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雲原生嗎?
我理解的雲原生是一種思想。目前為止,再稍具體一點就是一種構建和運行應用程式的方法 ,是一套技術體系和方法論。
目前來看,互聯網技術領域沒有那麼粗放了,可以看成從」一堆磚頭「變成了碼的整齊的磚頭,各種人物資源、空間利用率更高了。
雲原生還在不斷的發展,一年前我看中了雲原生的發展方向並展開了一系列的學習,目前工作中也只是稍有涉及,並不是主要工作,我還是非常期望可以從事雲原生工作的,下面羅列一下雲原生相關的技術、工具和運用
技術領域
- 微服務架構
- 容器調度平台
- 服務調度
- 服務編排和服務治理
- API管理
- 流式計算
- 分散式資料庫
- DevOps
- 混沌工程
- 其它
實現效果
- 提升業務敏捷度
- 提高開發效率
- 支援大流量高並發場景
- 提升高可用性和SLA
- 靈活的訂製和擴展能力
- 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 加速業務創新
- 降低成本
- 自主可控
容器集群管理工具
- Kubernetes
- Mesos
- Docker Swarm
- OpenShift
容器雲平台
- 自建容器雲平台
- 阿里雲
- 騰訊雲
- 華為雲
- 百度雲
- IBM Cloud
- AWS
- Azure
- Didital Ocean
- Google Cloud Platform
- SAP Cloud
Kubernetes工具
- Minikube
- Helm
- Rancher k3s
- Loft
- Skaffold
- Podman
- Tilt
- DevSpace
- Lens IDE
- Visual Studio Code
- Footsteps
鏡像倉庫
- Docker Registry
- Docker Trusted Registry
- Harbor
- JFrog Artifactory
- 阿里雲ACR
- AWS
在DevOps實施階段中,使用工具
- 團隊協作
- 版本控制
- 構建
- 測試
- 部署
- 配置管理
- 監控
- 日誌管理
- 持續交付
- 安全掃描
思考
數字化轉型的抓手是什麼,科幻的世界怎麼實現,互聯網技術又可以為之做些什麼?
互聯網高速發展,各種技術框架越來越向上封裝,初學者幾乎很少去了解下層的運作原理,只學習應用層的技術可以帶來什麼創新呢?去應用商店看一眼,雷同的商品一堆一堆的。試問還可以學習到真正的硬技術嗎?未來會往哪發展,又會給生產生活帶來什麼變革?
我是 甜點cc
熱愛前端,也喜歡專研各種跟本職工作關係不大的技術,技術、產品興趣廣泛且濃厚,等待著一個創業機會。本號主要致力於分享個人經驗總結,希望可以給一小部分人一些微小幫助。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了個人和家庭、為了中國的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發展做一點點貢獻。數風流人物還看中國、看今朝、看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