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CSS中的z-index

  • 2022 年 7 月 21 日
  • 筆記

前言

z-index是一個用於控制文檔中圖層順序的屬性。具有較高z-index值的元素將會出現在具有較低值的元素之上。就像頁面上的x軸和y軸決定一個元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一樣,z-index控制它們在z軸上相互層疊的方式。

默認層疊順序

當我們編寫HTML時,出現在文檔靠後位置的元素,會自然層疊到靠前位置的元素之上。

<body>
    <header class="site-header"></header>
    <main class="site-content"></main>
    <footer class="site-footer"></footer>
</body>

基於上面給定的HTML片段,如果它們的位置相互重疊的話,footer將會層疊在main內容區域之上,main將會層疊在header之上。

元素可以通過使用position屬性和偏移屬性的組合來進行重疊,偏移屬性值包括toprightbottom以及left

如果為每個元素設置position: absolute ,他們都會在彼此的基礎上進行布局。footer元素在文檔中最後出現,因此默認情況下,該元素會層疊在前兩個元素之上。

.site-header, .site-content, .site-foot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400px;
    padding: 20px;
}
.site-header {top: 0; left: 0;}
.site-content {top: 50px; left: 50px;}
.site-footer {top: 100px; left: 100px;}

如果使用偏移屬性topleft,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層疊順序。

層疊上下文

雖然使用position: absolute可以創建相互重疊的元素,但我們還沒有創建所謂的層疊上下文

層疊上下文可以通過以下任意方式進行創建:

  • 元素的position屬性值為absolute或者relative,且z-index值不為auto
  • flex容器的子元素,且z-index值不為auto
  • opacity屬性值小於 1 的元素。
  • transform屬性值不為none的元素。

到目前為止,最常見的創建和使用層疊上下文的方式是上述列表中的第一種,所以讓我們多花點時間來關注它。

回到先前的示例,我們有三個元素彼此重疊,但目前為止它們並沒有z-index值。

z-index屬性允許我們控制層疊的順序。如果在footer元素上設置z-index: 1,在main元素上設置z-index: 2,以及在header元素上設置z-index: 3,那麼默認層疊順序將會完全顛倒。

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更高的z-index值有更高的元素層疊順序。因此z-index: 9999 總是位於z-index: 9上面。事實果真如此嗎?不幸的是,實際情況要更複雜一些。

層疊上下文中的z-index

<header class="site-header blue">header</header>
<main class="site-content green">content
    <div class="box yellow"></div>
</main>
<footer class="site-footer pink">footer</footer>

如果我在site-content容器內添加一個box,並將其定位在右下角之外,我們可以看到它位於綠色盒子的上面和粉色盒子的下面。

.box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25px;
    right: -25px;
    z-index: 4; /* won't work :( */
    width: 75px;
    height: 75px;
    border: 1px solid #000;
}
.site-header {top: 0; left: 0; z-index: -1;}
.site-content {top: 50px; left: 50px;}
.site-footer {top: 100px; left: 100px; z-index: 3;}

基於我們所了解的z-index ,我們可能會認為,為了使這個黃色的盒子出現在粉色盒子的上方,我們可以為z-index設置一個更高的值。

如果我為黃色盒子設置了z-index: 4,該值要比z-index: 3 高,但是並沒有看到任何變化。人們通常視圖通過設置一個巨大的數字來強制改變層疊順序,比如說設置z-index: 9999 ,但這樣做沒有任何效果。如果在項目中看到這樣的z-index值,那就屬於壞程式碼。我們要盡量避免這種行為。

導致上述設置不生效的根本原因,是由於z-index在層疊上下文中的行為。

為了演示這一點,讓我們來看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例子,這是我從MDN網站上借鑒來的。

<header class="site-header blue">
    <h1>Header</h1>
    <code>position: relative;<br/>
    z-index: 5;</code>
</header>

<main class="site-content pink">
    <div class="box1 yellow">
        <h1>Content box 1</h1>
        <code>position: relative;<br/>
        z-index: 6;</code>
    </div>

    <h1>Main content</h1>
    <code>position: absolute;<br/>
    z-index: 4;</code>

    <div class="box2 yellow">
	<h1>Content box 2</h1>
	<code>position: relative;<br/>
	z-index: 1;</code>
    </div>

    <div class="box3 yellow">
	<h1>Content box 3</h1>
	<code>position: absolute;<br/>
	z-index: 3;</code>
    </div>
</main>

