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借衣服不還 「侃爺」成了老賴
前兩天,侃爺又上頭條了。
但這次的身份不是時尚話事人,而是老賴。
我原以為競選美國總統已經是Kanye離譜整活的極限了,但萬萬沒想到,這次大哥翻車的原因比從政還要離譜:
就是因為借了幾件衣服沒還。
前一陣,服裝收藏家David Casavant向洛杉磯法院提起了對Kanye的訴訟,訴狀中指出:
Kanye自2020年2月共計向他的工作室借用了49件衣服,但在歸還時缺少了13件,至今未收到,因而向其索賠40萬美元,其中包括22萬美元的租金以及19萬美元的本體價值。
乍一看這新聞,你或許還以為Kanye碰見碰瓷王中王了。
但同時,在這條離奇新聞背後,你可能也會好奇很多問題:Kanye借的啥衣服?這人憑什麼就敢開口要40萬美元?租金怎麼那麼貴?
根據服裝收藏家David Casavant提供的單據來看,Kanye借的衣服,既不是想像中的搶先新款,也不是什麼奢華套裝:
CK 2014年秋冬款的海軍藍夾克、Gucci蛇紋長褲、Raf Simons 2005年秋冬款的帽衫、Jil Sander 2012年秋冬款皮革西裝外套……
無一例外的,都是二手衣服。
考慮到發票里未歸還衣服的款式,估計裡面好多衣服都是kanye給前妻借的,可能都跟Kim家放著呢。
雖然這一連串的名字,聽上去就像是在日本中古店裡落灰的老舊玩意兒,但David Casavant的律師堅持對法院聲稱:
「這些單品,都是時尚領域裡罕見且受人尊敬的作品,它們因為象徵性和稀缺性而顯得極具價值,具有不可替代性。Kanye把這些東西搞沒的做法,讓整個收藏體系都蒙受損失。」
律師口中的「蒙受損失的收藏體系」並不是自造的概念,而是目前時尚領域最被關注的Archive。
所謂Archive,意為檔案,你大可以粗暴地把它理解為Vintage的頂級形態。
但展開來說,這個概念大有玄機,在流行的觀點中,它是一場疊Buff的遊戲,雖然都是舊衣服,不過Archive的身份更顯高貴,它的價值體現在2個方面:
其一,歷史意義。
Archive是設計師的標誌性作品,對未來影響深遠,以至於變成品牌乃至時代的象徵,成為哺育設計師們的靈感來源。
比如,Kanye借的Gucci pythan pants,就是該品牌命運轉折點的一個象徵。
上世紀90年代初的Gucci非常動蕩,內部管理上家族成員醜聞不斷,甚至出現了謀殺家人的血案;產品設計上也被視為土味宇宙,沒人買,一頓虧損。
在這種狀況下得州小伙兒Tom ford進入Gucci,憑藉個人能力和狂野性感的設計,讓Gucci從賠本買賣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奢侈品牌之一。因此,他主掌該品牌10年中的產品,被很多時尚玩家視為收藏。
其二,在於稀缺性,這種稀缺性並不是限定售賣的營銷手段,而是在生產過程中不經意間造就的結果。
TSI holdings服裝集團的シー女士認為,雖然Archive可以理解為是Vintage的一部分,但並不代表所有Vintage服飾都可以成為後者,這就像是古董收藏里的官窯和民窯的區別。
「除了故事重要,稀缺性更加重要……每季時裝秀,總有一些衣服不會在市面上銷售,甭管是因為買手考慮到價格太高不好出售,所以沒選;還是因為設計師只是想用這些衣服作為表達自己的時裝語言的手段,造就了它們事實上的稀缺和不可再生,這些特點讓它們成為了時尚史的文物。」
Archive概念在前幾年進入媒體報道,伴隨著Vintage審美和市場的不斷膨脹,它開始被視為一門真正的收藏:
2019年,蘇富比推出了一場由220件MMM服飾組成的拍賣專場,最終這場拍賣以總成交價341750歐元的價格結束,超出預期。其中一件2006年的春夏款大衣更以32500歐元成交,超出估價6倍。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產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大師,從解構到可持續的構思,都由他率先演繹。
2008年他退出之後,品牌更名,之前Maison Martin Margiela時代的產物就更為珍貴。
在多種因素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些二手衣物的價值。
人們闖進中古店,找尋自己喜歡品牌的老物件,就像是展開一場又一場的尋寶之旅。
從此,它們就不再是「別人以前穿過的衣服」這麼簡單了。
起訴Kanye未歸還衣服的David Casavant正是Archive的先行者。
今天,他的工作室David Casavant Archive是美國明星最愛去的秘密衣櫥,除了沒還衣服的Kanye,像Travis Scott、Rihanna、Paul McCartney、Pharrell這種頂流都是他的客戶。
但這項事業的起步,並不是源自精妙的提前布局,而是徹徹底底的熱愛。
今年32歲的田納西男孩David Casavant從小就喜歡衣服,在別的男孩還在期待聖誕節收到一把玩具槍或者自行車的時候,他最想要的就是衣服。
他的Archive也從十三歲開始起步,那時經濟上行,大家都追快時尚,人們對二手衣服的收藏價值也尚未理解,因此他總能以合適的價格買到他心中的好東西。
在別人往球場跑的時候,老哥最愛乾的事就是去二手店翻衣服;等到學會上網之後,他開始拿零花錢在各種電商平台里採購二手時裝,給家裡堆得滿滿當當。
說起這一段時間的收藏,Casavant最愛的一件產品,並非是什麼華貴的衣服,而是一件樸實無華的Raf Simons運動衫,他認為這是一件最能代表這位設計師風格的產品。
「我最早做Archive不是為了借衣服給名人而設,而是我自己的另一個衣櫃。」
