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青島五日游
- 2022 年 8 月 27 日
- 筆記
今年,終於如願。
帶著未老的父母,攜一家老小,從匆忙的工作中脫身,去外面看一看。
本來,我的初衷就是帶著爸爸媽媽坐一次飛機,這個心愿自從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有了。因為父母一輩子都在看天上來來回回,但從沒有一次能自己坐上飛機,從空中俯瞰大地。
2020的春節,全家老小都團聚在北京,當時機票和攻略都做好了,就等著帶著父母去坐個飛機,了卻自己的心愿,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破壞了這一切。好在攜程平台都給退了款,雖然未滿足心愿,但好在沒有經濟損失。
2021年春節,因為北京的疫情愈發嚴重,交通受阻,爸爸一個人在老家度過,媽媽和我們再北京過春節,疫情的一再加碼,讓外出旅行變得不可能。
2022年的上半年,上海疫情,以及全國各地開花的疫情,讓所有人的生活發生改變。終於等到了現在,暑假即將結束,家裡大寶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再不出去,一開學就再沒了時間。下次什麼時候團聚,就未可知了。終於下定決心,雖然經濟上也不富足,剛剛還完借款。老爸老媽還在老家,看著我家二寶,等待暑假結束。
爸爸媽媽以及家中二寶,搭乘火車從老家出發,一路風塵僕僕,趕到北京。未經休息,第二天就乘坐飛機,前往旅行的第一站—-煙台。
在飛機上上,爸爸和媽媽終於圓了坐飛機的夢想。我感到心滿意足。這都是他們第一次坐飛機,心情很激動。
下面就再簡單記錄下,煙台和青島的旅行。
煙台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冰心在這裡度過了難忘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但煙台的著名旅遊景點都在距離煙台四五十公里外的蓬萊縣城。距當地滴車司機介紹,為了達到修建地鐵的條件,煙台把蓬萊縣劃成了煙台的一個區,所以現在叫蓬萊區了。蓬萊區的景點主要有蓬萊閣,三仙山、八仙過海景區等。我們第一天飛機落地後,把行李都安頓好都下午三四點了。但好在酒店距離景區也不是很遠。先把蓬萊閣逛了一逛。蓬萊閣是在海邊修建的一個廟宇,歷史文化深厚。在清政府時期,還是東炮台的所在地,現在依然有遺留的炮台供遊人參觀。
讓海風吹拂在臉龐,遠方是蔚藍的天空和無邊無際的大海,這種感覺,所有的奔波都值了!
在蓬萊閣,我們乘坐遊覽索道,在大海的上空,凌空感受蒼茫的懸空感。海風、海鷗、蔚藍的天空,湛藍的大海,我相信,煙台是值得你來一次的地方。
晚上品嘗了當地的海鮮等美食,回去休息時已經很晚了。
第二天,我們首先去做了核酸。(無奈趕上了煙台的全民核酸日),然後就去了三仙山景區。門票很貴,但看完感覺很值得。三仙山是蓬萊仙山,瑤池山,以及山,故名三仙山。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在三仙山上,供奉著儒教的先賢們。在蓬萊山,供奉著道家的先賢們。最後一個山是中華傳統文化,禮義廉恥,忠孝節義文化構成建築特色。但這些都不足以打動人。直到我們進入了珍寶館,看到了那些稀世珍寶,才感覺這一趟來的真值了!回到北京後,我問老爸,這次旅行哪個景點印象最深刻,老爸回答,三仙山。
三仙山之後,我們去了八仙過海景區。這是傳說八仙過海升仙的地方,整個景區呈現葫蘆狀,葫蘆中心是一個閣樓,登高遠眺,風光無限。在八仙過海景區,我帶著全家體驗了一把快艇。當全家坐上快艇,遊走在黃渤海分界線上,餵食海鷗,讓海鷗跟著遊艇前進,看艇尾掀起的浪花一朵朵,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值了。
下午時刻,我們去了海水浴場游泳,爸爸媽媽沒有下水。單獨我帶著兩個孩子下水玩了會兒。不是很好,水有點混。游完了,沖洗的地方沒有熱水,兩個小孩都被涼水刺激到了。因為擔心二寶患上感冒,一時間我遭到了全家人的責備。這個時候的任何發燒感冒,都會破壞所有的計劃。甚至,影響孩子的開學。那一刻,所有的好心情一瞬間煙消雲散,焦慮籠罩在全家每個人的腦海中。為了不讓二寶感冒,我們待在下午時分已不強烈的陽光下,給二寶補充熱量,希望陽關能帶走所有的厄運。
黃昏時分,我們帶著滿心的焦慮,坐上了開往煙台的動車。一個小時後,我們在煙台站下了車。
一時間,車水馬龍,喧囂的鬧市。但由於較晚,我們6個人打車竟然久久都叫不上車,直到等了好久好久。等折騰到酒店,又是很晚了。
我們酒店在煙台大學附近,安頓好後,我們去了煙台大學的小吃一條街。美食很多,但最後爸媽喜歡的還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如願了!
