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JDK19虛擬執行緒的web框架,之三:觀察運行中的虛擬執行緒

歡迎訪問我的GitHub

這裡分類和匯總了欣宸的全部原創(含配套源碼)://github.com/zq2599/blog_demos

《支援JDK19虛擬執行緒的web框架》系列文章鏈接

本篇概覽

  • 本篇是《支援JDK19虛擬執行緒的web框架》系列的第三篇,在前面兩篇咱們一起了解和體驗了支援虛擬執行緒的web服務,功能性能都試過,整個開發過程也完整執行,算是對quarkus和虛擬執行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也留下兩個問題
  1. 虛擬執行緒和常規子執行緒的區別,究竟能不能看出來?前文已經驗證了性能上區別不大,那還有別的方式來觀察和區分嗎?
  2. 能不能稍微深入一點,僅憑一個@RunOnVirtualThread註解就強行寫兩篇部落格,實在是太忽悠人了
  • 本文聚焦第一個問題,與大家一起深入了解虛擬執行緒,重點在理論結合實際,將官方資料在實戰中得到印證
  • 至於第二個問題,留待下一篇…

設置

  • 開始深入學習前有個設置需要確認,否則會導致訪問服務失敗,請打開前文開發的quarkus應用,下圖紅色箭頭指向的配置必須存在,且值必須是0.0.0.0

image-20221022153432270

  • 如果沒有上述配置,IDEA啟動的應用就只會監聽127.0.0.1這塊網卡,如此依賴外部測試工具訪問此應用的服務就無法成功
  • 那麼就開始吧:如何直觀地、清楚地看出虛擬執行緒和常規子執行緒的區別?

準備工作

  • 工欲善其事…..咱們先把必要的工具裝上:IDEA的JProfiler插件,安裝步驟如下圖

image-20221015164110766

  • 接下來請在自己電腦上安裝JProfiler,注意,這一步必須要做,詳細的安裝和注(po)冊(jie)過程就不寫在本文中了,請自行搜索相關資料
  • 完成上述準備後,點擊下圖箭頭所指按鈕,這樣就指定了JProfiler去監控分析啟動後的應用進程
  • IDEA會拉起JProfiler

image-20221022114521069

  • 出現新的窗口如下圖,再點擊右下角的確定按鈕

image-20221022114723561

  • 現在JProfiler已經在監控quarkus應用的進程了,介面如下

image-20221022120025891

  • 如下圖,點擊執行緒歷史菜單,就能看到當前應用進程內的所有執行緒,注意按照步驟2過濾一下,只看存活的執行緒

image-20221022160249366

  • 接下來,咱們就要用JProfiler來觀察常規執行緒和虛擬執行緒的區別了
  • 先回憶一下,前文中,咱們開發的quarkus應用有兩個web服務類,分別是:
  1. VTPersonResource.java,該服務類使用了虛擬執行緒來執行web響應,對應web路徑:/vt/persons

  2. PoolPersonResource.java,該服務類未使用虛擬執行緒,所以執行web響應的是傳統執行緒池中的子執行緒,對應web路徑:/pool/persons

  • 接下來,壓測工具k6先後壓測上述兩個介面,用JProfiler觀察進程中執行緒的變化情況

不使用虛擬執行緒時的執行緒狀況

  • 咱們先發請求到/pool/persons,也就是先不用虛擬執行緒,看看傳統執行緒池響應web服務的時候,在JProfiler中是啥樣的
  • 《上篇》那樣,用K6壓測介面/pool/persons,腳本如下,注意IP地址不能用localhost,因為這是在docker容器內運行的,localhost代表容器的迴環網卡,而並非宿主機的:
import http from 'k6/http';
import { sleep, check } from 'k6';

export let options = {
  vus: 10,
  duration: '60s',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 {
  let r = Math.floor(Math.random() * 6) + 1;
  const res = http.get(`//192.168.3.187:8080/pool/persons/${r}`);
  check(res, {
    'is status 200': (res) => res.status === 200,
    'body size is > 0': (r) => r.body.length > 0,
  });
  sleep(1);
}
  • 在壓測期間去看JProfiler,如下圖紅框,新增了10個執行緒,它們就是負責處理web響應的執行緒(前文的實戰中,我們已見過web響應的內容,裡面就有執行緒名稱,紅框中的和它們一致)

image-20221022160442914

  • 下圖是K6的測試報告,可見一共發起了570次請求,然而壓測期間JProfiler上新增的執行緒只有上圖中的十個,這也印證了執行緒池的邏輯:每個執行緒執行完業務邏輯後,回到執行緒池,下一次請求到來時,該執行緒繼續執行業務邏輯

image-20221022161058526

  • k6壓測結束後,等上三十秒再去看JProfiler,如下圖,那些處理web響應的子執行緒已經不見了(或者說不是存活狀態了)

image-20221022161339902

  • 如果您熟悉Java的執行緒池原理,對以上情況就一目了然:執行緒池空閑時,保留執行緒數不超過corePoolSize
  • 既然看過了傳統執行緒池的服務情況,接著改看虛擬執行緒的情況了,兩邊對比著看收穫一定不小

思考:用JProfiler觀察虛擬執行緒,你到底想收穫什麼?(本篇精華段落)

  • 大家好,接下來這一段話,個人覺得是本篇的精華,因為這是欣宸自己在迷茫中找到方向的一種方法(或者套路),希望能給您帶來參考

  • 在用JProfiler觀察虛擬執行緒之前,咱們先來捋捋:接下來咱們究竟想看到什麼,能用文字說清楚嗎?這個問題很重要!

