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X90640 紅外熱成像儀測溫模組簡要介紹說明
MLX90640 紅外熱成像儀測溫模組簡要介紹說明
(1) A 型和 B 型的區別
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視場角不同: A 型為 110*75° , B 型為 55*35° ,通俗一點講就是 A 型是廣角,所以鏡頭矮一些,視野更寬,但對遠處物體的捕捉能力更低, B 型更適於拍攝稍遠的物體。精度不同: A 型的雜訊比 B 型大,所以 B 型的絕對溫度和靈敏度都好一些。
(2) 供電電壓和數字介面
MLX90640 共有 4 個引腳,兩個電源 3.3V 供電,兩個通訊 I2C 介面, I2C 支援最高 1MHz的通訊速率(實際測試發現 1.2MHz 也是可以的,只是偶爾會出錯,還是老老實實 1MHz 吧)。I2C 完全是經典的時序,而且通訊速率範圍特別寬,從幾十赫茲到兆赫茲都通訊正常,所以它的 I2C介面程式還是很好寫的。功耗大約是 25mA,實測沒有問題。
供電必須是 3.3V,但 I2C 的兩根引腳可以 2.5~5V 兼容。
(3)靈敏度、測溫範圍和精度
MLX90640的測量速率最高可以達到 64Hz,但越快的速率時的雜訊會越大,導致靈敏度下降,手冊上給出的指標是 1Hz 時可以區分出 0.1℃。測溫範圍是-40~300℃。
測溫精度和成像的區域有關,靠近中間位置是±0.5~1.0℃,最外側 4 個角是±2.0℃,其它區域約是±1.0℃。還有就是感測器上電後有個熱平衡的時間,大約是 5分鐘,未達到熱平衡時精度會差一些。
(4)壞點
手冊里特別提到了每個MLX90640 感測器可能存在最多 4 個不能使用或者精度達不到要求的像素,這也許和感測器的生產製程有關吧,壞點都會在出廠時記錄到感測器的EEPROM 里,實際使用時記得要讀取一下並且在成像時特殊處理這種可能存在的像素點數據。在後面的實際測試過程中,並沒有發現壞點的存在,可能是運氣比較好。在官方的 API 庫里,壞點和未達到精度要求的點是不做區分的,都是同樣的處理方法(用相鄰的好的點做平均值做為壞點的值)。