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取代者:性能、成本更完美了

在鋰電池潛在的諸多取代者中,鈉離子電池的呼聲不小,其主要優勢就在於豐富的儲量、低廉的成本、較高的安全性等,而當前鋰面臨的問題就是高成本和稀缺性。

據財聯社報道,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可製備出微架構、高性能負極也就是硬碳電極,可以快速傳輸能產生能量的離子。

科學家們相信,目前通過3D立體光刻術來列印出的樹脂製成的微晶格結構,隨著解析度的提升,最終可能超過鋰離子電池。

此前,中國的寧德時代已經發布了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為160Wh/kg,常溫環境下可在15分鐘內充電80%以上。在零下20度環境中,依舊保持90%以上的放電效率,系統集成效率可達80%以上。

對比鋰電池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除了能量密度較弱,並沒有明顯缺點。而規劃中的第二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更是有望突破到200Wh/kg。

鈉電池性能低成本取得新突破:要媲美鋰電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