  • 僅僅是想看一眼虛擬執行緒嗎?那無非就是看到幾個新增的執行緒,名字有些特殊,僅此而已,這能有啥收穫?

  • 不要急於動手,咱們都應該冷靜下來,認真思考,讓這個問題能用文字表達出來,而不是僅僅在心中有個運行JProfiler的衝動:藉助JProfiler,咱們真正想要的是證虛擬執行緒的來龍去脈,也就是把官方文檔中的理論,在JProfiler中找到實現!

  • 所以,先閱讀虛擬執行緒的官方文檔吧,放心,咱們只看最關鍵的部分即可,不會涉及長篇大論

  • 打開java官方文檔,找到虛擬執行緒定義的那段,如下圖,注意紅框中的內容以及我的中文註解(我將下面這幅圖稱為本篇最有價值的地方)

image-20221022175154277

  • 沒錯,官方文檔雖多,但咱們沒必要全看,上面這段才是關鍵,看完後捋捋流程圖如下

image-20221022212357583

  • 看到上圖,您應該會有以下三個疑惑:
  1. ForkJoin執行緒池啥時候創建的?會不會銷毀?
  2. 調度器(scheduler)啥時候創建的?會不會銷毀?
  3. carrier啥時候創建的?會不會銷毀?
  • 如果這些關鍵問題沒說清楚,上面的流程圖算不算是捋了個寂寞…
  • 要想搞清楚為什麼沒有回答上面三個問題,咱們把官方文檔滾動到最頂部,如下圖

image-20221022213416135

  • 上圖紅框表明,這是一篇JEP文檔,即: JDK Enhancement Proposal ,這類文檔只提出標準,而非實現,真正實現的這個標準的,是各個JVM虛擬機廠家(例如Oracle),所以,要想回答上面三個問題,只能去查找具體JDK軟體的實現
  • 簡單的說:別糾結那三個問題,我答不上來…
  • 咱們繼續,接下來更精彩
  • 看過官方資料後,再回到最初的問題,咱們想通過JProfiler得到什麼?相信您已經很清楚了吧,我覺得是這三樣:
  1. 調度器,scheduler(ForkJoin執行緒池中的執行緒)
  2. 執行虛擬執行緒任務的真實執行緒,carrier
  3. 虛擬執行緒
  • 現在開始壓測吧,繼續用k6,如下圖,腳本中的地址要改成使用虛擬執行緒的web服務

image-20221022171002446

  • 壓測期間去觀察JProfiler,如下圖,完全符合預期,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些內容時,自己的內心是很激動的,這種知識點得到印證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image-20221022215116960

  • 再看看那些不再存活的執行緒,如下圖,大量VirtualThreads存在,這也符合虛擬執行緒的特性:不復用,執行完畢就結束

image-20221022220055370

  • 等到壓測結束後,scheduler、carrier、虛擬執行緒,它們都不再存活,如下圖

image-20221022221215621

  • 如此看來,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會出現sheduler和carrier來完成虛擬執行緒中的任務,等到這些任務執行完畢,所有真實執行緒、虛擬執行緒都被結束,不再存活
  • 至此,藉助JProfiler觀察常規執行緒和虛擬執行緒的實戰就完成了,經過了這些理論結合實際的操作和分析,相信您對虛擬執行緒的認知已經更具體和全面,如今它不再神秘或者高深莫測,咱們也更有信心學好它用好它

我有個想法

  • 碼字碼到這裡,我想拋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討論:今天咱們藉助JProfiler觀察到了scheduler、carrier、虛擬執行緒等的創建、運行、結束等過程,我這裡用的虛擬機是azul JDK,所以JProfiler中看到的也只是azul JDK對虛擬執行緒規範的實現情況,如果換成其他JDK,例如Oracle JDK,那麼在JProfiler中看到的scheduler、carrier、虛擬執行緒它們會不會有所不同呢?(例如scheduler可能會存活得久一些)畢竟JEP 425隻是個標準,沒有明確規定實現,而azul JDK和Oracle JDK屬於不同廠商的實現
  • 當然了這只是個猜測,篇(lan)幅(de)所(dong)限(shou)就不在本篇做這些事情了,當我相信會有愛動手的讀者去實戰操作的,麻煩您告訴欣宸一下您的驗證結果,謝謝啦!
  • 寫到這裡,虛擬執行緒的文章可以完結了嗎?不會,接下來咱們還要暢遊quarkus,揭秘@RunOnVirtualThread註解背後的故事,看看優秀的框架是如何玩轉虛擬執行緒的,上廣告詞:欣宸原創,不辜負您的期待!

歡迎關注部落格園:程式設計師欣宸

學習路上,你不孤單,欣宸原創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