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罰80.26億元:騰訊、華為趁虛而入

以前的網約車江湖,滴滴幾乎是壟斷了整個市場。自2021年7月開始,穩固多年的網約車市場逐漸出現鬆動的跡象。

此後的網約車市場,又開始了激勵的競爭,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浪。如今,美團、高德、曹操出行尚未打出勝負,新的攪局者又出現了。

7月21日,在昔日移動出行的霸主滴滴,存在惡意逃避監管等16項違法事實被處80.26億元罰款消息傳出的同時,騰訊被曝也入局了網約車市場。

據Tech星球報道,目前用戶可在微信內使用打車服務了。在微信九宮格內的「出行服務」中,騰訊正測試全新的打車功能。

該功能介面標有此前並未出現過的「微信打車·優選出行」字樣,打車功能內採用的是聚合打車模式。

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騰訊、華為趁虛而入

目前,該打車功能陸續接入了曹操出行、陽光出行、首汽約車、T3出行等多個打車平台,最高可享6折優惠。

知情人士透露,該功能還處於灰測階段,是開放性接入合規的出行服務商,與出行服務商一道,為用戶提供聚合出行服務,但並非騰訊親自做打車服務。

攪局的不止騰訊,還有華為

不過,近期強勢入局網約車市場的,除了騰訊,還有另外一個重磅選手–華為。

今年早些時候,就有消息稱,華為推出了名為Petal出行」的打車快應用。

7月17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該應用目前已經在北京、深圳、南京等地開啟眾測,並邀請華為註冊用戶進行體驗。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Petal出行聚合多個網約車供應商的定位,與高德打車、美團打車、百度地圖打車等更為類似。

也就是說,和騰訊一樣,華為入局網約車市場採用的是聚合打車模式。

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騰訊、華為趁虛而入

從Petal出行的介面資訊來看,該應用目前僅支援首汽約車和神州專車兩種選擇,在車型上提供經濟型、舒適性、商務6座、豪華型四種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Petal出行採用的地圖數據來自自家的Petal Maps(花瓣地圖),該地圖軟體尚未在中國手機市場上架,但已經在AITO旗下的問界M5、M7中得到了應用。

華為在造車業務和自動駕駛業務上都已有深入布局,而「整車+出行平台+自動駕駛」的鐵三角模式已成為多家車企開拓智慧網聯汽車業務的發展思路。

目前,有多家車企與華為合作,包括北汽、上汽、廣汽等;自動駕駛方面,華為已通過自研的光學雷達演算法實現了接近L4級別的自動駕駛。

業內人士調侃稱,華為雖然嘴上喊著不造車,市場卻處處充滿「華為車」。

這也意味著,作為中國出行龍頭的滴滴,不僅要與美團、高德、首汽約車、T3等來勢洶洶的同僚競爭,也要做好迎接騰訊、華為異軍突起的準備。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出行市場會再燃戰火。

騰訊華為,有勝算嗎?

放在2021年以前,網約車的江湖,其實已經形成了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其在中國出行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0%。

然而,滴滴在上市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就跌落高位,迎來重重一擊。

2021年7月4日,各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2021年7月9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報,滴滴旗下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做出下架處理。

滴滴被下架之後,網約車行業的格局也發生了改變,對手們看到了超車的機會。

之後的市場,網約車平台的數量飛速增長,美團、高德等都試圖蠶食滴滴騰出來的市場空白,出行行業再次暗潮湧動。

這其中,美團內部迅速啟動反擊戰。

首先是美團打車,在短短几天時間內火速重新出現在各大應用商店。隨後更是上線微信小程式,聚合美團打車、曹操出行、首汽約車、陽光出行等20種品牌,覆蓋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杭州等100多個城市。

其次,哈啰出行也在部分城市上線快車和特價車;而高德火速推出免傭金活動;T3出行加大營銷和補貼力度;曹操出行加大補貼開啟撒幣模式。 

不僅腰部企業開始發力,資本也隨之迅速湧入。僅在去年9月、10月、11月,曹操出行、T3出行、哈啰出行便先後完成了38億元、77億元、2.8億美元融資。

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2021年網約車相關行業共發生約16起融資事件,從已披露的金額看,融資總規模超百億元人民幣。其中,排名前兩位的是T3出行與曹操出行,分別在2021年10月、2021年9月宣布完成77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38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那麼,在滴滴停擺的這段時間,市場份額究竟被瓜分了多少呢?

今年2月份,晚點 LatePost曾報道,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的份額從接近 90%跌到了70%左右。到2022年1月,滴滴的日均單量約在2000萬單,比上市招股書披露的2500萬單低了1/5,原先一個季度可以凈賺十多億元的生意,到現在已凈虧2900萬元。

滴滴被處80.26億元罰款:騰訊、華為趁虛而入

從數據可以看出,網約車行業巨頭滴滴出行雖被下架,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的份額從近九成掉至七成,但仍掌控著網約車市佔率第一的位置。

如今的滴滴雖然已被重罰,但何時上架仍是一個未知數。

因而在第二梯度的玩家中,美團打車、高德打車等平台背靠自身強大的流量,被認為是行業內最有競爭潛力的選手。

從模式上騰訊和華為都屬於聚合式網約車平台,與美團、高德入局網約車業務一樣。在體量上來說,騰訊華為也和美團、高德一樣擁有龐大的用戶流量,但明顯,騰訊華為的入局時間比美團、高德晚了不止一點半點。

針對騰訊華為的入局,業內人士表示:「微信打車和Petal出行可以算作騰訊、華為的一個流量出口,四家巨頭均有龐大用戶流量。但騰訊、華為想在未來有所作為或許很難。」

從一方面來看,目前網約車行業格局已相對穩定,一二線城市的網約車市場主要由頭部網約車平台掌控,新入局者依然存在一定的參與門檻,尤其是如何聚集到司機群體並保持司機群體的穩定、不流失,面臨不小挑戰。

另外,網約車業務並不賺錢,許多頭部平台的運營毛利率不足5%,算上各項費用支出和行業競爭讓利帶來的財務損失,網約車平台就很難實現盈利了。」

不過,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4.53億,較2020年12月增長8733萬,佔網民整體的43.9%。

隨著網約車行業投資增加、智慧車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擁有強大流量和資金背景的騰訊華為,也許會有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