第二天由於下午就要趕往青島,時間比較緊。我就找了煙台市的景點,徘徊在養馬島和漁人碼頭之間,最後聽從了滴車司機的話,選擇了漁人碼頭。繞著彎彎曲曲的碼頭山繞了一圈,頂著上午炙熱的陽光考曬,欣賞沿途的海岸風光。還算滿意。距離坐車時間尚早,之後又去了煙台山,看了冰心紀念館和煙台歷史館,原美國大使館。了解了煙台歷史上被外國侵佔的屈辱歷史,做了電梯上了幾十米高的訊號塔,瞭望了全煙台的城市風光。
但沒想到下午的厄運即將降臨。
匆匆吃完午飯,準備拿了行李趕往火車站。全家只能分開打兩輛車。悲催的是,久久打不到車,耽誤了二十多分鐘,最後打到車時發現,時間已經不夠。央求司機師傅加快開車。最後到達時,擁堵路段,我和爸爸一路小跑。妻子和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拖著一堆行李還沒有到火車站,一時間我心急如焚。好在馬上接到老婆電話說已經到達,掃了下火車進站口,終於發現了目標。我拉過行李就飛奔往進站口,因為距離開車僅僅剩下四五分鐘時間。但進站因為疫情需要掃碼,都是麻煩事。但沒想到,老爸這個時候,為了走快點,抱起了二寶。結果飛奔的時候,被地面一個凸起的凸台絆住了腳,抱著小孩倒地。結果兩個膝蓋都磕破流血,二寶的腦袋上起了個大包。旁邊掃地的大媽鼓勵我們去錄影片投訴這該死的凸台(平地里出了個凸台,地面沒弄好),但為了趕時間,扶起倒在地上的老爸和哇哇大哭的二寶。我們坐上了前往青島的列車。
沿途,所有的心情都被二寶頭上其的大包掌控著。一時間,心情再次跌落到了極點。如果磕破了腦殼,如果需要住院做手術,如果。。。。我們簡直不敢繼續想下去。老爸的兩個膝蓋都被磕破,連褲子的膝蓋處都破了。但好在似乎只是皮外傷。我們達成了一致,到了青島,首先去醫院檢查二寶頭上大包。大大的包,瀰漫著血絲。看上去,情況一點也不樂觀。
掛了急診,拍完片,外科醫生看後說沒事。讓回去觀察。如果一周內有異常,再做進一步檢查。好在第二天起床後,大包明顯消去了很多。
晚上冒著海風,去了五四廣場。但被這一摔折騰的,大家都沒有了遊玩的心情。匆匆回去了酒店休息。
第二天,二寶頭上的大包消去不少,有了好轉的跡象。一時間,全家的心情有了好轉。
根據之前的計劃,當天去了嶗山風景區。但總體比較失望。主要是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為了看個仰口,我們倒了四次車才到達。因為勞累,乘坐了纜車,但沒想到纜車沒有修到山頂。老爸膝蓋疼,和老媽一起放棄了繼續登山的計劃。我帶著一家爬到了山頂。但風景沒有想想的好。匆匆拍了照片,下了山。回去的路上,又是不停的倒車,最後下起了雨。為了節省點路費,全家人擠進了公交車。慢慢悠悠的走了一個多小時才開到了市區。下車後乘坐地鐵前往了酒店附近的小吃街,找飯店廢了不少勁頭,都是年輕人的小吃。不適合這種全家出遊的胃口。好在就餐還算愉快,但沒想到馬山我們即將遇到第三個坎—–大雨滂沱。
吃完飯走出飯店後,才發現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只得在旁邊的商場裡面等待雨停。越是希望大雨停歇,雨欲加瘋狂。狂風大作,暴雨如注。人群都擠進了商場內避雨。雨總是不停,本來今天時間早,打算早點回酒店休息,但一場大雨打破了所有的計劃。老婆擔心繼續這麼等下去,還是雨不會停。冒雨前往街頭打車。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著急打車回家。很難叫到車。就這樣,等了好久好久,最後作罷,改為冒雨走到公交車站點,坐著幾乎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到了酒店。雖然,起點和終點只有短短的一點三公里。但就是這短短的1.3公里,成了無法走回去的路。回到酒店都1點多了,全家幾乎都淋透了。媽媽說,當天晚上,為了給衣服吹乾,直到凌晨一點多才忙完睡覺。這場雨下的真不是時候!
最後一天,我們逛了逛青島市內的景點,如八大關,雖然名聲在外,但實際沒有什麼看頭。和天津的老街沒什麼區別。花石樓,公主樓,其實看多了,沒什麼稀罕的。但門票要的忒貴。八大關之後,是棧橋風景區,看到了軍艦,其餘的和煙台沒什麼差別,海岸線,沙灘,看過煙台,青島已不再新鮮。但青島的海水還是比煙台清澈一點。吃過午飯,打算爬爬訊號山。爸媽選擇了放棄在山下等我們。山不大,也不高,山上有一個圓形建築,每20分鐘轉一圈,可以欣賞青島全市風貌。還算不錯,值得去看一下。
就這樣,五天的行程就結束了。乘坐火車回到了北京的家。到家時,已經晚上12點多了。選擇乘坐地鐵還是錯誤的。還是為了節省三倆碎銀,辛苦了一家人。
爸爸在北京休息了兩天,也是為了配合疫情檢查。因為擔心哥哥家看小孩的事,第三天一大早就只身前往火車站,回老家了。這時,我也工作需要,再次出差到了上海,無法去車站送送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