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從五菱挖來營銷高層:神車MINIEV幕後推手、玩透性價比
雷軍給他的造車大業,請來了「高人」。
原上汽通用五菱周鈃(xíng)加入小米汽車,負責營銷,直接向雷軍彙報。
周鈃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一手打造包裝的爆款車型五菱MINI EV,中國無人不知。
微型電動產品扎堆,但月銷過3萬、深受年輕人喜愛,且做出潮玩屬性的車,就這一款。
所以周鈃在業內也被認為是營銷新星、明星。
雷軍將這樣骨幹納入麾下,不但說明小米汽車進展順利,更對小米汽車產品方向給出了一定的路線參考。
誰是周鈃?
公開資料中,周鈃的履歷並不詳細。
現年34歲,在車圈屬於「青年才俊」。2011年進入上汽通用五菱,前期工作在基層崗位。
2019年起,周鈃擔任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營銷中心總監。
2020年,周鈃升任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與市場總監。
隨後,由於業績突出,周鈃又迅速升任為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副總經理。
直到現在,轉投小米雷軍。
而從周鈃本人在五菱的職業生涯時間點來看,他開始擔任重要崗位的2019年,正是MINIEV籌備上市的前期。
而周鈃職務的快速升遷,和MINIEV成為現象級爆款車型的過程緊密相連。
周鈃頻繁升職的這幾年裡,在營銷領域的成績確實贏得了業內認可,車圈內部對他的評價是「年輕,有想法」。
周鈃在市場營銷的打法,可以參考MINIEV的火爆出圈。
五菱MINIEV上市,沒有像其他微型電動一樣主打「代步、實惠、方便」的賣點,而是緊緊綁定「年輕潮玩」的概念,把這款車打造成了既具備性價比、實用性,又受年輕人喜愛的大玩具。
周鈃認為,瞄準的客戶應該是有閱歷、有精力、有一定財力,擁有自己的潮流個性意識,對出行有更高品質要求,更向往時尚新潮的高品質小型新能源汽車的群體。
具體做法上,MINIEV與年輕用戶真正「玩」到了一起,除了經常搞「網紅營銷現場」,還不斷選擇跟年輕人喜愛的品牌搞聯名活動,比如完美日記、方特遊樂園、《ELLE》雜誌等等。
在車型話題製造方面,周鈃則是通過不斷推出各種特別版、聯名版來博取年輕人的關注和好感,比如多色系的MINIEV馬卡龍版,突破7萬元的GameBoy版等等。
周鈃說他的夢想是有一天有車主能夠從第一代MINIEV開始收集,然後不同顏色、不同限量版都有,打開車庫給別人一看,就特別能夠展現出自己的個性。
這些特別版車型不見得會有很高的產銷量,但為五菱賺足了關注度和認可,也塑造了獨一無二的品牌調性。
周鈃被業內認可,不止MINIEV這一款車。
包括五菱那句無人不知的「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網路梗,以及疫情初期五菱迅速切換口罩產線免費捐助醫療、「地攤經濟」火熱時趁勢推出「擺攤」車等等…
這一系列給五菱帶來巨大優質流量和關注的事件,背後都有周鈃的策劃。
而這樣一位汽車營銷明星人才加入小米造車,也被解讀為小米造車小米汽車進展順利的體現。
周鈃本人,除了年輕有活力的特點,符合雷軍挑選造車人才的要求,他面向年輕人的營銷包裝風格,也和小米整個品牌風格符合。
小米汽車請來這樣一位市場營銷總負責,產品要走什麼樣的路線,大家也許都能推測個一二了。
雷軍造車,還弄了哪些人?
市場銷售負責人到位,說明小米造車已經進入布局銷售網路和產品包裝的階段。
在此之上,小米汽車至少有5個關鍵崗位的負責人,已經到位。
小米汽車副總裁之一於立國,今年年初官宣。另一個職務名稱是小米汽車北京總部政委。
於立國我們之前詳細介紹過,北理工汽車工程博士出身,前北汽「少帥」,執掌北汽轉型關鍵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狐,直到因爭議言論離職。
於立國的具體職責是小米汽車業務的總負責,小米汽車公司日常管理運營的實際負責人。
「雷軍之下,萬人之上」。
車輛本身層面,雷軍則請來了前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鬍崢楠。可能是因為競業限制原因,目前胡崢楠在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掛職。
而從胡本人的履歷看,他最適合也是可能性最大的職責,就是負責小米汽車的整車研發工作。
前兩天,胡崢楠還就理想L9空懸斷裂一事對理想的品質管理、公關說辭進行了質疑炮轟:
此外雷軍最看重的智慧化方面,可能的負責人是小米技術委員會主席葉航軍。葉航軍一直是小愛同學技術負責人,也參與打造了小米的整個產品生態。
而他本人也出現在了小米汽車公司成立時,放出的高層合影中。
小米汽車另一位已經確定的副總裁是李肖爽,也是小米老員工,此前一直負責小米手機、家電產品供應鏈。
據推測加入小米汽車,李肖爽的職責仍然是供應鏈保障和管理。
最後,小米汽車的內外觀設計,負責人應該是同樣出現在高層合影中的李田原,他曾是寶馬電動iX系列設計師。
小米汽車到哪一步?
造車,大的線索無非錢、人、技術三項。
錢,對於小米汽車不是大問題,雷軍承諾首期投資100億,足以應付啟動階段。
人是小米汽車較為緊迫的挑戰。去年剛啟動時,團隊大多是小米集團老員工,缺乏汽車工程背景人才和自動駕駛相關人才。
雷軍本人則密集出訪調研了一系列車企,其中就包括上汽通用五菱。
而截止現在,除了智慧化和供應鏈,到位的幾個小米汽車關鍵負責人,都是傳統汽車工業出身。
很難相信,雷軍調研僅僅是為了熟悉汽車工業或談合作,而一點招兵買馬的想法都沒有。
整體團隊,今年3月份發布財報時,小米CEO雷軍曾有過披露,表示進展超預期,研發團隊已超過1000人,未來重點推進智慧座艙、智慧駕駛相關工作。
前兩天,網上也曝光了小米自動駕駛測試車,採用的是比亞迪漢EV車型:
至於小米自動駕駛背後的核心技術團隊,則是小米去年收購的創業公司DeepMotion深動。
另外,馬上到來的8月份,雷軍將親自公布小米工程樣車,隨後開啟一系列測試。
而且據爆料,雷軍現在只要在小米科技園辦公,2/3的時間都待在小米汽車單獨的辦公樓中。
小米汽車,距離交卷的時間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