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 Pro為何不擠牙膏?背後真相是蘋果競爭力疲軟
- 2022 年 8 月 15 日
- 資訊
- iPhone 14, iPhone 14 Max, iPhone 14 Pro, iPhone 14 Pro Max
要說哪個手機品牌的知名度最高,iPhone肯定首屈一指。
9月將要到來的iPhone 14 Pro Max將迎來重磅升級,不僅告別了「祖傳」的劉海屏,多年不變的1200萬像素也將迎來升級,再加上A16晶片的性能保證,可以說是近幾年來的最大升級了。
不過大肆升級的背後,卻是蘋果的競爭力日益疲軟。
創新不足:好鋼不在刀刃上
自從2019年喬納森(Jony Ive)從蘋果離職之後,蘋果的產品就少有創新。
從iPhone X到iPhone 14,從iPad Pro 2018到iPad Pro 2021,甚至MacBook和Apple Watch都是在小修小補,蘋果真的沒有拿出足夠的創新來打動消費者了。
創新力不足導致的結果就是產品的競爭力下降,雖然每年的iPhone出貨量仍然驚人,但不得不承認,iPhone在創新方面已經很久沒有動作,這也是今年iPhone 14要一次進行如此多升級的原因。
價格上漲:不能承受之痛
如果關注每一代iPhone的價格,就會發現近幾年iPhone的價格在不斷攀升,除去iPhone SE之外,你總是需要準備更多的錢購買iPhone。
去年iPhone 13 Pro Max的起步價已經達到了8999元,爆料消息稱iPhone 14會在前代的基礎上再漲價100美元。
其實價格是影響多數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即使是標配版的iPhone 13,起步價也達到了5999元,這個價格恐怕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算。
考慮到未來大家賺錢會更不容易,iPhone不僅會有更多的釘子戶,而且還會有不少用戶因為價格轉投Android陣營。閉環生態:成也iOS敗也iOS
蘋果的生態系統一直讓人稱道,不管是隔空投送還是App Store,都顯示出了其強大的生態,但這也是蘋果的一個死穴:如果只有iPhone而沒有其他蘋果設備,體驗就會大打折扣。
對於Android手機來說,實現不同硬體之間的互聯是很簡單而且成本很低的,只要連接一個終端,就能實現多設備互聯,而蘋果要想實現完整的生態。
除了iPhone之外,還需要購買MacBook,Apple Watch,iPad,AirPods等等,成本可就高了去了,完整的蘋果生態豈是我等普通人能體驗的?
其實在全球經濟都受到影響的環境下,推高產品價格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而且在創新少的產品上提高價格會進一步降低產品競爭力。
雖然高溢價可以保持蘋果的品牌形象和高利潤率,但蘋果最終還是要面對競爭力疲軟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