這種收藏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而對它的熱情,自然而然地把David Casavant推向了時尚道路。
從英國聖馬丁設計與藝術學院畢業後,他在多家時尚雜誌社實習,其中包括Vouge、GQ以及AnOther Man;最終他回到美國,加入法國Vouge主編Carine Roitfield創立的CR Fashion Book,擔任助理。
「在偶像開的公司里上班,我每天都挺激動的,最重要的是,我穿上我的收藏的時候,會獲得她的認可,這就像是美夢成真。」Casavant在接受fashionista時說,「那時我還發現,大部分二手服飾都是女裝,我想如果我做這件事,尤其是男裝會幹得更好。」
於是在2014年,他決定以愛好為生,成立了David Casavant Archive。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David Casavant的收藏規模已經相當驚人。
據媒體報道,他在紐約的工作室里有5000件不同的服裝單品,其中包含超過1000件來自Raf Simons與Helmut Lang古早單品、Hedi Slimane掌舵Saint Laurent和Dior Homme時期的紳裝等一系列的硬核狠貨,價值總計超過2000萬美元。
隨著他打開寶庫,向外出租收藏,越來越多的造型師就知道了他的大名,隨著排隊租賃的人越來越多,他決定開啟付費,一個Archive事業從此起步。
有趣的是,Archive的概念並不是他的有意為之,而是源自一個意外:
「我當時其實想用Vintage命名自己的收藏,比如大衛復古收藏之類的這種。但有一次我把衣服借給了朋友,他稱我是The David Casavant Archive,我說好吧,那就叫這個吧。」
「後來的事你們也知道了,這個詞火了,一直都Archive、Archive這樣叫著。」
與現在Archive生而高貴的看法不同,這位掀起Archive的老哥並不覺得這個概念應當被限制。
他認為,在自己搞收藏的時候,並沒有遵循某一個特定的標準和定義進行構建,就是喜歡就買。在它的Archive收藏里,既有設計師里程碑,也會有一些偶然間發掘的便宜貨,甚至嬰兒服飾或是自己的DIY產物。
「這個收藏就像一個文件夾,喜歡啥就放啥,Archive就是這麼來的,我覺得它該是基於對生活熱情的產物。每個人都該有屬於自己的Archive。」
為了宣傳原教旨Archive理念,2018年他拉了幾個各行各業的朋友,一起出了本《David Casavant Archive》試圖解釋這一理念的多元性,但很遺憾,隨著它的流行,人們更願意相信一套擁有價值體系的評判標準。
無論大眾對他掀起的Archive有怎樣的誤讀,但開闢市場的David Casavant 都有足夠的理由為自己的人生而自豪。
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成年之後他繼承了母親的遺產,在拿到這筆不菲遺產的時候,他最大的願望是希望讓母親的在天之靈為他自豪。
而當 David Casavant 決心把錢都投入服裝收藏這件事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他傻,一個會計朋友還建議他投資股票金融,但他堅定覺得去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業,才是最傻的:
「 在小時候,我真是太孤獨了,喜歡的這些衣服沒人喜歡,我已經習慣了不酷的指責,所以現在Archive這麼酷,真是太棒了。」
明星加持、價格上漲、潮人追逐、出現仿冒,一切的現象在明確無疑地展現出了Archive日益漸長的能量。
其中緣由,自然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稀」的優越激情以及可持續時尚理念對消費的影響。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對現在千篇一律的產品著實膩了。
如果你常關注時尚領域,你會發現從LV與Supreme第一次聯名之後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專註於街頭品牌與時裝的聯名,貼個Logo整點元素就完活。
同質化不僅體現在街頭與時裝的界限被打破,也體現在各個品牌的產品設計上,按ASAP ROCKY在接受Hypebeast採訪時的話來說:
「現在所有品牌處處充斥著綠色,BV做了、LV做了、Dior也幹了,每個品牌都在干一樣的事,做出來的東西長得相差無幾。」
相比較在上世紀90年代Martin Margiela、Raf Simons那些革命性設計師的銳意進取,回望現在的服裝難免會感覺到死氣沉沉。
因此在這一狀態下,人們回望那些富有意義、精於設計、用料紮實的古早產品,作為競逐品位的選擇,就成了時代幫著做出的必選項。
縱使很多時尚評論家,都對Z世代追逐未曾經歷的服飾而感到擔憂,覺得是一場裝腔作勢的消費潮。
但即便確如他們所言,這個世代的新衣物,有多少能被人記住呢?又有多少得起時間的考問、配的上酷的稱號呢?
在tiktok上,Archive Fashion從去年開始已成熱門詞條
時尚永遠是時代的表層紋理,同樣的疑問並不只限於時尚:
千篇一律的StreetWear告訴你這就是酷、預製菜教給你什麼是滋味、無限重置版的遊戲總要給你展現經典的含義。
於是,聽膩了的人們決定回望過去。
翻起了床下的寵物小精靈卡,找到了衣櫃里的舊衣服,懷念起了那個純真而充滿競爭的年代,它閃耀著舊時代的榮光。
而在這時,一些大公司的紅木辦公桌上,又會重新出現以懷舊營銷為題的企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