務,將IT從成本中心轉化為創新業務引擎。
在這種過程中,構建數字DNA,成為了傳統企業逃脫被市場淘汰厄運的「救命稻草」。
早期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井水不犯河水」的共存模式已成為過去。基於數字化的平台經濟,正在顛覆著全球的行業格局和產業價值分配。

正如,萬豪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酒店行業有50萬間客房。而2008年成立的Airbnb,僅過了10年,就有550萬間客房。
在數字化時代,傳統行業受到的衝擊,並不僅僅在於數字原生企業的創新速度和快速佔領市場的能力,更在於它們所處的打破行業界限的萬物互聯生態系統。

對於傳統的企業級用戶而言,構建數字DNA,加速技術交融,實現數字平台化成為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那麼,在這個過程中

企業會遇到哪些挑戰?
1. 缺乏構建數字DNA的能力
傳統以產品為核心的企業,IT往往作為對業務的被動支撐技術,數據也僅僅是「躺」在硬碟里而已。
進入數字化時代,海量設備聯網促生的海量數據,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特定的商業價值,促進業務模式轉型,而且還有助於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以及員工的創新能力。

在全球數字化的大背景下,傳統企業如不能快速將數據價值變現,並轉化為業務決策力,則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為此,這些傳統企業需結合自身優勢建立起數字化創新DNA,以新技術為依託,以數據為驅動,最大限度挖掘數字價值。不斷提升業務決策的精準度,並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個性化的服務。

2. 產業鏈斷裂成為
創新「死亡地帶」
傳統企業的生存之道往往側重於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其封閉的業務流程和IT系統,不僅阻礙了企業通過協作生態平台實現轉型創新,更將有可能導致企業被市場淘汰。
現下,數字化和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和雲計算,使公司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完善的上下游互惠互通的產業協作平台。但是隨著產業鏈的日益拓展,其複雜性和多邊交易性也為業務安全增加了風險。

在這個過程中,產業鏈有可能會存在許多漏洞,並且鏈條中任何部分的中斷都將會迅速影響整個業務的連續性和持續發展。
如何跨多雲構建產業協作平台,讓協作各方快速實現服務接入,保證產業的平台化協作和數據的安全合規,將決定著企業是否能在數字化產業鏈重構中獲得重生。

3.數據/資訊孤島叢生
向輕資產轉型面臨挑戰
數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決定著企業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的能力。
數字化消除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使實時匹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提升企業精準服務的能力變得切實可行,加速了「去中心,去中介」服務的快速發展。

傳統基於規模和資產的業務模式正在不斷遭受服務型經濟模式的挑戰,數據/資訊孤島更是成為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的最大阻礙。
以汽車製造業為例,全球汽車生產廠商正在通過共享移動、車聯網、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快速向汽車數字化後服務時代邁進。

而傳統汽車業存在的大量數據和資訊孤島,將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業務運維環節相互割裂,為業務系統實現全面整合升級,以及向以服務為主的輕資產業務模式轉型創造了極大阻礙。
4. 出海是未來
「合規」舉步維艱
隨著5G、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快速普及,中國在智慧城市、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並快速成為數字化創新輸出國。

在這種大背景下,傳統企業的技術水平落後和業務模式老套,都使其在面對「一帶一路」等大好契機時,處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
隨著世界各國都在推進「業務合規」法律化,那麼,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不能保證「合規就緒」的出海,不僅無法帶來業務增長,更有「深陷泥潭」的風險,承擔成百上千萬的合規罰金。

那麼,企業在從「以我(自身產品或模式)」,向「以我們(產業鏈協作共生)」為核心的業務模式轉變過程中,需要以「合規」為起點,才能準確抓住全球業務增長的機會點。
四個現代化
加速企業數字化創新速度
數字化轉型時代的新規則、新需求和新定位,加速了中國傳統企業部署IT架構現代化和應用現代化的步伐。
但隨著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資料庫管理現代化和數字化安全合規現代化,才是決定企業未來創新速度和出海實力的關鍵。

0
1
IT架構現代化
傳統IT架構的高開支、長周期、複雜的管理運維,快速成為數字經濟企業業務創新的瓶頸。
推進IT架構現代化,是企業實現數字轉型的基礎。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針對業務不同發展階段,用戶對業務/應用上雲的需求也往往是不同的。

對量身訂製的需求,IT架構需要具備靈活的配置和廣泛的兼容,能夠根據用戶需求的增長實現不斷擴展。
此外,部署統一透明的雲平台,可將本地資源與雲資源集成並優化配置,在提升現有基礎設施和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在雲層之上實現各種業務創新,並節約成本。這樣既能保證傳統應用持續穩定、安全運行,也能滿足雲原生業務創新的需求。

0
2
應用現代化
數字化時代,應用決定著服務的創新能力。隨著業務模式快速從傳統B2B向B2C和C2B(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訂製)轉型,同時,5G產品化下的萬物互聯,帶動了新一代IoT/IoE應用的需求,使應用數量和種類出現激增。

雲原生成為數字時代新應用共同特徵之一。在傳統IT架構下,應用開發周期長、流程複雜、資源利用率低、故障排除時間長、升級換代緩慢、架構臃腫,無法有效滿足上述新應用對海量激增查詢、交互和處理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利用雲平台、微服務和容器架構進行應用開發,以提高應用協作和開發效率,通過自動協調開發流程,提高DevOps效率,從而逐步實現核心應用雲化,降低TCO。

0
3
數據管理現代化
傳統企業在數據管理和數據保護方面,通常是根據不同的業務流程或應用需求,分別配備不同的數據管理軟體/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數據缺乏系統化和流程化的管理,既會造成因軟體重複購買而導致的成本上升,還會增加數據統一管理和數據價值挖掘的難度。

未來,隨著業務的擴張,數據合規和數據上雲都將提上日程。
這也就意味著,數據管理現代化不僅要求現階段的數據可實現平台化的生命周期管理與保護,通過提高數據「運營」能力,快速將數據轉化為業務洞察。而且還要具備「未來就緒」的數據合規和數據上雲能力,打破數據安全威脅,實現數據「保值」。

0
4
數字化安全合規現代化
在多雲部署過程中,不同的雲服務商所提供的數據安全策略和功能各異,再加上各國法規遵從等綜合因素,導致企業無法跨多雲實現以應用為核心的數據、許可權、性能、合規的集中統一管理和監控。

這將阻礙收購、併購或戰略合作上下游之間技術和業務的快速整合,成為企業出海和全球業務發展的技術瓶頸。
因此,企業出海既要具備協作共贏能力,又要滿足合規要求。這就要求IT架構既能夠通過API快速實現跨多雲的資源整合和集中管理,又能夠滿足合規要求,並根據業務需求靈活地整合或釋放AWS、Azure、IBM雲、Google雲或阿里雲上的資源,加快企業出海步伐。

結 語
對於傳統企業級用戶而言,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在於,是否構建了數字DNA,是否建立起完善的產業鏈生態系統,是否實現了輕資產轉型,是否具備「合規」的出海能力。而這主要取決於企業是否實現了「四個現代化」。

在中國,戴爾科技集團
為企業用戶提供全面的
數字化轉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