<footer class="site-footer green">
    <h1>Footer</h1>
    <code>position: relative;<br/>
    z-index: 2;</code>
</footer>
.blue {background: hsla(190,81%,67%,0.8); color: #1c1c1c;}
.purple {background: hsla(261,100%,75%,0.8);}
.green {background: hsla(84,76%,53%,0.8); color: #1c1c1c;}
.yellow {background: hsla(61,59%,66%,0.8); color: #1c1c1c;}
.pink {background: hsla(329,58%,52%,0.8);}

header, footer, main, div {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 1px dashed #000;
}
h1 {
    font: inherit;
    font-weight: bold;
}
.site-header, .site-footer {
    padding: 10px;
}
.site-header {
    z-index: 5;
    top: -30px;
    margin-bottom: 210px;
}
.site-footer {
    z-index: 2;
}
.site-content {
    z-index: 4;
    opacity: 1;
    position: absolute;
    top: 40px;
    left: 180px;
    width: 330px;
    padding: 40px 20px 20px;
}
.box1 {
    z-index: 6;
    margin-bottom: 15px;
    padding: 25px 10px 5px;
}
.box2 {
    z-index: 1;
    width: 400px;
    margin-top: 15px;
    padding: 5px 10px;
}
.box3 {
    z-index: 3;
    position: absolute;
    top: 20px;
    left: 180px;
    width: 150px;
    height: 250px;
    padding-top: 125px;
    text-align: center;
}

在這裡,我們有一個headerfootermain容器,就跟以前一樣。但是在site-content內部,我們有三個盒子,它們都被定位了,並賦予了z-index

讓我們首先看一下三個主要容器 – headerfootermain

headerz-index值為5,因此出現在z-index值為4的main之上,footerz-index值為2,因此出現在main之下。目前為止一切順利吧?很好。

main容器內的三個盒子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Content box 1的z-index值為6,但出現在header下面,而headerz-index值為5。

Content box 2的z-index值為1,但出現在footer上面,而footerz-index值為2。

這究竟發生了啥?

所有疑慮都可以通過以下事實來解釋:所有的z-index值都是在其父級層疊上下文中生效的。因為父容器.site-content相比footer而言,有一個更高的z-index值,因此.site-content中的任何定位元素都將在該上下文中計算。

在層疊上下文中思考層疊順序的一個好方法是,把它看作是嵌套有序列表中的一個子項目。按照這種思路可以寫成如下格式:

  • Header: z-index: 5

  • Main: z-index: 4

    • Box 1: z-index: 4.6
    • Box 2: z-index: 4.1
    • Box 3: z-index: 4.3
  • Footer: z-index: 2

因此,即使headerz-index: 5 ,content box 1是z-index: 6 ,但content box 1的渲染順序是4.6,仍然小於5。因此,content box 1在header下面。

剛開始確實有點亂,但隨著練習,開始有眉目了。

z-index只作用於定位元素

如果你想控制元素的層疊順序,你可以使用z-index達到目的。但是,只有當該元素的position值為absoluterelativefixed時,z-index才會產生影響。

position精確地放置元素,對於建立複雜的布局或有趣的UI模式來說是不錯的。但通常只是想要控制層疊的順序,而不把元素從它在頁面上的原始位置移開。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可以只設置position: relative,而不提供toprightbottomleft的任何值。該元素將保持在其在頁面上的原始位置,文檔流不會被打斷,z-index值將會生效。

z-index可以是負值

分層元素通常是為了建立複雜的圖形或UI組件。這通常意味著將分層元素彼此重疊,並設置不斷增加的z-index值。要把一個元素放在另一個元素的下面,它只需要有一個較低的z-index值,但這個較低的值可以是負值。

當使用偽元素並希望將其定位在其父元素的內容之後時,負值的z-index是非常有用的。

由於層疊上下文的工作方式,對於任何:before:after元素,如果它們要被定位在其父元素的文本內容後面,那麼它們需要一個負的z-index值。

z-index策略

讓我們用我在項目中應用z-index的一個簡單策略來總結一下。

以前,我們使用個位數遞增來設置z-index值,但如果你想在兩個設置了z-index: 3z-index: 4 的元素之間添加一個新的元素,你該怎麼辦?你必須同時改變更多的值。這可能會成為問題,並容易在網站的其他部分破壞CSS。

使用100步長設置z-index

在處理z-index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程式碼:

.modal {
    z-index: 99999;
}

這樣的程式碼對我來說非常粗糙,當附加上!important時,會更加糟糕。當看到這樣的值時,往往意味著開發者不了解層疊上下文,並試圖強制一個層在另一個層的上面。

與其使用像9999、53或12這樣的任意數字,不如使我們的z-index比例系統化,為程式帶來更多秩序。這裡我將使用以100為基礎進行遞增的z-index值。

.layer-one {z-index: 100;}
.layer-two {z-index: 200;}
.layer-three {z-index: 300;}

我這樣做是為了保持事情的條理性,同時也是為了注意整個項目中使用的眾多不同的層。另一個好處是,如果需要在其他兩個圖層之間添加一個新的圖層,有99個潛在的值可以挑選。

當建立一個z-index系統時,這種手動方法是相當可靠的,但當與像Sass這樣的預處理器的能力相結合時,可以變得更加靈活。

原文鏈接://www.sitepoint.com/atoz-css-z-index/

作者:Guy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